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     
《商周刊》2013,(8):14-14
寿光自主研发出10个蔬菜新品种 寿光被誉为“中图一号采刚子”,但蔬菜种子研发却一直是软肋。“目前托寿光,洋种子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在高端市场共至达到80%,一年6亿多元的种子销售额中,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公司拿走。”寿光市农业局局长杨维田说。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也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使我们能够迎头赶上国际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潮流,由于信息的广延性和通用性,使信息化发展给各行各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利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去武装我国传统农业,就可以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技术活力,  相似文献   

3.
农业     
《商周刊》2013,(6):14-14
小油菜长成大产业 聊城市东昌府区于集镇有耕地5.2万亩.小油菜种植面积4万亩,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均收入过万元,被誉为“中国油菜第一镇”。走进祝柴村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园,一条条田间小路全部硬化,路两旁全部是钢结构大棚。据介绍,合作社为菜农提供产前、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并不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它与工业一样,都是发达的产业.文章通过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的界定,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与农业产业化的功能作用,对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重视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澳育成一种地毯毛羊继17年前在塔州的一个ROMNEY MA-RSH羊群中发现一头毛被特殊的变种母羊之后,塔州农业部已选育成一种名叫ELLLOT-TDALE粗绒毛羊。这能使澳今后不需再从国外进口地毯毛。目前澳每年进口的地毯毛价值约为3000万元。  相似文献   

6.
针对浙江省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效益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回顾成功的实践,探讨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9.
吕化周 《经济师》2002,(12):181-181,183
文章分析探讨了农业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 ,探讨了农业文化在农业经济中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薛家国 《经济问题》1993,(12):16-18
针对目前农业投资的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搞好对农业的投资。一、在资金筹措上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多渠汇流”的社会主义投资供应系统在我国农村经济的新成长时期,对其资金来源、资金保障上必须采取以农村内部积累为主渠道,以国家支援为辅助渠道的方针。同时应广泛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实行“多渠汇流”。其必要性在于,从宏观来讲,近几年来国民收入的分配层次、分配结构及整个资金运动都发生了变化。①财政预算对资金大幅度增加,1985年达到1430亿元,比1978年的371亿元增加了2.85倍。②农村领域的国民收入由国家集中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部分,随着国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比重越来越少。这几年,国家通过价格补贴返还给农民的收入每年达300多亿元。③农村新增国民收入中的大部分为农民个人所有。1981——1984年四年共增加国民收入1337亿元,农民和物资部门所得1120亿元,占83%。由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资金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
石玉环 《经济师》2007,(10):55-56
农业信息化是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自动化和生产管理科学化过程。推广信息化将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和加快建立农村信息市场。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置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由于提升、优化了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逐步形成合理规模,农业产业化能改善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经济时序效益,提高农业总体经济效益,拓宽农业生产经营范围,从而吸收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3.
农业预警系统与农业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国农业几十年的功绩在于运用政治动员、行政手段,靠几亿农民的艰苦奋斗,终于初步解决了吃饭问题,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曾引起世人的瞩目。也就是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靠特殊的手段、靠经验管理,能在低水平的标准下解决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致平衡。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这个总量平衡是在付出极其高昂代价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高成本、高浪费、牺牲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取得的,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得已采取的办法。这种状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面对国民经济对农业提出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15.
16.
传统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特定形态。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使用铁制的生产工具,以人、畜力为动力,采用传统技术为主;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应用于农业,从农业上获取能源和物质,懂得施肥、灌溉、轮作、休闲等技术措施,对农业生产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偿还,维持人类生存的能源和物质,基本上取自农业又返还农业。因此,传统农业的重大成就是精耕细作、用养结合,基本上维持了自然生态平衡。 我国的农业生态危机绝不是区域性的,  相似文献   

17.
18.
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历史来看,由原始农业发展到传统农业,经过传统农业进入工业化农业,由工业化农业演进到生态农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原始农业以刀耕火种”为主要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主要依靠大自然的恩赐维持人类简单的再生存,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基本上适应和满足了当时社会发展总的需求,工业  相似文献   

19.
浅析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是日本为了保护其“稻米文化”,在1999年颁布的《食物·农业.农村基本法》中正式确立的。日本政府认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可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对本国农业的热情。对日本而言,如果仅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能会放弃农业,以换取经济总量的增长。但如果从多功能性的角度来考虑,就应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因为农业不仅能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而且能带来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多种效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