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Pagano(1989)的理论预测,中国股市应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然而,实证研究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我们称这一矛盾现象为中国"流动性之谜"。本文通过探索投资者最优搜寻行为与有限参与的内在联系,建立基于流动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以解释这一现象。模型表明,中国资本市场以中小散户投资者为主要参与者这一特征可以解释这一问题。同时,这一模型还为"股权溢价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基于搜寻的有限参与、事件风险与流动性溢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一个简单的投资决策框架内对投资者面对国有股全流通这一事件风险时的最优决策问题进行建模 ,得到一个基于流动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结论表明 ,相对于不存在事件风险的情形而言 ,国有股的存在使得更多投资者不愿进入市场 ,导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下降。同时 ,这一事件风险使得选择进入市场的投资者要求更高的流动性溢价。由此 ,这一模型为最近几年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的状况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陈灯塔  周颖刚 《经济学》2006,5(2):379-402
一个具有吸收态的状态转化模型表明国有股减持政策诱使股市状态转向所谓的“流动性黑洞”;同时,在股市行情大跌时追逐流动性的假说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因而股市大跌是整个市场的宏观现象。在这些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国有股减持之谜”:它并非是一场简单的由消息所引发的股市行情大跌。其根源在于中国股市的功能缺陷,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先前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达不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一个具有吸收态的状态转化模型表明国有股减持政策诱使股市状态转向所谓的“流动性黑洞”;同时,在股市行情大跌时追逐流动性的假说没有足够证据支持,因而股市大跌是整个市场的宏观现象。在这些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一个微观市场结构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国有股减持之谜”:它并非是一场简单的由消息所引发的股市行情大跌,其根源在于中国股市的功能缺陷,这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先前关于“中国股票市场达不到弱式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研究有助于解释流动性溢价问题,提高投资者的流动性风险意识。系统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资本市场流动性的研究现状,从流动性测度、流动性与资产定价以及市场之间的流动性相关性等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伍志文 《经济学》2003,3(1):39-70
本首先就“中国之谜”产生的背景及其争论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局限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包括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在新模型框架下分析了“中国之谜”的生成机理;我们发现大量货币在资本市场的积聚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反常的直接原因。“中国之谜”是货币虚拟化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爆发时流动性的集体枯竭说明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不仅存在,而且在危机爆发产生较大市场波动时,这种流动性的系统性会显著增加,进一步加大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Brunnermeier和Pedersen的研究思路构建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了“市场波动越大则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会显著增加”这一结论.由于市场波动增大,从融资流动性的视角将会得到单个资本市场流动性下降,而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现象存在表明市场所有资产都同样面临了流动性下降.笔者从融资流动性和证券价格波动变化两个途径诠释了市场波动变化对市场流动性的系统性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从市场流动性集体桔竭的角度解释了金融传染现象.  相似文献   

8.
孔小伟 《经济前沿》2012,3(3):142-150
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经营风险性特征明显,需要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以稀释风险。本文考察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这类公司股票是否在流动性方面有所变化?结果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公司股价“拆低”使得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流动性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通过回归发现流动性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一些短期指标所解释,但是显著的截距项说明分拆依然会带来流动性的明显提升。流动性提升将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基础,提升其企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与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首先度量了中国工业内部39个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发现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很低,并且有下降的趋势。然后,以反映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构建回归模型来验证资本市场与资本配置效率相关关系,发现中长期信贷市场规模、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与资本配置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而债券市场规模则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对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股利之谜”与控股股东效用最大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股利之谜”被称为一种“异象” ,不能为标准金融理论所解释。在用控股股东效用最大化代替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假设情况下 ,本文用模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股利之谜”的真正原因是控股股东调整公司资本结构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以前的学术研究表明,股市的涨跌幅与宏观经济表现为无序或者不相关的关系。我们通过研究衡量价格冲击的流动性(或非流动性)指标对代表经济总量、通货膨胀和经济景气指标的六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且采用了衡量市场活跃度的流动性指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中国股市的新证据:股市流动性领先于宏观经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当投资者预期宏观经济即将发生变动时,会在大类资产(股票和债券)之间、股票资产(价值股和成长股)内部进行配置切换,而且从参与者角度来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会领先于个人投资者,这都表明"Flight-to-Quality"和"Flight-to-Liquidity"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股市流动性领先于宏观经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略论中国无风险利率与股权溢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仁和  王智斌 《现代财经》2005,25(4):21-23,80
按照传统的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中国股市的高股权溢价只能由投资者的高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来解释。但是这又会产生所谓的无风险利率之谜,因为投资者相对风险厌恶系数高时,其时间偏好率为负,明显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困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杰  王韧 《经济管理》2007,(9):70-75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特征。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广泛争议,本文主要阐明4个问题:(1)在概念上,流动性过剩是长期持续的超额货币供给累积的短期爆发,(2)在成因上,流动性过剩是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综合作用的结果;(3)在应对措施上,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无外乎平衡国际收支、构建自由外汇制度和进行宏观调控三种手段;(4)在解决策略上,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最终解决必须以克服“外患”为先导,消除“内忧”为根本,依靠“节源”、“开流”和“吸纳”3类措施的分工合作,选择社会保障、外汇使用和资本市场发展作为主要的突破口,有效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资本市场,封闭式基金都存在持续的高折价现象,这难以用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加以解释,而被称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西方学者在数十年对封闭式基金折价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两派观点:一派是理性预期的观点,一派是噪声交易的观点,这两派观点研究假设截然不同,但都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和功能上看,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都处在不正常状态。这种不正常状态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从现实看,股权流动性分裂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八大危害,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客观上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处在不平等的状态。为此,要使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坚实、平等的制度基础,要使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蓬勃发展的未来,唯一的出路是必须进行股权的流动性变革,以形成一个利益机制一致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6.
陈晔  杨再步  宋旭文 《当代财经》2006,(7):33-37,53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CCAPM模型和递归效用函数的随机折现因子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度远小于成熟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相对风险厌恶度,消费跨期替代弹性也处于不合理的负值区间。同时,相关实证结果也不支持我国资本市场上存在“理性预期”和“权益资产溢酬之谜”。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就中国之谜产生的背景及其争论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局限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包括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在新模型框架下分析了中国之谜的生成机理;我们发现大量货币在资本市场的积聚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反常的直接原因.中国之谜是货币虚拟化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就"中国之谜"产生的背景及其争论进行了总结分析。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局限于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包括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在新模型框架下分析了"中国之谜"的生成机理;我们发现大量货币在资本市场的积聚是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关系反常的直接原因。"中国之谜"是货币虚拟化过程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失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流动性过剩,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清  安毅 《经济导刊》2007,(9):26-29
近些年,流动性过剩开始成为全球范围内长期趋势.但是,中外流动性过剩的产生基础明显不同,发达国家的流动性过剩以资本市场高度发展为存在基础,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则与银行主导金融体系、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62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考察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创造有促进作用,该结论在实施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相对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跨境资本流动对城农商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更大。跨境资本流动主要通过缩窄银行存贷利差渠道来促进银行的流动性创造,“跨境资本流动-存贷利差-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渠道有效。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国际金融环境不确定性的上升均会加剧跨境资本流动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该成果将为提升跨境资本监管效率及防控流动性创造维度的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