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我国碳金融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金融对推进我国低碳经济模式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碳金融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碳金融面临的法律、政策环境的风险较大,碳交易平台建设不完善,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人民币在碳交易中的弱势地位致使我国碳交易话语权缺失等方面。为此,提出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碳交易平台;打造碳金融服务体系;进行碳金融产品创新;实行鼓励碳金融的优惠政策;强化人民币国际地位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叶嵩 《时代经贸》2013,(13):53-53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金融的快速发展,碳金融的市场巨大、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由于中介市场不完善、交易风险因素较多、国际碳交易产业链中地位低下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培育中介市场、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提升碳交易地位等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叶嵩 《时代经贸》2013,(14):53-53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金融的快速发展,碳金融的市场巨大、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由于中介市场不完善、交易风险因素较多、国际碳交易产业链中地位低下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培育中介市场、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提升碳交易地位等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发展碳交易市场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国际气候问题谈判的压力,更是为了争夺未来碳金融发展及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建立了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中国必须采取措施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步伐。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但是总体上说发展还比较滞后,还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碳金融发展落后、没有碳储备等问题。为此,中国应该鼓励各地区加快构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并在发展与完善的基础上,国家应采取措施构建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也需要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有效解决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文章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商业银行、资本市场、碳交易市场、财税政策对欠发达地区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现状,提出了创新商业银行碳金融服务方式、加快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和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我国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为碳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碳金融法律框架,强化金融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大力发展相关中介市场;完善碳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完善碳交易制度,加快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建设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4—2010年欧盟碳基金和能源税与其碳交易额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二者与碳交易及碳金融发展呈现正相关性,即二者对碳金融发展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其波动程度不尽相同,说明二者需要与其他政府推动行为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色小镇是集产、城、人、文于一体,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新城镇化模式。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呈现越来越依靠资源禀赋打造自身特色、依靠创新创业提升经济活力、依靠制度创新完善现有体制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房地产化趋势明显、资源大量浪费、规划不科学等典型问题。对此,可从强化特色小镇申报审核、完善创新要素运行机制、寻求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着手,推动我国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碳交易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化工具,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反映碳交易实施状况,是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切入,基于2008—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并考察异质性技术创新模式的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提高碳交易价格和扩大市场规模均能显著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碳交易价格和市场规模能够推动自主创新、减少技术改造投入,进而影响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技术引进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技术改造存在挤出效应。研究结论对完善碳交易制度顶层设计、精准制定技术创新配套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维系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发挥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创业创新文化,强化"镇民"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增强特色小镇对创业创新者的吸引力、向心力.  相似文献   

12.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暖使碳金融得以产生并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率先建立起相关法律法规及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其碳金融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碳金融起步较晚,存在认识不足、政策制度不完善及交易不规范等问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完善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促进我国碳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公众的身心健康。当前,受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有限、金融市场环境尚不完善、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认识不足、雾霾防治投资大且技术要求高等影响,我国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存在强制性差、政策实施监管不足、雾霾防治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雾霾防治风险投资体系发展滞后且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完善与雾霾防治相关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大雾霾防治金融政策实施的监管力度,集中解决雾霾防治风险投资发展两大瓶颈,更好发挥绿色信贷的引导作用,建构PPP雾霾防治产业基金,同时融合公益性评价,支持第三方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碳金融创新渐成市场新宠,碳金融交易市场日益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要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要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规范碳金融发展;要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发展多种碳金融工具;改进碳金融中介服务;完善碳金融,促进碳金融开展;要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金融市场;要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等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8—2019年碳交易试点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政策实施对试点地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与非试点地区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碳交易机制对区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除上海呈现反向效应外,北京、天津、广东、湖北和重庆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在碳交易试点期间得到显著提升,存在可持续影响机制;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引导技术创新发挥中介效应,进而促进区域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提升。认为政府应加快完善碳交易市场推广试点经验,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融入“双碳”战略并实现数字化技术创新,以促进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的难点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碳金融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系统学的高度把碳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放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次,从碳金融环境体系、碳金融调控体系、碳金融监管体系、碳金融组织体系、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业务体系和碳金融工具体系7个子系统来构建我国的碳金融体系,争取国际碳交易定价的主动权和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参与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21世纪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考察绿色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层面而言,绿色金融对污染产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环保产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而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生态化;就各地区层面而言,绿色金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污染产业的抑制作用、对环保产业及对产业结构生态化的促进作用都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为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鼓励绿色金融的产品与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19.
特色小镇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一环和特色担当,是国家在“十三五”时期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形成平稳发展结构的重要任务.在综述“三生空间”理念在国家、区域和城市不同空间尺度发展应用的基础上,提出将“三生空间”理念扩展应用到特色小镇的设想.结合国家公布的两批共403个全国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划分成生产型特色小镇模式、生活型特色小镇模式、生态型特色小镇模式和综合型特色小镇模式,在给出模式内涵、典型城镇与存在问题的同时,从“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四种模式特色小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两会金融谈     
《环境经济》2018,(6):62-63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王景武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需要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提供制度规范和方向指引。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打造绿色金融"中国标准",提升我国绿色金融国际地位的客观需要。为此,要在现有文件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制定具有通用性的、统一的绿色产业、项目目录。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趋势,明确提出绿色金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