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消费大省。但消费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相应。在社会保障不充裕的情况下,过高的储蓄率造成消费力偏软;职工工资增长的过于缓慢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城乡差距削弱了占广东常住人口三分之一的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要促进广东省消费增长,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努力改善居民收入,将幸福广东省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浦东新区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其实质内容之一表现在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资本形成对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下降,附着在大规模投入资本上的技术创新等因素开始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但是技术创新还没有形成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但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大;消费通过增加就业间接拉动经济的作用较为显著,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潜力还较大。浦东新区要维持一定的投资水平,并调整投资方向,加强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投资的倾斜,消费政策方面要着力提升消费层级,出口方面要着力提升出口产业的关联产业发展。要加快创新浦东的形成,经济政策方面要重点提升创新政策的系统化、协同化、整体化水平,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结构密集、产业高端、要素市场完备、资本集散功能强劲的面向未来的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3.
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研究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新兴产业与区域产业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准则、新兴产业扶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培育发展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政策、支持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的政策、市场培育政策等,以加快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虽然2003年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有所缓和,并有转头向下的可能,但如果维持目前的政策强度,未来10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仍然会继续缓慢扩大,而这与我国政府提出的扭转居民收入差距的上行趋势的战略目标存在出入。政府应该实施更有力的治理措施和政策,如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工资制度改革、适度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促进劳动力城乡自由流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等,以扭转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实现国家宏调目标。  相似文献   

5.
提高居民收入份额不仅能提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居民收入份额过高,将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居民收入份额.根据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收入份额的最优值为59.50%,而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份额仅为44.72%.为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必须控制投资过快增长,创造条件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隋澈 《经济纵横》2015,(3):47-51
"单独二孩"政策能够减缓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的速度,但无法改变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根据人口形势变化,应继续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根据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劳动力质量;适当延迟退休年龄,以减轻劳动力数量下降和年龄结构老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富民强桂"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实现上述两大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另一方面,"富民强桂"的根本宗旨在于改善民生和实现广西经济跨越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促进全体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但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各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从全局来看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这导致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文章从产业发展重点的选择、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几个方面提出化解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产业同构"、"结构性过剩"和"低端化"等风险的方法,从而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可以通过实施一些加快居民收入增长和降低储蓄率的政策来提振消费,并应该主要从促进就业和工资增长,增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调整要素价格等方面政策着手。预计这些政策中至少有一部分会在未来几年实施,使中国经济结构得到小幅改善,消费占GDP比重到2020年将提高约5个百分点,消费总额将实现翻番。  相似文献   

10.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对中国和德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有一定程度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以及缺乏高端适用人才等问题,并提出中国应当利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机遇,加强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合作,尤其是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德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技术、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0期"经济每月谈"活动,主题为"扩大消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经中心徐伟博士认为,扩大消费需多策并举,应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完善流通体系建设,继续鼓励实施汽车消费优惠政策和实施家电下乡政策,拓展新型消费模式,提高居民生活的文化内涵等措施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12.
经济运行与增长中的中小企业作用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如果偏重于发展大工业企业 ,由于资本利润率下降和工资成本逐年上升规律 ,其资本有机构成随之要提高 ,就业的劳动力相对就越来越少 ,会发生严重的失业和消费不足 ;农业的土地资本有机构成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也要逐年挤出大量的劳动力来。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 ,其变动不遵从于大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规律。因此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转移和吸收大工业和农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剩余出来的劳动力 ,使资本、就业和消费达到平衡 ,避免出现严重的失业和生产过剩现象。从经济增长看 ,中小企业发展不足 ,将会导致民间投资渠道不畅而使相当一部分储蓄不能正常转化为投资需求。发展中小企业 ,疏通投资渠道 ,变劳动力过剩劣势为劳动力密集便宜竞争优势 ,以及城市化中中小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带来的聚集效应 ,将是未来 1 0— 1 5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3.
徐连仲 《经济纵横》2000,(12):28-30,64
今明两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发国债、调整居民收入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和加入 WTO等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增长。 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速度将保持2000年的水平。城市消费市场稳中有旺,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相对低迷。  相似文献   

14.
“知识失业”现象的经济学解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性劳动力失业"现象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理论上",知识失业"除了劳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原因外,"职业搜寻"成本过高,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以及"知识劳动力"把失业当作一项"投资"也是重要原因。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知识失业"既有高等教育体制自身的原因;也有"当事人"不计成本,片面追求高学历"、好专业"的"非理性"因素;以及择业观念、价值判断"失误"和职业规划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它相对于"一般失业"危害更大:对个人和社会将会造成很大的福利和效率损失;它意味着人力资本积累难以得到回报,因而会对人力资本投资产生负面激励。  相似文献   

15.
地方保护主义的歧视性限制政策 ,严重影响了当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直接导致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的发生。因此 ,地方保护主义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产生的新根源。这种劳动力市场歧视不但严重影响人才的自由流动 ,而且也容易引发对方的报复 ,最后自己的局部利益也会受损  相似文献   

16.
顾晓波 《经济论坛》2001,(17):15-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逐步告别了短缺经济,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并出现了需求不旺的现象,这导致了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近几年呈下滑态势,1996年~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9.6%、8.8%、7.8%。一般从需求角度来讲,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三: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投资消费需求和净出口消费需求。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出口消费需求,受到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使我国的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1998年仅增长了0.6%。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率也有所…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任务摆在了国人面前.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对劳动力市场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便统一认识,用正确的理论加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本文拟就劳动力市场的有关问题谈点看法.一、劳动力市场的涵义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论著中,一般把劳动力市场定义为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供求的经济关系.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研究报告中,把关系到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所有问题都纳入到劳动力市场这一范畴之中.按照这一认识,可以说劳动力市场在西方国家是作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存在的.这种经济关系不仅涉及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劳动契约关系,而且涉及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方方面面:如关系到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的劳动就业;关系到劳动力市场价格问题的工资分配;关系到劳动力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8.
黄灵赛 《经济师》2014,(12):108-109
文章主要从筹集财政收入、完善地方税制体系、摆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以及抑制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引导理性投资、理性消费五个方面探讨了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需要和所处的以劳动力"贫困积累"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特点,马克思将"劳动循环"论证直接置于"资本循环"之中,没有对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这一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进行深入探索,也没有对劳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进行研究。本文在对马克思有关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结合中国的实践、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以"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一体化"为特征的知识生产部门的劳动过程、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享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知识部门的创新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漫雪 《时代经贸》2014,(4):216-216,218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劳动力市场所需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是否相匹配,解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这种供求关系对于高校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影响。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