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基础的变量,所以每一项变化,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日益老化、萎缩会造成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家庭规模变化与老龄化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流动人口的发展会造成社会管理问题;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会对社会稳定、就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老龄化意味着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平均年龄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养老保险压力剧增,以及医疗资金需求的膨胀。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消息,由于新增劳动力将在今年达到一个高峰,中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将面临更大压力。“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预计今年,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将趋于下降,薪酬、福利会减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也将不足,而随着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还可能造成东部就业空间的紧缩。  相似文献   

3.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就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今后一个时期,这种变化还将继续。我把它归纳为五个转变:供给: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一方面,我们依然面临巨大的劳动力总量压力,至少在"十二五"期间甚至"十三五"还是如此。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对形势发生误判。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的劳动力供给确实正在逐步告别无限供给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根据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东人口总计8642万,是中国的第三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64%,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此外加入世贸组织将促进广东对外贸易的增长和更加有效地利用外资,对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广东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加剧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迫使那些竞争力弱的行业、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减员增效甚至破产,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未来农民工总量还会快速增加。因此,农民工就业已不仅仅是人口和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指出,"十二五"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庞大,农民工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对于农民工就业问题,十八大报告给出方向: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有4000万农村劳动力,具有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储备,但同时也构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我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工作的开展,连续八年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主渠道,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改革的推动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招工难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周利 《企业导报》2012,(7):183-184
本文从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差别出发,着重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阻滞以及城市的压力指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性与超前性,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宋梅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2):107-112
城市化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大城市人口的过度聚集又会对城市的承载力造成巨大压力以及"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不协调发展是北京"城市病"突发的根源所在,如何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首都城市发展的内在肌理出发,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切实构建能适应后工业时代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出席会议并回答了记者提问。2012年安排城镇就业2500万人当前,虽然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在就业方面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所谓总量压力是2012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还要对近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结构经历了深刻变化,由集体公社转向了联产承包到户,农产品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再到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陈俭 《企业导报》2012,(10):13-14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失地农民。当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不理想,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而且就业的层次比较低;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还未有效建立;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必须要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加强劳动力培训体系的建设以及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就业普遍存在就地转移就业总量增长,返乡创业和自主创业人数增加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全国和秦皇岛农村就业形势看,困扰企业和劳动力的"招工难"、"就业难"现象依然存在,市外输出乏力、劳动者技能素质低的问题依然存在。秦皇岛市主动应对新形势,  相似文献   

13.
失业是市场经济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过高的失业率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同时过多的失业人口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影响我国居民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我国居民失业再就业问题应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入手,重视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多元化,削减对城市就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以创业促就业"既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战略措施,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追求。在促进就业的诸多方式中,鼓励创业,尤其是针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创造出新的岗位,带动其他人就业。进入21世纪,我国亟需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人口问题。过分庞大的人口规模,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虽然我国人口规模的增速和总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就业人口和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依旧数量庞大。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动极大地活跃、丰富了劳动力市场,使全国人力资源得到更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如此规模宏大的人口流动,也给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未能缓解就业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5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了9%,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虽然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人口与劳动力增长较快、经济结构失衡状况不断恶化,我国的失业压力却有增无减,经济增长始终是在巨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3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  相似文献   

17.
菏泽市牡丹区是人口大区,劳动年龄人口多,经济欠发达,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交织在一起,给就业再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把握就业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和措施,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就业形势与任务牡丹区是菏泽市唯一县级行政区,城乡劳动力达68.2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6.1万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每年达到5600人,企业下岗失业人员1.4万人。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劳动力总供给都远远大于总需求,对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形成了巨大…  相似文献   

18.
崔萍 《数据》2003,(7):32-3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失业人口的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近年城镇劳动力调查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了北京市失业人口的状况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趋势,从经济增长、劳动力供需发展的总量矛盾、结构性矛盾的角度指出了失业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的中国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预测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可能性时,大多数观察者都把庞大的人口规模从而产生的就业压力,作为头一位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又把目光集中到严峻的城市下岗和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所反映的农村就业不足现象。仅仅从表面上观察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历宏观经济低潮之后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人们往往把当时的劳动力市场冲击,  相似文献   

20.
曲立  田林子 《企业经济》2006,(1):125-127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分析我国人口现状,预测人口未来变化趋势,从而得出劳动力供给情况。同时,从结构和总量上分析就业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我国未来15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