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亮 《价值工程》2015,(20):7-9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主要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民权,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基础、增动力。本文以地处秦巴山核心区域的陕西安康市为例,分析了安康秦巴山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分析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探索提出基于安康秦巴山区域就近城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十八大提出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我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必由之路;也是本届政府推动经济转型和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当前,如何搞好城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土地制度方面,普遍观点认为我国现行的土地出让制度、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等制约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  相似文献   

3.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城镇化再次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焦点和热点。城镇化不仅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的过程,还是社会和空间的转型过程。我国城镇化进程是市场与政府双重合力的结果,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城镇化”现象,表面上看是市场需求在左右,事实上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主导。地方政府本身的职能动力、政绩考核动力、地方财政压力、府际竞争压力等都是其推动过度城镇化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展现乡村价值的社区营造——日本魅力乡村建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魅力乡村建设实现了乡村产业、人口、社会、土地的同步城镇化,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文化、景观风貌得到了传承,成为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回顾日本魅力乡村建设的三个阶段,可以发现日本乡村建设重视政策引导、法律制度建设、资金援助、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保障性制度设计,同时,把"人"、"文"、"产"、"地"、"景"五类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通过"村民主导,政府协作,社会支持"的组织方式,建立以村民为主体的社区营造模式,集合本土居民的建设热情和智慧,从根本上提升乡村的产业、文化、景观生态等多元价值,转变村民对乡村的固有认知,最终社区营造带来的这种可持续的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从根本上促进了魅力乡村建设愿景的实现,这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本土城镇化和乡村建设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城镇化战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日益紧迫,而其中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尤为重要。当前,农村宅基地粗放利用闲置状况严重,节约集约利用潜力大,在农村宅基地上做好文章,有利于突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人多地少的制约。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整理,出现了农民"被动上楼"、增加农民负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农村城市化模式看广西农村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官锡强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3):20-25,31
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以农业充分发展为基础、工业充分发展为主导,城镇化进程应与农地制度改革联系在一起.实现农村城镇化,必须发展二、三产业,构建网络经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元化;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催生一批乡镇产业集群;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12):30-31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当前社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随着民间资本规模的迅速膨胀,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激活和规范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民间资本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民间资本在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业管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出现,经过三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城市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社会管理服务行业.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物业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业主大会主导下的物业管理新模式,以期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正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与这一成就同样令世人瞩目的,是中国推进了规模史无前例的城镇化,使超过2.6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享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成果。当然,也应看到,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能否解决现存的问题,能否管理好未来的城镇化,关系到整个国家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成功迈入现代化的高收入社会。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城镇化在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在不断的加大,现在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乡村人口,这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对我国城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视角下中部地区多元城镇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都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创新城镇化模式,实施统筹城乡的多元城镇化模式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总体目标,构建起以市场为主导,整合中部地区城市群资源,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大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二元体制的多元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美丽 《上海房地》2013,(12):42-43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地域分工深化在空间上的转移运动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集中过程。考察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我们发现,农村土地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2002年以后,中国城镇化步入城乡统筹的新阶段,面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矛盾日益突现,阻碍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因此,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社会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逐渐发展到今天,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相当,这是我国发展历史中一项重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城市人口涌向城市也会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问题,而缓解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个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两个核心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对于城镇化的稳步进行以及国家建设的协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城镇化基本概念性问题的基础上对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同步实现问题作了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城镇化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正式进入了"深度城镇化"阶段,未来五至十年是我国城镇化能否避开先行国家城市化弯路、超越"中等收入陷阱"、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关键阶段,也是治理前一阶段"广度、速度城镇化"所带来的各种"城市病"最有效的时期。着眼于使我国城镇转向"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新常态"下深度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状况及其控制社会总资产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根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能否保值、增殖,速度能否超过私有资产增殖速度,这不仅关系到国有资产能否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发挥主导作用,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永远在中国扎根的一个重大政治州题。  相似文献   

16.
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因此,把握城镇化带来的历史机遇,需要在转型与改革上取得如下共识:坚持消费主导,把推进人口城镇化,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作为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民富优先,使城镇化真正承载起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功能,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社会结构;坚持绿色增长,推动绿色城镇化;坚持市场主导,调动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城镇化;加快政府转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能够有效履行公共职责。  相似文献   

17.
李宝礼 《价值工程》2014,(18):191-192
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健康和平稳的运行。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的金融发展状况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金融配置失衡、金融过度支持和金融抑制的存在对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一轮城镇化发展中如何树立动态、系统、协调的发展观,关系到县域经济能否融合本区域内的“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五大要素方面,真正形成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就必须关注传统城镇化中工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大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对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行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中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应当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予以关注。应当关注传统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多年来的城镇化发展,取得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伴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的建设脚步在不断加快,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以此来看,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二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本文以我国局部二元经济结构尚不完善的城乡为例进行分析,在城镇化水平略低的情况下列举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并提出有效的整治措施,以期促进这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