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客观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而经营者与大股东作为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有动机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忧势,直接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以达到不公平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引发财务报告造假问题.因此可以说,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2.
会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客观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矛盾。而经营者与大股东作为经济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有动机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优势,直接对财务报告进行操纵,以达到不公平地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从  相似文献   

3.
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派生的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而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为此应努力打造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常世宏 《会计之友》2006,(35):43-44
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派生的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而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为此应努力打造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及监管等问题进行的分析,认为委托代理制度下所派生的利益不一致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经济诱因,信息不对称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客观环境,而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诸多误区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进而提出应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健全民事赔偿机制等方面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6.
孙静芹 《会计之友》2007,(12X):73-74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内生性、基础性缺陷,使各类股东的利益标准趋于一致,但是也为大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手段。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将作为新的投资者群体进入二级市场,利益将更多地与股价拴在一起。大股东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优势,通过发布虚假信息、盈余管理、经营上短期行为等方法,进行业绩操纵,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蚀中小股东的权益。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关键在于公司治理和监管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代理理论区分了两类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减少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然而却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对小股东利益的剥夺,以获取私人收益,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企业股权都很集中,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利,防范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许多学者对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普遍不高,虚假披露及信息披露不充分等现象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大股东掌握较多信息资源。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利用这种优势。通过虚假的会计信息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再加上受大股东的经营理念及外部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公司上市只重筹资而忽视公司本身质量的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较差。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孙静芹 《会计之友》2007,(36):73-74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资本市场上内生性、基础性缺陷,使各类股东的利益标准趋于一致,但是也为大股东攫取中小股东利益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手段.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将作为新的投资者群体进入二级市场,利益将更多地与股价拴在一起.大股东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和资源优势,通过发布虚假信息、盈余管理、经营上短期行为等方法,进行业绩操纵,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侵蚀中小股东的权益.制约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关键在于公司治理和监管体制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源于公司制企业的崛起。公司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且股东与经理人的利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正常情况下,当收益与成本不对称时,  相似文献   

11.
极具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现象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中积累了诸多矛盾,上市公司并非股东的利益共同体,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屡见不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遭受损害.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问题,控股股东与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更趋于一致,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得到了根本的改善.文章对股改前后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变化进行研究,着重探讨全流通时代股东之间在股份优势、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方面产生的新冲突,并从加强中小股东保护的视角提出新形势下的相关监管策略,以求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有两个重要问题,分别是股东同管理层之间、大股东同中小股东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股权分散情况下,如所谓的英美法系国家,公司治理的主要矛盾是管理层和外部分散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经营者损害股东的利益。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是股权集中。其理论依据是: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成本由监督者承担,但监督产生的收益却由全体股东、甚至包括债权人分享,  相似文献   

13.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中,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为经营者的寻租提供了机会并可能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股东面临两种选择:对经营者实施适时的监督或者寻求恰当的激励,前者被证明是不经济的,后者导致了对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研究。对经营者实施激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报酬激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能够缓解证券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文章以股市大跌期间的股票回报率衡量投资者保护程度,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财务报告透明度的替代变量,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透明度的财务报告能够减少投资者在股市大跌期间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将剩余索取权分配给经营者,让经营者成为公司的股东或虚拟股东,使经营者与其他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取向完全一致。 在一个没有激励机制的企业,经营者要么表现平庸,得过且过,要么就流失到体制外,跳到外企或私营企业中去。因此,企业需要有某种机制,能调整利益关系,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取向与企业的利益保持一致,这种机制是什么呢? 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激励机制。一个企业最需要激励的是经营者。 经营者低收入的“机会成本” 一般而言,企业中经营者的利益取向与企业利益是不一致的。经营者是人而不是神。经…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是一种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牟取私下收益的行为,在合谋状态下,大股东的监督检查强度高于非合谋状态。大股东与经营者的合谋行为导致中小股东收入水平下降,为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大股东与经营者的合谋行为的成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管萍  陈鹰 《四川会计》2001,(12):7-8
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受托关系(即所有者、投资者、委托方和经营者、管理者、代理方之间的关系),直接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现象(InformationAsymmetry)的产生。信息的不对称是指:在信息市场上,买卖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有差异,通常供给方有较完全的信息,需求方有不完全的信息。当委托方委托代理人管理企业时,事实上,真正了解企业状况和控制信息输出的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方)希望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包括虚假的信息)使自己获利;而较少信息的一方(投资方)则须…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不对称时,信息提供者利己的动机导致虚假财务报告,笔者通过对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我国应从法律、财政部门以及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方面完善财务报告的质量监管,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一、所有者(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在企业所有者(股东)和经营者利益主体关系中,所有者知道经营者只可能处于尽责和不尽责两种状态,从这方面讲两者之间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但所有者并不知道经营者采取的行为,所以他们之间的博弈又是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  相似文献   

20.
财产权的内涵和社会、组织结构形式所反映的财产占有和使用关系决定了受托责任的内涵及其变迁,公司受托责任则具体由现代公司所有权结构所决定,表现为公司经营者实现投资者期望的资本收益。会计信息披露是消除经营者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确保经营者履行其受托责任的有效机制。由于股东与债权人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的需求,必须借助于政府的强制比较优势制定统一的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同时引入外部审计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监控经营者对统一规则的选择与遵循,以保证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