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爱琴 《时代经贸》2010,(10):17-18
一、稳定与发展农民土地承包权,为当前中国土地问题的核心 土地问题,自古至今,自中至外,都是关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农村、农民、城市居民生存、稳定,乃至国家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国有句古话:“土地,本也”。因为土地自古至今,仍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资料——食衣的来源之地,即使在今天,不论是欧美早已完成资本主义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发达国家,还是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土地问题仍是各国和世界舆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土地问题是解决当前"三农"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国家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农村妇女由于传统习惯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土地的依赖性更强,所以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更为重要.《婚姻法》修正后对夫妻财产制度作了许多新的规定,特别是第39条第2款,"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依法应当予以保护"的规定,是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目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比较严重和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农村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关注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对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我们就能赢得全局工作的主动."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状况如何,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李岚清同志指出:"我国最大的市场需求在广大农村,农村市场消费增长潜力很大.开拓农村市场和根本措施是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购买力水平."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农业首先受到冲击,我们必须把农产品开发问题纳入到世界经济这个宏观大背景中,参与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调整,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模式,总结我国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探索既符合国际规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农产品开发道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4.
财产权是维持人的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权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宪法都给于了严格保护。但是现实中,我国对农民财产权益的保护仍存在诸多问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征用问题,一是农民和农民集体在征用集体土地中没有决策权,二是补偿过低。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常态下“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地财政问题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一些研究认为:土地财政导致耕地大量减少、农民利益受损、土地快于人口城市化、房价快速上涨、土地腐败与违法等诸多负效应.但正是土地财政,使得中国采取了适当的发展战略,成功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缩小了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差距.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认为,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将有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现行的土地财政模式还有一定运行空间.但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财政的现有优势,规避诸多负效应,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仍需进一步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恰亚诺夫主义已经成为国际农政研究的主流学术思潮之一.恰亚诺夫主义的农政传统,在农业方面,重视小农农业生产形式的独特性和纵向一体化的合作形式;在农民方面,基于"生存小农"的价值结构探讨农民贫富循环的分化形态和农民未来稳固存续的命运;在农地方面,重点探讨土地社会化的分配形式和土地合作制的未来形式;在农村方面,构想了以农村合作化和支持型国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阻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的渗透.结合市场化和全球化深入的情势,新时期恰亚诺夫主义集中于对全球普遍兴起的再小农化进行分析和对社会反向运动进行倡导等.而在中国场域,尽管农业、农民、农地、农村的研究分散着大量恰亚诺夫主义的思想成分,仍需不断提升应用恰亚诺夫主义分析范式的主动性,开创中国农政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仅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影响至巨.从现实情况出发来探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刘兆发 《经济论坛》1999,(16):36-36
稳定家庭经营的关键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户,9亿多农村人口,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自给半自给经济仍占相当比重,这个基本国情就决定了土地对广大农民而言,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又是农民生活的基本来源和保障。因此,广大农民对土地政策特别敏感,土地政策关系到农村政策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稳定完善土地承包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决不能动摇。稳定完善家庭经济和土地承包关系能够实现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的均衡。实践证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既符合生产关系要适…  相似文献   

9.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 WTO是一个多边协议,以保护和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中国一旦加入WTO,将打消利用世界粮食市场的重重顾虑,中国进入世界粮食市场的权利会受到WTO条款的保护,摆脱不断需要增产粮食的困境,其次,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仍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者将拥有更多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了,农民因此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因规模生产将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明晰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首要问题,可以说中国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所有权的问题。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是农村一切经济制度之根本。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的财产,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物权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和维护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明确规定这些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然而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由此而引发的纠纷和上访案件也是益增多。如何在坚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搞活土地经营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极其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焜豫 《当代经济》2007,(13):96-97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目前制度设计的不完善是农村落后、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只有遵循科学的价值理念,对国家关于农村和农民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政府财政支持制度、村民自治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秀萍 《当代经济》2016,(18):26-27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的关键,当前只有通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才能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切实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保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权属调查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关键.本文通过开展土地确权调查的试点工作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权属调查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供各地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使农村经济,农民生活都发生了鄱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温饮问题已经解决,有些地方的农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从总体上看,农村还比较落后,发展还极不平衡。就目前形势看,农村稳定仍有几大制约因素,即三大问题,一大趋势。三大问题,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土地关系不稳定问题,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一大趋势,就是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力量.我国农村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农村幅员辽阔,二是农村人口众多.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的和谐稳定关系着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护农村的和谐发展是当前国家的重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培育和实践,完成中国农民的素质全面提高、维护中国农村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意义.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珏  孔伟艳 《经济论坛》2009,(19):26-28
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把土地所有权还给农民,使农民既有土地所有权,又有自由劳动权,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彻底改革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在农村建立起真正的集体公有制,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具体组织形式是把原来以小队为单位的集体所有制改造成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公司.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以和县为例,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困境,进而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为农民增收和实现中国城镇化建设谋求出路。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体经历探索和坎坷,大体经历了以家庭保障特征的初步建立阶段,以集体保障为特征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阶段,改革初期的家庭与土地保障为主的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探索的阶段的四个发展时期,虽然发展至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但是它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农民生活、支撑中国工业化战略顺利推进,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机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这一制度安排的成功与否,关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稳定,其意义不言而喻。当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带来了极大的绩效,但始终存在缺陷。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不仅涉及土地的绩效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也牵涉到制度变迁的路径问题,需谨慎入手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