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黄河周边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众多旅游景区以城镇为依托,沿黄河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带状区域。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环境支撑力4个方面入手,建立了旅游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析分析法辅以德尔菲法对甘肃黄河旅游带竞争力与黄河上游各省黄河旅游带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意经济对一个国家的传统文明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创意产业不断融合进传统文明中,并通过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发扬光大传统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和丰富的内涵为创意经济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而创意经济也为传统文明的复兴、创新和繁荣提供了新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黄河水资源与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黄河水资源作为河南省最大的过境水资源,是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也是河南省率先实现中原崛起提供比较优势所在。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构建黄河供水网,是解决沿黄地区水资源瓶颈,促进河南经济生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应把引黄供水、构建黄河水网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高现有黄河水网质量,进一步拓宽黄河水资源利用空间,形成河南全省范围内的黄河水资源网。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产业生态化不仅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宁夏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发展黄河文化旅游是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在概括了黄河文化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对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单一、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要加强黄河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创新多样化的黄河文化旅游开发方式、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完善环境保障措施、加强与周边沿黄省区的合作促进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事关建设中原经济区、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大局。在推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溶入生态文明是十二五规划的文中之意。提出了河南省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文明产业体系和生态文明生活环境,并针对河南省情提出了六条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河守望     
黄河,是孕育伟大文明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古书中,“河”专指黄河。先秦《诗经》中的《魏风·伐檀》说:“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在《左传·襄公八年》有这样的句子“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黄河成了“黄”河,拥有了她最突出的色彩符号,成为区别其他水系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发展银川旅游业而新近成立的黄河旅游开发区,近邻银川城区,集黄河、沙漠、草原及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众多旅游资源于一身,有着发展旅游业较好的区位条件与资源基础。通过“一镇四景区”的建设,完全可以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部大漠黄河第一景区”。  相似文献   

9.
张兴毅 《经济师》2023,(2):132-133+14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其五大任务之一,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则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举措与手段,现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山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现开展关于山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章通过对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流域内生态环境整治、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公园的运营机制等四个维度的研究,为山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建立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采用突变计数法对黄河中游经济综合区四省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各个省份的优劣势进行总结评价,最后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晋西北黄河沿岸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特征、优势,分析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兴战略产业新一轮的繁荣发展,伴随着近些年来全球经济的起伏不定,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作为当今世界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也逐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贵州省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生态试验区之一,在生态文明和新兴战略产业结合发展方面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存在不协调、不完善的问题.本文基于此,对贵州省新兴战略产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做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是适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经营模式,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现状剖析发现,新形势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无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缺失、无生态保护的经济虚增、缺乏有效的产业培育机制等现象,指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应加强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应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能。文章以江西环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陆桥视野》2013,(5):31-31
【案由要点】 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对河南省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出了明确要求。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上百位皇帝在此执政,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  相似文献   

15.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与产业发展态势的关系十分密切。文章考察了生态文明视角下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及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偏低,在加入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资依存度、产业结构高级化、科技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费强度等控制变量后,其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曲线关系,旅游产业的科学集聚有利于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的改善,但其目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北、西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情况的发展态势及控制变量对二者互动关系的作用形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当前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对策,科学引导地区旅游产业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强 《生产力研究》2013,(10):28-30
文章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的涵义、特征、运作管理模式及其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点论述了实施生态文明工程的战略思想、目标与重点是提高农业旅游产业的技术、知识含量,强化生态产品设计、促进产业机构优化,开展生态营销、宣扬绿色理念,推广生态教育、培养"生态"人才,培育"生态"品牌,支持产业联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刻反省的一种明智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本文在厘清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约束性条件,并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实践方式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摇篮,这里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将同其他自然社会资源的开发一样,是缩小东西部差距,加快中西部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河南\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省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谈点个人粗浅见解。l、黄河中上游及西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1、l文化资源黄河流域及西北地区的文化资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古文化资源。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古代文化遗存:即实物形态的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实物文化…  相似文献   

20.
许俊佶 《江南论坛》2013,(12):57-58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风景名胜区文明建设不仅是人们更好地享受自然、领略文明、陶冶情操的要求,更是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中,诚信建设是构成风景区文明有机系统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全面考察诚信建设与风景区文明的相互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诚信是风景区文明建设的基石首先,诚信是构建有序安定景区的内在要求。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文明建设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支持和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