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龙飞 《经济师》2008,(9):263-263
河南是黄河文明的核心地带。河南黄河文明旅游带是由三门峡旅游区,洛阳古都旅游区、郑州都市旅游区和开封古都旅游区组成,黄河将这四大黄河文明旅游区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行产业集聚战略,构筑黄河文明旅游带产业集群,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先选择。但河南黄河文明旅游带的构建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以黄河文明为基础,加强区域协作,采取产业集聚战略,将黄河文明旅游打造成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这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为黄河流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河南是中部大省,位于黄河的中下游,以河南省为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分析研究2013—2018年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绿色水资源利用率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13—2018年河南省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是两者之间并非一直同步发展;绿色水资源利用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程度逐步提高,经历了从严重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优质协调五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及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文章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有助于考察河南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强弱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劣势所在,为确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是当前和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水资源现状和对策分析,对于构建本世纪水资源发展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析黄河缺水对宁夏灌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水资源缺乏造成土地退化、湿地绿洲萎缩等生态环境恶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节约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发展力量要素及其整合的角度,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战略道路选择,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区域整合的类型.并以河南省为例,分析河南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要素及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力、社会力、资源环境力、空间支撑体系、政策力、行政力及其整舍.提出依托河南省构建中原大都市区,在大都市区框架下整合全省区域发展力量.  相似文献   

7.
黄河经济带绿色发展关系到我国“一江”“一河”区域战略布局和如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子。采用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和空间双重差分设计,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因果关系。主要结果表明:临空经济区发展水平提高会促进自身城市加快绿色发展,长期内会遏制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因此,建议构建以临空经济和主要港口为核心的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但要注意临空经济城市与周边地市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经济带城市应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避免当地过快产业集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8.
宁夏位于黄河中上游,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是我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其水资源主要来自黄河地表径流水。宁夏黄河水年过境径流量为325亿立方米,年黄河取水量为80亿立方米,占年总用水量的95%,引黄用水是宁夏农业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相似文献   

9.
运用SWOT分析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表明河南省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及人力成本优势,同时中原崛起的战略实施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为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但河南省对外贸易和FDI结构失衡,方式单一,此外,国际市场需求低迷,贸易摩擦及壁垒繁多,为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  相似文献   

10.
东营塑造城市特色必须要充分发挥东营的水资源优势,利用黄河水,打造特色黄河水城.使水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和人文价值在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中得到更好地利用.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常规式开发,只能另辟新径,探索一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己任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思路渐渐清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便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际上,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不仅关系到黄河三角洲自身的崛起,而且还影响着山东半岛、环渤海湾经济圈及其整个黄河流域发展进程。在此,不遗余力地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内地通向藏区的门户。保护与建设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程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丰富的水土资源优势、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令世人瞩目,成为新时期开发的热点地区。根据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特点将其城镇格局演变划分为传统农业经济时代、油田经济时代和高效生态时代三个时期进行论述。通过梳理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格局演变的历史脉络,探寻不同时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动力机制,总结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黄河三角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判断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新政策的解读、新形势的判断,预测黄河三角洲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人地协调与空间协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经济地理学视角提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从人地关系视角研判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持续作用形成的共处关系;从空间异质视角审视流域不同区域的联系及其相应的空间协调状况。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先天脆弱的前提下,对地市级人类活动施压、资源环境承压及两者关系相对分级评价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黄河流域多数地区的人地关系类型保持不变,近1/5的地区趋于紧张;2017年高度紧张、轻度紧张的区域占21.18%,基本协调的区域占38.82%。从人地关系调控的客观条件看,黄河流域受到生态先天脆弱性与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双重压力。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与路径依赖问题对人地关系基本协调甚至相对宽松的地区形成挑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诉求的实现将会进一步加重人类活动施压强度,使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研究建议,应深入把握不同类型地区的人地关系,进行针对性处理。黄河流域的城市空间联系特征映射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流域空间结构的特殊性,应着力加强流域内部联系,迈向更高质量的区域合作。建议采用以大城市为中心面向周边的放射状开发开放新模式,以此驱动流域空间结构重塑与助推空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区域资源的优势,又要考虑其环境承载能力。作为资源富集但生态环境脆弱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其资源因子和环境因子在区域生态系统效益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选择高效的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模式,成为加快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本文从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快该地区高效生态经济产业化发展的五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从科技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科技"发展特色的战略基点:"技术-科学"和"技术-工程"双驱动策略。然后在对国外创新战略概述和国内区域创新驱动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区域发展创新三螺旋创新主体理论,基于技术科学的创新驱动模式理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政产学研合作为界面、科技创新平台为引擎的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框架体系。并结合黄河三角洲科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转型对推动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的39个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中部凹陷态势,下游地区最优,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最差;(2)黄河流域各类资源型城市发展差异较大;(3)黄河流域各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异。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应因地制宜、推动"数智"转型并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期间,是山东省沿海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战略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潍坊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运用SWOT经济分析法,在全面系统深入分析潍坊港口经济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潍坊港口经济发展对策,以港口促发展,以港口促建设,打造潍坊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实现潍坊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是能够兼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整体性与差异性的重要治理单元。运用SBM-DEA方法测算2007—2018年黄河流域五大城市群51个城市的生态效率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城市及城市群生态关联网络,分析流域城市群生态效率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及网络关系。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生态效率整体呈持续改善态势,其中呼包鄂榆城市群与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效率水平较高,中原城市群与兰西城市群生态效率水平相对较低;各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生态效率更高,城市群交界区域容易形成"生态洼地";五大城市群之间生态关联强度则呈"U"型变化;中原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溢出能力较强;个体城市之间表现出典型的"高位溢出、低位吸纳"的生态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