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购方式的采用是企业并购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的并购方式会对收购企业的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分别表现在税务因素、信息不对称因素以及信号因素上。长期的股权分置格局,导致我国的并购市场中支付方式十分单一,主要以现金支付为主。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为以股权为主的支付方式推广扫清了障碍,非现金的支付方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文章以329家2004~2007年发生并购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单因素分组检验考察不同支付方式对收购公司短期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现金支付还是非现金支付,收购公司在短期内均获得显著为正的累积超常收益,但采用非现金支付的收购公司短期并购绩效要明显好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的收购公司。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8-2010年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不同交易特征下的并购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样本存在提前反应,并产生积极的公告效应,但其股东财富效应在公告日后并未显著增加;股票支付公司在整个事件期内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现金支付公司;资产收购公司在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股权收购公司;关联并购公司在公告日前和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非关联并购公司.  相似文献   

3.
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兰 《企业经济》2006,(7):129-131
本文将并购活动分为三种类型:股权收购、资产收购、股权转让,并且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宣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在这三种类型的并购中都存在显著的正的超额累计收益,吸收合并类的收购企业在宣告期内的超额累计收益为负,但没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对并购的长期绩效研究排除了目标公司的行业因素。最后阐明并购后两年内目标公司的业绩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壳公司的特征和反向收购的缋效进行研究,发现壳公司在被反向收购前存在财务困境和经营困难;反向收购在短期具有非常大的显著的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累积超额收益不显著,而且在反向收购过程中存在内幕交易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1998年发生兼并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公司收购兼并后对主并企业的长期超额收益为负。对公司并购后( 1, 12),( 13, 24)和( 25, 36)时间段的CAARs和BHAR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三年的长期超额收益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7.
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定向增发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7年实施定向增发的深市上市公司董事会预案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变化的分析,发现增发规模、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是影响预案公告后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在定价基准日之前20个交易日内定向增发公司股价弱于市场表现,存在负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8.
肖迪 《财会通讯》2010,(4):27-29
本以2005年至2008年间股权分置改革的93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股改过程中相对于每个事件基准日的市场反应程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股机构数量、持股规模、持股规模变化以及持股比例的变化都对超额收益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对价实施以后股价出现下跌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减轻了股价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间股权分置改革的93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股改过程中相对于每个事件基准日的市场反应程度。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股机构数量、持股规模、持股规模变化以及持股比例的变化都对超额收益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对价实施以后股价出现下跌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减轻了股价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10.
一、换股支付的法律界定及其特点 换股支付是企业收购常用的一种支付方式,即收购企业以增发或新发行的股票作为支付对价,换取目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票.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期权设计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激励是对员工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包括限制性股票所有权计划、股票期权制度或认股权计划、虚拟股票形式或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计划、特定目标激励计划、管理层收购等,其中使用范围最广和激励效用最强的是股票期权制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实行了股票期权计划。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有效性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企业正在进行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并把股权激励作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业绩股票或业绩单位、虚拟股票与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方式作为一种终极评分的股权激励模式,在遏制高管人员的自利性盈余管理行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方面相对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按以下思路进行改进:支付期限宜采用分期行权制;薪酬折算采用递增的动态折价方式;设置限制性的奖励条件及相应的惩罚机制;将经济增加值与现金含量的收益质量指标共同作为业绩评价的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上海贝岭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比较分析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公告公布日前后,股票的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为评判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以及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市场收益模型和三因素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所产生的累积非正常收益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改前后累积非正常收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事件期间市场风险对累积非正常收益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流通股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有一定的影响,而对价支付比例对累积非正常收益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从2005年9月26日第一条股权激励方案开始,截止2010年12月31目的共198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的222个股权激励方案作为初步样本进行整体分析,得出虽然熊市下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动力更大,股东希望借此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但是基于市场行情和未来的悲观预期,股权激励方案停止实施的概率也很大。从总体样本中筛选出98家公司公布的98个董事会预案公告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公布董事会预案事件所引起的短期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股权激励事件有显著为正的短期市场效应,投资者将其视为利好消息。而公告日前两天就出现了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提前泄露和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理财活动中,公司并购的财务分析涉及的问题主要有:购并成本,即并购方支付目标公司的最高价格、并购风险、并购收益、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及并购的出价方式,其中出价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收购、股票收购以及综合证券收购,下面笔者就前两种常见的方式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现金收购方式设A公司是一家生产污染控制设备的高速成长的公司,尽管其研究能力很强,但缺乏资金和管理能力,而B公司是一家处于成熟期而又在寻找盈利性投资机会和发展机会的大公司。B公司对收购A公司有兴趣。表1列出在B公司控制下A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这些…  相似文献   

17.
股权收购是企业扩张经营规模、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减轻税收虽然不是企业进行股权收购的最直接目标,却是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在分别采用股权支付和非股权支付方式进行股权收购时的税收处理差异,以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主动运用税收杠杆,降低股权收购活动的税收成本.  相似文献   

18.
换股并购是指合并公司(即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按一定比例交换股票,从而实现合并公司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对合并公司而言,换股并购不需要大量的现金支付,可以避免并购给企业经营带来的现金流压力;对目标公司的股东而言,如果合并公司具有优良的成长性,特别是在本次合并的协同效应较为显著的预期下,合并公司的股权也比现金更有诱惑力。所以,换股并购成为企业实行战略收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9—2011年上半年公布股权激励方案且正在实施的深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效果,即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市场对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公布的反应,发现市场对于股权激励往往是积极的,具体体现在方案公布后,上市公司会存在超额收益,但这超额收益是短期的。对于股权激励前后公司财务绩效的分析,将同一行业中拥有相似规模,并且没有采用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比较的对象,比较后发现,一般采用了股权激励的公司财务基础都比较扎实,并且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的财务数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烜 《财务与会计》2021,(21):48-51
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提出"大股东兜底式"的股权激励计划,以激励员工,稳定股价.而该方式相应的财税处理及税收风险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对大股东兜底式股权激励计划的经济实质进行分析,最终将其定性为股份支付下的看跌期权,同时运用案例探讨其中所涉及的财税处理方式,以期为我国财税体系的完善及企业赢得超额收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