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我们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记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深入思考和研究审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进行过全面的阐述,他认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发展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审计意义上来讲,就是要求我们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促进审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根本的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发展,从理论层面上讲,审计部门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和认知规律加强审计自身建设,努力促使审计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的经济监督部门,必须把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升审计监督水平。而要促进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审计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笔者谈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审计的科学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处于经济监督前沿,担负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职责的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必须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全面统筹审计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家审计在其发展历程中,与审计环境的互动协调下,已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审计内容的角度对国家审计的发展阶段进行总结,认为应分为萌芽阶段、财务审计阶段、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行阶段和问责审计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在受托责任确立的前提下,随着民主政治的进程和公共行政模式的演变而日益彰显,反映了国家审计发展的不同历程,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可能演绎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国家审计在其发展历程中,与审计环境的互动协调下,已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审计内容的角度对国家审计的发展阶段进行总结,认为应分为萌芽阶段、财务审计阶段、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并行阶段和问责审计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在受托责任确立的前提下,随着民主政治的进程和公共行政模式的演变而日益彰显,反映了国家审计发展的不同历程,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可能演绎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审计事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审计机关秉承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基本原则,是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直接贯通的,同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审计目标,其寓含的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精神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确保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互相协调平衡,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更是从事环境审计工作人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环境审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环境审计目标是一个系统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可将其划分为总体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总体目标反映环境审计的本质;具体目标随环境审计类型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详细反映各种类型环境审计的具体目标;中间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也是具体目标的纲领性指导。通过这样的环境审计目标定位,将有利于明确环境审计目的,推进环境审计实践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对全局的把握和对工作的谋划部署上面,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上负有重要的责任。那么,我们普通的审计干部,作为各项工作的落实者、执行者,在具体的微观审计工作中怎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值得思考的课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模式经历了控制基础审计、流程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风险管理基础审计等发展阶段。本文认为,追溯内部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分析各类审计模式的产生背景,寻求推动其发展的动因,对于我国内部审计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马娅 《价值工程》2012,31(1):129-130
内部审计在公司的日常运作中,越来越发挥出显著作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内部审计的目的和建立内部审计体系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3.
持续审计是信息时代审计方法的创新,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的根本差异体现在审计时间上,同时持续审计也体现了对传统审计理论的促进和发展。鉴于此,文章通过对持续审计与传统审计的比较分析,归纳持续审计的特征,为持续审计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绩效审计实施瓶颈、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旧世纪之交的公共管理改革呈现出以绩效为重心的演进趋势,绩效审计广泛活跃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之中,并逐渐成为全球政府审计的一种潮流和发展方向。基于理论研究现状薄弱与审计报告结果缺陷,解析转型期绩效审计实施瓶颈,进而研究绩效审计技术支撑与治理机制,将有利于渐进式改革的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5.
目标导向审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审计导向模式的发展演变是审计社会需求和审计目标发展的必然结果,审计目标体现了审计内在的逻辑性。审计的最终目标是评价受托经管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审计目标的指引下,可以解决现行审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霞 《价值工程》2011,30(11):152-15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内部审计在查错纠弊、规范业务操作、防范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内部审计的组织设置是其开展工作的基础,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内部审计缺失不在少数。本文通过对管理者理念、机构规模、财务核算的复杂程度、人员流动性、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阐述了这些因素对内部审计组织设置的影响,说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在不同的组织中建立内部审计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的高度剖析政府审计,以受托责任理论为切入点,利用审计的三方关系构建政府审计理论框架,是政府审计理论研究的突破口。政府审计是基于受托责任产生的,在政府审计中也存在着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和被审计人三方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政府审计的本质体现,也是政府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逻辑基础和科学基础。基于受托责任构建的政府审计理论,有利于调整审计人在关系中的定位,对审计实务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政府审计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审计特征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审计时代特征和行为内涵.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审计特征的解读不仅来自政府审计本身,而且更多的是来自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赋予政府审计的使命与职责的分析.我国政府审计除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批判性、建设性、服务性、宏观性、主动适应性和开放性等最能反映国家治理和国家职能的六项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9.
黄震 《价值工程》2009,28(12):92-93
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审计,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内部控制制度、资金管理、项目投资、管理效能、经营预算等审计内容。文中通过效益审计、财务审计,就及时防范控制项目风险,保护资金使用安全,避免投资浪费,提高投资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沈春伟 《价值工程》2005,24(10):117-119
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内部审计的定位和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针对内部审计如何定位,内部审计包括的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并结合会计电算化制度下的内部审计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