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 ,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本额的比率。博弈是指利益双方谈判、协商、相互让步的过程。从资本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 ,利率实际上是资本供给者与资本需求者在资本借贷过程中相互博弈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率是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 ,是银行、企业和储户三方博弈的结果。因而 ,实行由市场调节的浮动利率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一、银行与储户的博弈储蓄是一种回报稳定的个人投资方式 ,除了储户的消费需求、倾向、观念和“风险”意识以外 ,利率对储蓄行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现金是最…  相似文献   

2.
教育储蓄是一种旨在引导金融向教育倾斜的储种 ,是银行积极响应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的金融决策。但就基层行而言 ,教育储蓄却发展缓慢 ,难以开展。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金融机构宣传不到位 ;金融机构热情不高 ;储户普遍认为储蓄标的金额少 ,最高金额限制过低。虽然教育储蓄优惠幅度相对比例较高 ,但相对收益较少 ;储蓄种类单一 ,对收入不固定的储户带来麻烦。教育储蓄零存整取 ,对收入固定的工薪阶层来说 ,的确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 ,但对收入不稳定的农户、个体户等群体 ,每月固定存款的确有一定难度 ;教育储蓄操作麻烦 ,…  相似文献   

3.
有关数据显示,近几个月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达到2—3%,并且有关经济专家预测2004年的消费价格指数将在3%以上运行。而当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仪为1.98%.也就是说银行储蓄的实际收益会成为负数——存在银行里的钱无形之中出现了“贬值”,这让习惯有钱存银行的“铁杆储户”们一时不知所措。有关理财专家提示投资者们不必诚惶诚恐,一个是负利率的情况不会长期保持,再一个可以转变理财观念,灵活利用银行新的金融产品提高收益,确保家财增值。  相似文献   

4.
(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率杠杆在调控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几次利率的调整却带来了利息计算上的问题,分段计息限定了利率作用的发挥。表现之一是没有发挥储蓄存款作为金融资产投资的固有功能。当利率调整后不是按现定的利率而是按既定利率分段计息,就高不随低,把储蓄的个人风险系数压缩到尽量小的程度,储蓄成了政府对储户的一种优惠性的储蓄贴补,失去了投资既有风险又有收益的属性;表现之二是不能有效地调节资金余缺。由于储蓄存款的分段计息使原有储蓄存量并不因利率变化而波动,利率变动只是相对于储蓄部门的成本增高或降低,而对贷款利率的影响却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在着一些银行以发放“储蓄手续费”、“利息回扣”等形式来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现象,这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一、“储蓄手续费”的危害1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扭曲。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再贴现是央行以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从而实现调节货币供应的。吸储和再贴现相比,吸储因为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相当于融资成本上升,所以银行有实施再贴现的积极性,这严重影响央行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对公开市场业务来说,银行变相存款利率上升,使其持有像国债等这样有较固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尽管人民银行三令五申禁止将揽储任务下达给非存款部门和与职工个人利益挂钩,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不得向储户支付利息以外任何名目的费用和馈赠物品。但一些银行、邮电储蓄部门仍然采取各种隐蔽手段,违反有关规定,进行不正当业务竞争,搞高息揽存,且有重新抬头之势,已成为金融“四害”之一,给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工作的稳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破坏了国家存款利率政策,扰乱了金融秩序。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成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三是引起存款搬家,造成同业之间的矛盾,影响金融系统…  相似文献   

7.
财经消息     
国内财经央行城镇储户调查:居民储蓄意愿减弱《2004年2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本季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1.8,是1999年开展此项调查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从居民对物价的预期看,有39.6%的居民认为下季物价将上升,只有7.1%的居民认为下季物价将下降。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1.2%,较上季提高0.4个百分点,但仍处于2002年以来的较低水平。城镇居民对利率的认可度降低,储蓄意愿有所减弱。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选择“更多储蓄”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2.2%,较上季减少2.5…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来考察税收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当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交易服务成本很低时,以较低的税率对储蓄利息开征利息所得税不会影响储户(或投资者)在储蓄和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对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开征营业税,则会引起税收转嫁,提高贷款利息率,使部分企业选择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从银行贷款;银行业所得税也会提高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需求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银行利息是一种主要的经济杠杆,是国家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节约使用资金,加强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还能促进社会闲置资金存入银行,为社会主义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但是,自1956年以后,在利率上采用低利率和简化利率挡次的办法,特别是十年动乱中,由于“四人帮”的破坏,大大削弱了利息的经济杠杆作用.把利率搞得很低、很粗、很死。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先后两次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民储蓄利率,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储蓄的积极性,但银行利率的低、粗、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0.
利用马氏模型预测储蓄存款占比的变化康丽一、模型的提出储户到银行存款构成储蓄行为,储蓄行为的结果形成银行存款,储蓄行为的结果具有多种可能,储户可能到任何一个储蓄网点办理存款,我们把银行当作整体,而将其所属的储蓄网点当作组元的话,储蓄行为的结果就会有六种...  相似文献   

