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财政学会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第17次全国民族地区财政理论研讨会,于2011年9月27~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  相似文献   

2.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中国财政学会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第17次全国民族地区财政理论研讨会在美丽的乌鲁木齐召开,会议以"民生与发展——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  相似文献   

3.
分税制改革以来,针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调整,形成了一个纵向逐级传递式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本文梳理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构成及路径,并对当前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无论是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还是财力均等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总体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路线单一、缺乏法律规范等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4.
要改变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然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财政转移支付的支持.为了保证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民族地区根据发展需要建立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区域协调的重要制度安排,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民族地区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财政支付转移现状主要表现为转移支付逐年增长和人均财政支出获得较高增长,转移支付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民族地区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的财政在财政范围、财政权限和财政职能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财政管理的特殊性。财税体制改革对民族地区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需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  相似文献   

7.
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地理自然环境恶劣、公共服务供给成本高等原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无法提供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均衡的公共服务。一直以来我国对于民族地区都有财政倾斜政策,虽然财政转移支付对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核算体系,民族地区内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转移支付结构也缺乏合理性。今后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应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为改革方向,同时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监督。  相似文献   

8.
中央与民族地区的财政关系具有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共性,但因事权与责任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的特性,受自然、历史、文化及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差距逐渐拉大,因此,为了促进财力均等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对民族地区在财政体制和政策上应考虑其特殊性而予以倾斜。  相似文献   

9.
王建聪  张霞 《时代经贸》2011,(2):135-136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存在支付规模过小、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线路单一、缺乏法律规范等现存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财政风险及财政或有负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运行受到不确定或隐性因素影响后,财政资金受到损失或财政支出发生危机而妨碍政权正常运转和政府职能有效行使的可能性。比如,财政有效支付能力不足、经济波动因素、外资承货偿还因素、财政担保因素、社会保障因素、企业债务消化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在我国财政尤其是民族地区财政运行中普遍存在,甚至正在直接或间接地逐步转化为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辽宁实施的突破辽西北战略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辽西北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其自身特点,在增强民族地区财力、缓解民族地区财政困难、均衡地区间财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分析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财政现状基础上,就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财政体制在民族地区实践有着其特有的阶段性表征。除了事权与财权划分不合理、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缺陷之外,国家"梯度"财税优惠、上级政府利用"制定规则的权力"改变财税分配格局和分配方式、不合理的财税导向机制叠加不公平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税收税源的不一致等,值得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予以高度重视。据此,文章提出了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原则取向和相关机制及其政策要义。  相似文献   

13.
完善民族地区财税政策,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培植民族地区财源,是摆脱民族地区财政入不敷出困境的根本途径。甘肃民族地区自实施分税制以来,中央对经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统一采取了“一刀切”的财税政策,经济发达地区税基宽,税负轻,实现的财政收入多;而民族地区税基窄,税负重,只能取得较少的财政收入。加之,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使民族地区财政建立在脆弱的税源之上,地方财政非常困难,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很难保证财政支出的最低需要,形成了典型的“吃饭型”财政。财政职能仅限于维护地区稳定,其他职能无法有效…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财政学会民族地区财政研究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第17次全国民族地区财政理论研讨会如期而至。本次研讨会以"民生与发展"为主题来深入探讨新形势下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体制与政策,可以  相似文献   

15.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突破现行财政体制弊端的重大实践,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分税制改革、提高财政运行绩效的必然选择。在民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否相容这一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本文认为,民族区域自治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存在理论上和法理上的相容性,两者并行不悖。在保持民族性与区域性的基础上,民族地区应适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同向性改革。  相似文献   

16.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培植民族地区财源,是摆脱民族地区财政入不敷出困境的根本途径。甘肃民族地区自实施分税制以来,其财政收入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显著增加,但由于受历史、自然、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却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境况堪忧。本课题通过研究甘肃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的成因,探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民族地区(主要指临夏、甘南两州和肃南、肃北、阿克塞等21个县市)基础教育是整个甘肃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族教育,对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尽快使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甘肃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非常重视,根据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方针政策,采取了特殊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扶持和优先照顾,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第六十二条规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上级财政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用于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依据上述规定,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实行照顾政策。一是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9.
财政转移支付问题是任何一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这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民生等等重大问题的和谐持续发展。本文以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广东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未来发展方向的相关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认真探讨了民族地区相比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差距扩大的财政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