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分区域碳排放LEAP模型,核算了现状排放量,并对2015—2030年碳排放变化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2015年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总量为41.61亿吨CO_2,空间上东部区域排放占比最高,贡献源上以终端能耗碳排放为主。2030年左右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基准情景峰值约为57亿吨CO_2,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46.83%,中部区域将成为碳排放最高板块。(2)终端能耗部门中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加工转换部门中火力发电,涉工业过程排放的水泥和钢铁产业是碳减排的关键部门。(3)随着发电结构的变化,能源加工转换碳排放有可能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工业过程碳排放控制将逐渐成为碳减排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1],测算2000—2011年京津冀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从变动趋势、消费结构、相关性和空间分布四个角度分析京津冀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结果表明:京津冀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在12年间均呈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津冀的高排放主要是由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高耗能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引起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建立碳汇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聚焦碳税     
由于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低碳城市过程中,对主要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至关重要.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计算广州市原煤、焦炭、原油、汽油、柴油五大化石能源20年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各类化石能源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影响程度,针对各类能源提出节能减排对策,对其他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2004~2010年中国各行业不同能源类型的相关统计数据,基于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了中国工业分行业各类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并应用LMDI法对中国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7年中,中国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年均增长8.18%,比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高5.26%;在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四个因素的分析中可知,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的升高是中国能源碳排放持续增长的主导原因,能源结构对减少碳排放有较小贡献,产业结构对促进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减少有很大贡献。通过对中国工业三大行业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对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的增加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温室气体减排已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工作目标之一。东北地区是我国高碳排放区,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较大。以2005年和2010年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数据为依据,分析吉林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放强度及主要排放来源,提出控制能源产业碳排放量过快增长、发展低碳能源产业和碳汇项目等节能减排的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前三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2.2%,标志着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控制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政策仍然存在着定位不清、战略地位不明确、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缺憾。2020年温室气体控制目标的提出和复杂的国际谈判形势也为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国应根据形势变化,从十一五后期起对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是指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采取的措施.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随之快速增长,能源供需缺口也在逐年拉大;同时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导致碳排放总量急剧上升.针对此现状,我们应当从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方面控制碳排放量上升,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聚焦碳税——碳税的中国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的削减上。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之一,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除全面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措施外,包括碳税在内的经济政策措施,成为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2005~2010年间北京市CO2排放和碳强度进行了测算,并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对历年碳排放量和碳强度差异进行了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1)2005年到2010年北京市碳排放总量基本呈上升趋势,但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北京市经济和人口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的推进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减缓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速度;(3)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因素和产业结构效应是北京市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碳强度效应(即能源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降低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40%~45%。在参考IPCC能源碳排放系数和中国碳氧化率等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核算方法。以四川省为例,分析其2000~2010年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建立情景方案分析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耗以煤为主,2010年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6900.1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23%,且增速较快。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0年间年均下降率为2.4%,但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建立的3个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方案中,与趋势发展情景和规划发展情景相比,适宜发展情景更加合理,在该情景方案下,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17.08%,2020年较2005年下降45.55%,可完成规划目标且更符合四川省发展实际。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四川省二氧化碳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婉 《环境经济》2023,(21):48-49
<正>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路孚特碳高级分析师谭琭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态环境部此次发布的《通知》体现了碳市场主管部门积极推进扩容碳市场,为纳入更多工业行业做准备,迎接碳关税挑战。  相似文献   

13.
根据贵州省2001—2014年相关数据,利用碳排放系数法测度贵州省14年间居民生活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贵州省居民生活能源消费CO_2排放量整体上呈增加态势,从2001年的5 145.0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9 857.79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5.13%。(2)直接能源消费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343.23万吨上升到2 993.91万吨,增幅高达27.77%,其中电力和煤炭消耗是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高达95%以上。(3)间接能源消耗产生的CO_2排放量从2 801.84万吨攀升到6 863.87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7.14%,其中食品、居住、交通通讯、杂项商品与服务是CO_2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比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论文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视角研究江苏省工业碳排放问题,以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运用IPCC清单法测算了2000—2015年江苏省工业碳排放量,并构建了基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的碳排放恒等式,结合LMDI分解法,对2000—2015年江苏省碳排放的工业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江苏省工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增速减缓,单位能耗下降速度快于人均碳排放上升速度;经济规模是工业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动力;能源强度是有效抑制碳排放的关键因素;经济结构效应对于工业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由正到负;能源结构因素对于工业碳排放贡献率微弱,碳减排潜力有待发挥。结合以上结论提出以"区域协同、东西互补、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工业生态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结合1997—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模型对江苏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997—2007年间,能源使用效率是促进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投入技术的累计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的趋势明显;最终需求产品结构阻碍二氧化碳完全排放强度的下降;而最终需求分配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方向不一,是2002—2005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航运业污染正在慢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却一度将它遗忘. 据IMO(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发现,船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1.8%左右.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的污染为船舶污染,其中最主要是油类物质.据估计每年由于石油运输活动,排放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多万吨,是人类其他活动泄入海洋石油的10倍.  相似文献   

17.
盛泽 《经济师》2011,(7):96-97,99
在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共识。文章对无锡工业能源消耗状况、能源结构、碳排放和产业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并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对无锡的碳排放进行测算,得出结论:无锡1995年至2008年碳排放年增长率达13.77%,相比发达国家碳排放强度较高。通过建立模型进一步分析无锡碳排放因素,从工业角度对无锡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并对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工业部门作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排放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碳足迹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温室气体排放定量评价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工业领域碳足迹评价的相关文献,从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源、碳足迹核算的系统边界、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几个方面对碳足迹评价方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提出了碳足迹在工业领域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指标分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国务院作出我国到2020年单位生产总值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0%-45%、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占15%的决定,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实现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应有之义.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将此约束性指标在时程上、区域上进行分解,但降低碳排放强度存在观念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固化、能源结构受制于资源条件,以及技术和方法学制约等等问题,要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减排二氧化碳对中国这样发展中大国殊为不易.本文在目前我国官方还没有公布2005基年碳排放强度本底、各方还存在不少争议的情形下,探讨将碳排放强度约束性指标在各省区之间进行分解的背景、存在的难题、可能的解决之道等相关问题,以为相关的研究和实际的指标分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必须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碳预算"就是指为保持二氧化碳排放与生态容量之间的平衡而确定的碳排放量。4月,英国财政部发布了2009财政年度预算报告,确定从2009财政年度起设定"碳预算",并根据"碳预算"排放目标安排相关财政预算,支持应对气候变化活动,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政府预算框架内特别设立碳排放管理规划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