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企业的系统性信用风险根源于经济周期和经济转型两方面,但已有研究对经济转型因素缺乏足够重视。文章构建了ECTM模型,筛选出对我国企业系统性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经济周期因子和三个经济转型因子,并刻画其作用方向和程度。结论显示,未来我国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系统性信用风险,但外贸依存度的下降则可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冲击。我国银行业应加强对企业系统性信用风险的监测和防范。  相似文献   

2.
战略转型——银行抵御系统性风险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如何能够摆脱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通过加快自身战略转型,促进资产负债结构多元化、提高综合盈利能力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转型的不可逆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使经济转型存在一定风险。同时由于经济转型中市场制度设计的严重缺陷及相应的改革不到位、虚拟经济导致的过度投机、国际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冲击等使转型经济存在系统性的经济风险。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序logistic模型的企业供应链融资风险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融资中的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主要来自于融资企业自身、运作项目、核心企业、产品供应链等诸多融资参与对象.笔者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建立了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违约概率模型,并提出了不同等级的信用违约概率估计方法.基于违约贡献度,建立了企业信用违约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并详细说明了风险预警流程,通过实证举例,论证了预警模型的可行性,为企业风险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由于转型的不可逆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使经济转型存在一定风险.同时由于经济转型中市场制度设计的严重缺陷及相应的改革不到位、虚拟经济导致的过度投机、国际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冲击等使转型经济存在系统性的经济风险.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6.
黄乐 《当代经济》2011,(9):126-12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商业银行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在这过程中信贷风险一直是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很难通过组合的方式进行分散.研究经济周期与信贷风险的关系,对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从经济周期角度来探讨经济周期变动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全球169个经济体1991—2013年的产出、居民消费支出和国民收入增长率数据进行估计,以探究全球经济周期相互依存度的动态演变过程。运用动态分层因子模型将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三个组别的宏观经济波动分解为全球因子、组别因子、国家层面因子和异质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经济周期对发达经济体经济周期的溢出效应强于对新兴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经济周期的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和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周期明显与全球经济周期"脱钩"。发达经济体之间经济周期波动的趋同性较为明显,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但也存在"脱钩"现象。中国的经济周期与全球经济周期"脱钩",但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8.
王佳  曹琼予 《技术经济》2022,41(1):160-168
本文在传统KMV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风险资产价格的跳跃因素,构建跳跃-扩散KMV模型。分别从行业属性、公司属性和公司规模三个角度,对我国126家上市公司的跳跃风险进行估计,并对其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在此基础上,以测算的违约距离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周期、跳跃风险及反映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财务指标为解释变量,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使用跳跃-扩散KMV模型度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效果较好,测量结果与我国实际情况较吻合;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与其自身的偿债能力和跳跃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及宏观经济状况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经济周期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传统的线性模型很难解决经济周期中结构突变导致的参数变性题。为此,本文将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应用到世界经济周期的非对称研究之中。实证结果表明,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较好的刻画了世界实际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从中得出以下论:金融危机等虚拟经济因素对世界经济周期的影响加大,使得世界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越来越明显。正向的宏观调控政策冲击机制可以使世界经济增长1.0253%,这对于世界经济进入扩张阶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业内主体--商业银行业势必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商业银行多元的经营模式会影响商业银行的非系统性风险;其次经济周期的变化对商业银行信贷业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纯利息收入.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双支柱”调控框架逐渐成为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示剂,防范银行风险溢出已成为政策调控的重中之重,但“双支柱”调控框架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尚不明晰。因此,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的CoVaR方法度量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双支柱”调控框架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性和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基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该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银行特征来看,“双支柱”调控对规模较大、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盈利水平较低的银行的调控效果更显著;从经济周期来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有效性因经济周期具有明显不对称性,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明显高于上行期;从宏观政策工具类别来看,各类工具与货币政策配合结果不同,使用信贷类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得“双支柱”调控的风险抑制作用失效。本文基于微观和宏观的异质性视角,为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协调搭配并实现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的双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卫东 《经济师》2015,(3):77-80
投资对于经济周期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分析,山西省的投资周期和经济周期具有同向波动,投资保持着相对高位波动的特征。政府主导型投资对经济周期具有缓冲效应,能够有效减缓经济下滑的趋势,因此,山西必须强化投资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法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浩 《经济师》2008,(10):217-218
市场经济即是信用经济,而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的建设已经成为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政策,拓展融资渠道,提高风险控制的必要条件。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涉及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以期有助于全方位的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个人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金融业普遍认为,个人信用比企业信用更能经受住经济周期的考验,个人金融业务以其风险相对较低、业务范围广泛、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同业竞争的重要领域。而个人理财业务已在我国金融机构中发展得如火如荼,同时个人理财业务市场较之以前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对我国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现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薛晴  刘湘勤 《经济学家》2014,(4):100-101
正近年来,我国一些资源富集地区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西的榆林等,先后爆发了比较严重的系统性民间金融风险,对当地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本文在把握资源富集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与民间金融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单一产业结构下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积累过程、对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进而提出促进资源富集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和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一、民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理与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新三板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文章选取2013—2016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4个财务指标并结合宏观经济因素,基于银行信贷、商业借贷和股权质押三种不同债务融资方式建立面板Logit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宏观因素中消费者物价指数与新三板企业的信用风险正相关,企业景气指数和货币供给量与新三板企业的信用风险负相关;财务指标中偿债因子、盈利因子、营运因子、成长因子均与新三板企业信用风险负相关,融资方式中银行借贷、商业信贷与新三板企业信用风险正相关,而股权质押与信用风险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2017,(4):17-33
极端金融事件往往因为发生概率极小而被主流研究所忽略,而且基于平稳随机过程的传统理论和模型难以刻画和分析风险突然全面爆发的现象。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理论上将风险激增的非线性机制纳入考量,改进已有模型使之更贴近极端金融事件的实际;从方法上探索利用改进后模型预警系统性风险的可行性并验证其先进性。以中国银行部门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跳跃未定权益分析模型将传统模型的连续扩散假设放松为跳跃扩散假设,能更好地刻画极端金融事件的风险激增特征,并可比传统研究提前大约3—6个月预警其系统性风险;而如果进一步纳入本文创造性地综合利用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信息构建的混频宏观动态因子作为风险信息源,就还可提前识别金融市场噪声信号并降低其影响,即使在噪声条件下也能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2—3个月的政策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2009—2020年中国22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就绿色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与异质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绿色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抑制作用。风险承担与盈利能力在绿色信贷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关系中承担着双重中介作用。绿色信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相对于国有银行、低环境规制时期银行及经济上行期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高环境规制时期银行及经济下行期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该成果将为防控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前瞻性与逆周期性的系统性风险指标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意 《经济研究》2021,56(9):191-208
基于经营业务视角,构建兼具直接关联性和间接关联性的网络模型,并以此构建适合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依据指标有效性的3大标准,将构建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与传统的5种网络模型指标和6种尾部依赖模型指标进行全面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存在阶段性特征.低风险阶段主要由风险敞口和杠杆率等因素驱动,高风险阶段主要由间接关联性因素驱动.(2)相对于其他指标,本文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具有敏感性、前瞻性、逆周期性等优势.(3)系统性风险有3个传染渠道,去杠杆降价抛售溢出渠道最为重要.随着外部冲击变化,传染渠道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动,渠道变动的背后是系统性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动.本文研究还发现,改善金融结构对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