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而言,不存在“中国式管理”。所谓中国式管理,是指用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也就是用中国的“道”加西方的“术”。中国哲学加西方管理科学,无疑是中国式管理存在的基础。 然而,中国式管理这一看起来似乎境界颇高的思想基础,不仅存在着致命的逻辑错误,更存在着严重的实践悖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已然植根于每一个中国人心间,建立在和合思想、人伦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和无为思想等传统中国文化和哲学基础之上的中国式管理,符合中国管理实际,能够很好地弥补西方管理缺陷。以集权型组织和权威型领导为特点的中国式管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但所有的组织风险都由管理人员承担,不仅增加了管理者的压力,也会降低创新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旧的生产、管理方式越来越显著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开始探索更为灵活、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灵活企业、灵活式管理的概念。中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要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自身条件改进生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从OEC到SBU:中国式管理诞生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少坚 《经济师》2008,(6):206-207
文章探讨了中国式管理的问题,认为海尔正在实践的SBU管理模式,正是中国式管理诞生的标志。中国式管理核心是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也是世界管理的难题。中国企业应该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形成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中国的企业才能走向世界,中国式管理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旧的生产、管理方式越来越显著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开始探索更为灵活、高效的生产、管理方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灵活企业、灵活式管理的概念.中国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更要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自身条件改进生产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管理”研究的六个基本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础——客观存在性、“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框架、鉴别标准、“中国式管理”的形成机制等六项基本命题作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企业管理的三维分析框架模型、鉴别“中国式管理”的主流模式假设、传统假设、创新假设和长期效能假设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辩证法与西方辩证法有很多可比性,然而它们最初目的是不同的,西方辩证逻辑着眼于抽象的"存在"的本质,而中国式逻辑着眼于一般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西方辩证法距离实际的管理决策甚远,而中国辩证法则是管理决策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尽管中国辩证法不遵循严格的形式逻辑,但在管理决策中非常有用。中国辩证法的本质是一种图式理性。以中国辩证法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可以称之为"易"管理理论(Change Theory),"易"管理理论可以成为构建管理学中国学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池永明 《经济论坛》2009,(3):116-118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然而中国企业的绩效管理十分不理想,根本原因是产生于西方的绩效管理理论与中国的文化和企业基础不相适应。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适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在中国才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9.
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现代人本管理的中心和出发点。人本管理,已成为现代人类管理文明的基本标志。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既重视规范,又重视操作。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偏重于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而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更精于对人的个体关注。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东西方管理文化有着趋向干同一的倾向。西方管理文化强调个体价值的人本思想开始注重其整体作用的发挥;而东方管理文化强调社会人价值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纵横》2008,(3):22-24
正如我们用极短的时间缩短了和西方在硬件方面的差距一样,在咨询公司的帮助下,发明于西方管理环境下的绩效管理也被很快引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企业中广为尝试。不知道是否又是因为快餐文化惹的祸,实践者对绩效管理并没有仔细研究,囫囵吞枣就匆匆上马,还是由于其它原因,很快中国企业就感觉到这套洋玩意用起来很难。见诸报端的论述大多是讲述如何更合理科学地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如绩效指标的设立,但对绩效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谈及很少。如何才能使这种看起来很美的管理技术也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需要从源头上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由此思考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历史纵向维度看,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从横向对比维度看,发展数字经济是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突破口。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考察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创新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协调性;二是系统观念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系性;三是人本逻辑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四是制度保障的数字经济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五是和平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基于此,笔者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健全平衡保护与共享的数据产权政策、兼顾公平与活力的数字平台竞争政策、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数字经济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2.
从发现管理到现在的100多年中,人类的管理实践与知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其它学科的发展相比,管理知识学科还显得极不成熟,特别是近年来西方管理知识出现了严重实用主义倾向,大大削弱了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世纪末管理热潮的又一次兴起,为我们的管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本文即从管理概念的历史沿革入手,结合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及西方现代工商管理,探讨我国该如何迎接智力经济下的管理对我们的挑战。一、劳力经济下管理概念的提出自人类文明史以来,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劳力经济、(自然…  相似文献   

13.
浅谈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推广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伟青 《经济师》2009,(2):183-185
通过借鉴美国对管理会计的提出与演变过程,结合中国目前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的新理论、新方法,而且还应总结完善适合中国国情且又有价值的成功经验,将其上升到理论,以充实我国管理会计的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实践经验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标识性概念演进角度入手,回溯了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创新,通过分析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双重映射关系和词频定量考察,将这一历程分为三期(“综合平衡-宏观调控-宏观经济治理”),并提出了一个概念成长与更替的解释性理论框架:长期看,标识性概念的演进是学术范式与知识体系变革的标志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其根本动因是时代主题转变;短期看,单个概念在其生命周期内为解释和应对经济波动而逐渐成长,经历“准备-发展-成熟”三阶段演化。标识性概念的演进反映了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创新,这些理论探索围绕中国问题中国实践,吸收承纳传统及外来学术成果又结合国情与时代特征加以创造性解读,在动态发展中不断自我超越。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未来发展创新,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家长式领导包括以下三个维度:训诫而使人敬畏、自我约束与差序;西方"教父式领导"包括:"继承与开创"、"训诫而使人敬畏"和"引导的责任"三个维度。中西"教化与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西方既有对传统的遵循,也有创新甚至开创的涵义;二者相通之处是都具有"训诫而使人敬畏"的维度,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化"一词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和合管理与“蓝海战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管理创新。“和合”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管理科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营养。和合管理是基于中国传统和合管理的升华。今天风靡西方的“蓝海战略”,以淡化竞争、倡导合作共赢而热烈反响于世。“蓝海战略”的对于效用、成本、价格之价值创新整合,与和合管理有着许多相通相联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 :建立中国式的企业管理 ,首先必须重视和加强对管理学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 ,需要再造企业体制 ,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基础上 ,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 ,这样才能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效率 ,实现管理创新 ,真正建立适合中国土壤的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不同人性假设的管理理论演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宋培林 《经济管理》2006,(11):19-24
本文从不同人性假设的角度对西方管理理论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探讨了管理理论的演进规律和未来趋势。认为,管理人性假设从强调人的自利性向关注人的利他性转变;管理理论从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强调以控制人为中心向在相对开放环境下注重以发展人为中心转变;管理模式从强调层级束缚的硬性强制模式向注重多向沟通的柔性协商模式转变。本文还提出了“复合人”假设的观点,并认为,管理理论将基于此假设,以平等对待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为轴心,向“和谐式”管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吕力 《经济论坛》2009,(18):87-88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上存在差异,所谓中日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乃是一种误读。中国文化立基于“仁”。“为仁由已”的内在性向度使得中国人在形成组织时,可能排斥“科学主义”的西方式管理,也难以接受日本式的“基于恩的”等级森严的偏重秩序的管理模式。日本文化立基于“恩”,其价值观取向与中国文化“仁”的取向完全不同,这可能是日本更容易接受西方管理文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