11.
刘冲  周瑾芝 《财经研究》2015,(8):105-117
政府担保在金融危机期间如何影响储户的挤兑行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从储户行为的视角认识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935年的“白银风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机,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文章利用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1932-1935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实证检验了“白银风潮”期间政府担保对储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担保显著降低了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概率,并且促使银行吸引更多存款流入;储户从不受政府担保的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受到政府担保的银行,由此引起的存款再分配效应避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文章还发现,具有政府担保的银行在危机期间投放了更多信贷,这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推动作用.文章对于我国的金融安全网从隐性政府担保向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转型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银行和贷款者之间有着契约,贷款者到期必须连本带利归还银行。银行和储户之间也有契约,到期之时银行向储户还本付息。可是,银行两边的契约的“硬度”不一样。银行和贷款企业之间的契约比较“软”。企业还不出钱来,银行只能靠法律手段逼债,万一贷款收不回来,只好等这家企业破产之后多少拿回来一些。我国的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更软。国有企业还不出钱来而银行一筹莫展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可是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就“硬”多了。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储户完全有权力拿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在某种意义上,银行把许多家企业经营风险集中到了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13.
储蓄业务实行实名制存款实施个人储蓄实名制一年多了 ,广大储户是否已经适应 ,笔者通过到金融机构储蓄网点和储户中间进行调查了解 ,感到它是储蓄业务的一项重要改革 ,储户普遍反映为存款人权益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1、存单丢失、准确挂失。使用实名制存款 ,存款人在存单上填写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是最可靠的挂失证据 ,便于经办单位的核对。如果使用化名、笔名或其它代号存款 ,一旦存单丢失、被盗等 ,到存款单位挂失时 ,存款单位必须要求出具有效证件 (身份证 ) ,因挂失姓名和存单姓名不一致 ,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定期存款保证提前支…  相似文献   

14.
基层商业银行在实现两个转变过程中,追求经营最大利润,层层落实存款目标,确立向低成本存款要效益,狠抓低成本负债,加大对公存款力度,这无疑使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储蓄奖”、“劳务费”、“介绍费”等变相提高存款利率的违法现象的出现,且屡见不鲜;有的基层行实行攻关手段,不惜重金异地拉存款,甚至直接结存款大户负责人送礼,助长了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银行的社会信誉。竞争是银行走向商业化的具体表现,有竞争才有活力。但这种以扰乱金融秩序的“内耗”来换取周郎效益的代价是相当大的。一是变相提高了银行存款利率;二…  相似文献   

15.
李晚娥 《经济师》1999,(12):37-38
城乡居民储蓄随着国民收入正相关增长,储户的动机往往是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直接联系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储蓄利率又起着杠杆的作用。在1996年至今年6月初利率连续七次下调的情况下,城乡居民的储蓄动机相应产生了变化,城乡居民储蓄的来源也相对扩大了,在此仅作粗浅分析。一、利率的相继调整变化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中央银行连续七次下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从七次利率的调整看,其背景是各不相同的。前四次调息主要原因是根据当时物价有较大幅度下降,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调的,利率下调…  相似文献   

16.
一、一个现实问题:银行吸储确已精疲力尽大凡目睹和从事金融工作的同志都知道,1988年10月以来,为了扭转储蓄滑坡的被动局面,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各金融机构全力以赴,从党政到银行,从干部到职工绞尽脑汁,设计和推出了许多方案:领导带头储蓄有之,强行扣款储蓄有之,代购紧俏物资储蓄有之,变相抬高利率储蓄有之,有奖储蓄更是名目繁多、无奇不有,储蓄广告宣传则比比醒目,令人眼花瞭乱,尤其是杭州等地掀起的摸奖储蓄,更是热闹非凡,轰动强烈,它渗透到家家户户,  相似文献   

17.
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中国:1954—1987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在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是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尽可能地促进国民储蓄增长就成为一种普遍的选择。影响储蓄增长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流行的认识是把储蓄直接看成货币资本的存在形式,认为储蓄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资本收益一利息,因此,储蓄行为必然与实际利率发生较密切的联系,即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但是,正如美国经济学者罗伯特·霍尔和约翰·泰勒所指出的:“迄今还没有关于储蓄和实际利率同方向变动这种理论可能性的令人信服的经验性证据”。实际上,我国存在的关于利率和储蓄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96年5月以来连续七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许多储户对家中的那些在降息之前存入的长期、中短期等多种类的储蓄存款在降息之后将如何计息不甚明了,是否对利息有影响和需要换存、转存与否等不甚清楚。为此,笔者根据《储蓄管理条例》及现行银行的一些操作规定作以...  相似文献   

19.
利息税开征后,全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其它储蓄业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或增势明显减缓,而工商银行开办的教育储蓄业务却增势强劲。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沪独家开办教育储蓄业务以来,这一储蓄品种逐渐受到广大储户的青睐,前往工行各网点询问教育储蓄存款条件、利率、存款对象的客户蜂涌而至。1999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工行  相似文献   

20.
吕佳  ;周静涛 《经济师》2014,(9):106-107
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理财及储蓄方式及观念。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银行的传统业务,进而推动了传统银行的改革,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