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剪影,寻找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2011年12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和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叶檀 《商周刊》2015,(3):18
中国有三件武器可以阻挡中国经济断崖式下跌,一是中国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二是创业团队的崛起,三是稳定的就业率。自去年以来,投资增速的下滑,以及国内需求的低迷,使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国经济有可能经历断崖式下跌的论调甚嚣尘上。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不会经历断崖式下跌,但阴跌会让人更加难受。有三件武器可以阻挡中国经济断崖式下跌。一是中国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美债、欧债、黄金等是中国央行的硬通货,如果中国经济下行,中国央行为维持信心在全球抛售这些资产,恐怕会酝酿全球市场的另一个灾难。明智的央行不会  相似文献   

3.
郝云宏  刘星 《经济论坛》2003,(22):91-92
一、中国经济学的三大思想渊源经过几年的探讨,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学有三个方面的思想渊源,一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二是西方经济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对三个方面的侧重点和立足点的认识各有不同。第一种观点侧重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叶世昌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政府决策,可以说无处不在。”李义平也认为应特别研究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如果我们搞不清这一深层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照搬照抄,就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视角:一是产权制度的渐进及增量改革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产权制度的渐进及增量改革影响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增进了经济绩效;二是产权制度的真实保护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存在一种替代性的制度,使中国要素主体的产权得到了真实的保护,从而客观上增进了经济绩效;三是产权制度的非均衡保护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国政府对要素主体的产权进行非均衡保护才是增进经济绩效的根本原因。这三个视角在逻辑上有一个由微观向宏观扩展的过程。本文认为,第三个视角更好地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因为中国的实践证明,在经济起飞阶段,产权保护的非均衡比产权保护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同时受经济转轨、新古典式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三方面影响,通过发展战略转变、产权改革、技术模仿、价格市场化等因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三方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角度出发,运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中这三方面作用进行分解,从而说明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5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和中国经济新闻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2012年中国发展机遇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针对面临的形势,我们提出三个"更加不确定":一是主权债务危机的态势更加不确定,二是经济复苏走势更加不确定,三是矛盾的表现更加不确定。银行业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把握好三个导向:一是服务实体经济导向。要充分考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协调性,重点形成有助于支撑未来增长的战略性项目。二是支持民族品牌导向。对于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走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分析中国经济形势(一般指年度)涉及这样三个层次的问题:一是用什么指标来反映中国经济形势;二是各个指标的数值如何定性转化为好坏程度;三是各个指标在评价经济形势中的相对重要性,即权值。以下逐一说明。  相似文献   

9.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经济和大国经济三个视角,理性地对中国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浓缩式解读。通过归纳,我们寻找到了根植于中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本质的三对关系。立足于对三对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危机后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对它的发现也宣告了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确实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此基础上,思索出解决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及其实现手段,最终得出了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经济的基本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是我国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总结,在今后的改革中要运用这一理论,实现利益分享。该文着重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说明:一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二是为什么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构建共同富裕实现机制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现实生活中提出的迫切需要?三是为什么说实行利益分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阐述,希望读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有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迄今已经历了三次大的浪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相应地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可以看作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但决不是全球经济的资本主义制度化,也并非全球经济体制的美国化。面对新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新浪潮,中国的经济建设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商周刊》2014,(8):73-75
考察中国经济的真相,绝对不能忽视三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要看清中国当前各类经济活动的真相,有些活动或问题还真需要放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才能看清真相,在短期内是不易看清其本来面目的。二是空间维度。即要看清中国经济的真相,必须把有些经济活动放在全球经济范围内考虑。三是自系统维度。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空间维度,即必须把国民经济中特定的经济活动、事件放在一个正处于转轨的大国自系统范围内予以观察。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进行三种转换,一是经济长波的转换,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三是经济形态的转换,这些转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将分析三种转换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经济保持长达三十余年高速增长为世人瞩目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比例失衡"也遭到垢病。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基于112个国家近四十年数据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的消费需求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疲软,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出口导向型的,而近二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的确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投资过度。笔者认为,支撑中国长期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失衡",实质上是一种宏观动态结构性均衡,或者说没有这种"三驾马车"的比例关系,也就没有这一时期的长期高速增长。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经济增长战略在适度降低增长速度的同时转向创新驱动增长,"三驾马车""失衡"自然会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5.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有多大还不能下结论,因为这次中国受影响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了出口,影响了中国。第二点,假设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话,中国经济到2009年也可能处于一个拐点。因为我们经济不可能长期维持11%左右的高速度增长,肯定会下滑。第三,深层次的原因。多年来我们繁荣掩盖的矛盾把我们的经济转型迫切性给淡忘了。  相似文献   

16.
直面中国经济,从世界经济的视角上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增长的,中国现在经济的总量是第六,超过了意大利,占全球GDP的比重是3.92%,但是中国经济增长为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去年是18.2%,中国经济的存量相对较小。中国经济的增量对世界经济的增长比较重要,虽然中国贸易的存量不  相似文献   

17.
章玉贵 《财经研究》2007,33(2):70-79
文章结合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的演进,论述了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文章认为,比较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理论范式转换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理论的方法论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等。分析表明:中国经济理论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在中国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和改革开放形成的中外学术交流的背景下,比较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目标,其核心在于依靠改革的红利。中国目前存在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中国近期失业原因以及经济结构出现的问题,根据增长核算方程,提出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三点措施:提高技术、鼓励投资、增加劳动供给。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可谓有惊无险,一季度经济增速下行至7.4%,这一增速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引起决策层和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经济增速回落的原因.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二是中国正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即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 。  相似文献   

20.
<正>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向内求索。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方向,而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保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