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提出振兴财政的任务。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是保证今后十五年实现振兴财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自Giavazziand Pagano(1990)发现丹麦1982年和爱尔兰1987—1989年财政政策产生非线性效应(non—linear effects)以后,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展开对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检验和研究,相关的文献不断涌现。明确财政政策的效应,特别是非线性效应,对于完善财政理论和指导财政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我国来讲,更是如此。例如,如果通过实证检验能够说明我国财政政策存在非线性影响,那么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评价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我国经济正由局部过热状态回落的情形下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稳健性,以及对于财政政策今后调控方向的判断能够提供重要的理论与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财政风险逐步积累。财政体制和支出规则不健全、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并存在严重的事后效应、没能注重政策实施的前瞻性等是我国财政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财政风险倒逼我国财政规则的制定,针对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风险的主要特征,政府相关部门应逐步建立财政盯住制度、政策前瞻性制度和政策绩效动态跟踪体系,规范财政政策绩效评价体系,监控财政政策实施的效力,完善财政体制改革,最终真正实现我国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积极财政政策来源于西方财政理论与实践,这一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调整。  相似文献   

5.
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制定财政工作指导方针、原则、制度和措施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对财政分配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用以指导财政分配活动,健全和完善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促进社会进步,加速经济发展。我国财政理论界各个流派对财政政策理论依据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积极财政政策的体制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存在着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的风险。这种体制风险有三种表现形式。财政扩张过程主要在政府资源占有规模、作用范围及财政决策等层面对市场体制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体制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对财政规模的迅速扩张、财政支出结构的非公共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公平与效率偏差等问题的分析,可以说明积极财政政策体制风险的现实存在及其原因,并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体制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不同于西方国家反经济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划分两种类型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几年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调整,同时缩减国债规模,减少赤字,实现财政平衡。在结构调整逐步完成,各项改革趋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充分建立的条件下,使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代之其他财政政策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尽管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在不同金融周期条件下可能存在非对称性,但国内仍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平滑转移向量自回归(STVA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6Q1—2019Q4我国财政总量支出与财政分类支出在金融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出效应,并就我国财政政策的金融周期特征进行了识别。结果发现:与金融繁荣阶段相比,财政总量支出与财政分量支出的产出效应在金融衰退阶段更强;在金融繁荣阶段,财政分量支出的产出效应为负;财政投资支出的产出效应要大于财政消费支出;我国财政政策不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省级层面均表现出明显的顺金融周期特征。有鉴于此,逆金融周期的财政调节与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助于财政当局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与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开始推行稳健财政政策的合宜性与合理性 自1997年底,为加速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严重问题,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至今已有7年。政府在较长时期内推行基本性质不变的财政政策,在世界各国财政活动实践中并不多见。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其他有关数据计算,中央政府1994.年国债发行量便超过了1000亿元,累积国债余额为2477亿元,  相似文献   

10.
弱势下的扩张:中国财政状况和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以预算内财政收入计算的财政规模很低,但这一指标并没有全面反映我国财政的规模,真实的财政规模其实相当大。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概括1998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有失公允,为确保经济增长,中央政府实际上调动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所有政策资源刺激经济。目前,我国债务规模在可控范围之内,真正决定积极财政政策取向的是财政项目的效益等因素,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转向谨慎。正在实行的财政政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设定的;二是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增加税收,这反映了财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提高财政两个比重),竭力完成宏观调控目标的努力。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政策,统一在当前的财政政策中,恰当地反映了转型期财政必须应对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陈计旺 《生产力研究》2001,(2):87-88,91
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财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根据国外在缩小中采取财政地区政策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现行的财政地区政策提出了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财政是作为政府职能履行的物质基础存在的,也是国家与社会安全稳定的根本保证。而财政政策作为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可以起到优化我国资源与合理调解收入分配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方面出发,对财政政策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对两大政策配合模式的适用性分析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西方国家为代表的政策取向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五种,即双紧模式、双松模式、一松一紧模式松财政紧货币和紧财政松货币和双平搭配模式;另一类是以我国为代表的职能取向模式,可划分为两种,即重视财政政策而忽视货币政策的“大财政、小银行”模式,重视货币政策而忽视财政政策的“小财政、大银行”模式。究竟目前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搭配模式,这里结合我国实际,对上述两大类模式逐个分析。1关于政策取向模式。双紧搭配模式虽然能够…  相似文献   

14.
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在扩大内需上已经有所作为,但由于其负面作用的存在而不具有可持续性。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求,我们应当适时实施由积极财政政策向可持续财政政策的转变。因此,应当对现行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防范直接与间接财政风险的扩大化,完善现行税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性,决定了它应该成为政府财政投资的重点。因而财政政策对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影响极大。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财政政策在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财政政策在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致使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支持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自2008年年末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力度的减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融资手段的、财政直接扩张与间接扩张并用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轮积极财政在总量型经济指标上表现较为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其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效果都优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同时,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还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尤其是利用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信贷化"倾向,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叠加,对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构成威胁。为考察当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状况,本课题组运用随机动态分析框架与财政风险演进理论两种方法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进行了考察,均得出当前财政具有可持续性的基本结论。但不可否认,在当前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未来我国财政可持续性既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又受到人口老龄化和加大民生支出压力的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协调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以经济的可持续为终极目标,以积极财政政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策略,应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主动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由推进逆周期调节为主的总量调控政策转向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调整政策,利用3~5年的时间灵活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加大改善民生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财政功能的转变。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统筹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与监督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与监督机制,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积极财政政策的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国债发行,势必导致赤字的进一步增大。在此情况下,正确理解积极财政政策必然要涉及到两个问题: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平衡的关系? 如何理解当前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西方国家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关系? 本文提出积极财政政策不同于西方扩张性财政政策,它是我国特殊时期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其实施具有阶段性,财政平衡作为中长期指导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必须坚持而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18.
实现振兴国家财政这一目标,必须深刻认识振兴国家财政的实质,正确判断我国财政能力的现状,从而寻求振兴我国财政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振兴国家财政的实质是振兴国家与政府;国家财政能力的下降,导致财政支出满足不了正常的政府职能需要,政府不能提供足额的公共产品,则是政府的最大失职;集中财力不仅体现在增量上,还应在调整存量上下功夫;财力分散的背后是财权分散,因此必须标本兼治,集中财力与集中财权并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江泽民总书记为《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所作的批语展开论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宏观调控的4种主要手段以及财政宏观调控的4大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既有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评价,也有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财政政策,财政改革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经济稳固有效的运行有着很大影响。本文就我国财政就我国财政政策取得的成果、其存在的问题和对该政策的明年的预测进行了探讨。希望读者能了解到我国经济的大概现状、积极财政政策的意义和需要改革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