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政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一体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共同的政策,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一体化及其地方经济一体化的区别。本文从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区发展差异入手,提出了消除地区差异的地区经济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政策模型。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只有首先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才能到达国家一体化的转折期,并进而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接轨。  相似文献   

2.
孟凡志 《价值工程》2010,29(3):15-15
近来,随着反对噪声的加大,对一体化的阻碍也在加剧。因此,如何对付反对意见,是当前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问题。在国内,尽管还没有这种强烈的反对之音,但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一体化,对此问题未雨绸缪进行前瞻性思考同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经济一体化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加深经济一体化力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蕊 《价值工程》2005,24(12):16-1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上,回顾欧洲一体化走过的道路无疑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针对东亚经济合作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瓶颈在于各国关系的有效处理和各国利益的合理分配。总之,从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看东亚经济一体化,更应该确立合作的理念。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可以借鉴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经验,用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机制去巩固每一个一体化成果。  相似文献   

4.
石迎军 《企业活力》2010,(12):93-96
如何加强国内各区域间合作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看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规划、机制、进程与矛盾等方面问题,实现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下半叶,经济集团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强,各种形态的区域经济组织层出不穷。根据其主要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描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立的国民经济体通过契约或协议在区域内逐步实现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并协调宏观经济政策而形成一个经济联合体的过程。所形成的经济联合体,被称为“区域经济组织”或“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组织或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角度看,区域物流中心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由经济单元有规律地组成,其中每个经济单元直接或间接依赖别的单元而存在,形成经济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从2003年起,长三角经济区重新定位,长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调整和整合阶段,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域物流一体化的要求,而区域物流合作则成为  相似文献   

7.
《湖南房地产》2006,(9):16-17
谈融城:湘潭未来经济潜力巨大湘潭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其三大支柱性产业:钢铁、汽车、机电都在近年来取得较突出的成绩,形成“省内闻名,国内知名”的产业集群。影响力与美誉度都比较高。20年前,有人提出“长株潭”一体化,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今天,无论是长沙、株洲还是湘潭,都已经具备了经济一体化的基础,而城市一体化也不是不可能——三市都在往中央地带发展,力求在尽短的时间内让城市融合。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需要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也需要依托一定的发展载体。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之一。城市群形成的过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需要大城市群作为重要的依托。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综观学术理论界关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各类政策主张,存在着诸多差异,影响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的理解和推进。所以,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区域经济一体化、长三角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的缘由、谁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的角色及定位等。从实践上来讲,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推进,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中,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建立企业主体在区域间的自我联合、自我协调和自我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层出不穷,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推动着全球经济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不断迈进。文章首先介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而对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和具体的方针策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目前我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并从两个方面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离不开物流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正倍受关注,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整合长三角的现有物流资源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长三角物流一体化的重点是交通运输网络化,而网络化的交通运输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还面临很多困难,特别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路径的选择,本文从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得到蓬勃发展,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长吉地区地处吉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和次发达的地区,具备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本文针对长吉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对其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经济一体化(又称地区整合)在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又对外部非成员国保持贸易壁垒。经济一体化发源于50年代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形成了发展水平不同的六种形式,即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从静态效应看,经济一体化会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果。从动态效应看,经济一体化会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鼓励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使生产资源在经济一体化内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δ收敛考察欧盟(欧共体)在1955年-2000年和东盟在1965年-200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系,发现欧盟在1955年-1990年呈现显著的经济增长收敛,而东盟成立后经济增长呈发散趋势。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呈现经济增长收敛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消除了彼此间的贸易壁垒,区域内部基本实现自由贸易;二是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量成为各自对外贸易的主要流量;三是FDI效应导致成员国之间的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长三角地区政府间互动行为是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间磋商机制的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包括制度供给、制度竞争、制度变迁三个维度,从而为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显著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目前,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科学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律,积极发展国家内部的、国家之间的乃至全球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我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增长与人才资本成长的内在联系越发密切,而且区域人力资本变动趋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竞争力状况影响日益显著。就京津冀人才一体化而言,目前不仅日益成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人才开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