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迎春 《经济师》2008,(4):240-241
文章采用12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2000年——2005年之间的混合数据,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太小,所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是,由于非利息收入所承担的费用成本过高,使得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当期利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0—2018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构建变截距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上升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绩效。就此提出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转变盈利模式,提升整体盈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6,(4)
文章以2008~2013年我国4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决定因素。在总体样本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还按照银行类型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收入影响因素的异同点。总体样本实证回归结果显示资产规模、资产回报率和营业费用率与非利息收入占比正相关,净利息收益率与非利息收入占比负相关。分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银行决定因素有一定的差别,股份制银行可以依靠扩大规模来推动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高综合资产回报率的国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更高一些,而外资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基本不受基准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坤 《金融评论》2013,(2):89-100
本文研究2005-2011年中国3l家银行总的非利息收入、其中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及投资收入的波动性、稳定效应和周期行为。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三个收入变量的稳定性均低于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增加了除大型银行之外的其他细分类别银行营业收入的波动性.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减少了营业收入的稳定性,但投资收入增加了营业收入的稳定性:非利息收入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是逆周期的,对于非上市银行是顺周期的,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对于全部31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是逆周期的,其他情况下收入变量不受经济增长率波动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慧贤  金桩 《经济论坛》2009,(20):98-100
加强对各国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管,尤其是对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监管是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国际金融组织及各国监管当局迫切需要应对的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非利息收入业务包括的主要内容,针对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对多元化经营性银行监管的经验,构建了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风险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引入Boone指数来衡量我国银行业竞争程度,并利用我国2005~2015年101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竞争度、非利息收入以及二者交互项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度与银行风险显著正相关,总体非利息收入对于银行风险影响并不显著,但分类非利息收入对于不同类型银行的风险状况产生了不同影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加同时降低了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风险,且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随着竞争度的提升,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增加所带来的降低风险的作用越来越弱,在超过竞争度临界值时甚至会提升银行风险。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则显著提高了大型银行的风险,但对中小型银行的影响并不显著;市场竞争度越高,其他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所导致的提升大型银行风险的作用将会越强。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上的差距及原因,其次选取51家代表性银行2000—2010年间非利息收入的相关数据,从银行整体层面与个体层面研究了我国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相关性及经营绩效有效性的问题。主要结论为: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显著正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正相关性最强,在现有水平下增加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反倒会降低经营绩效水平,而增加另外两类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会增加经营绩效水平;在手续费及佣金的现有投入水平下,不利于国有银行继续提高经营绩效,三类银行均应注重投资收益与汇兑收益的风险管理,增加与其它金融机构的交叉经营。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中国3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SYS-GMM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认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显著提高银行业整体风险水平.根据样本银行的类型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其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会显著降低风险承担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增加非利息收入提升了银行业风险水平,但只有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提高了银行业风险水平,但不显著,说明农村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较为审慎.鉴于此,文章从合理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优化非利息收入结构以及加强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3个样本小组,考察了收入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且这种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中更为明显;在非利息收入的构成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我国利率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构建了利率管制下的商业银行最优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的理论模型,得到了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是共同决定、相互影响且影响程度与银行属性相关的理论结果。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1998—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对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总体中互为负向的替代关系,在不同类型的银行中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对净息差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净息差对非利息收入为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之间的影响关系互为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一相互影响关系显著为负。最后,本文从银行微观经营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宗益  汪宇 《技术经济》2014,(6):112-116
利用2003—2012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其非利息收入和规模与其所承担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与银行风险并不显著关联,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高度相关;银行规模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曲线呈U形。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应发展和创新非利息收入业务以降低对利息收入业务的依赖;中国政府监管部门应适当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12.
西方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国胜 《经济管理》2006,(23):89-92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加工业务收入、交易业务收入和咨询业务收入。近年来,非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收入量呈持续增长之势,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银行也应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策略,大力推进非利息等中间收入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期间的数据分析得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引起银行股权收益下降的原因是,除风险因素外,还存在诸如成本、内部结构等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迁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市场的繁荣、金融管制的放松,极大地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同时也反映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迁的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收入结构转型、银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变量。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非利息收入的发展又是受何种因素的影响或者制约。该文以此为出发点,利用1990~2007年1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分析了7个关键变量对非利息收入的影响,这将为判断我国非利息收入的变化是否与国际发展趋势相拟提供了实证依据,成为商业银行为其稳健发展制定战略规划所必须关注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陈波 《新经济》2022,(4):67-70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环境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能否防范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解答这一问题可以为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研究发现:存款保险制度弱化了净息差与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向关系,加强了非利息收入占比和银行规模与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负向关系,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有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状况、非利息收入构成进行多角度分析,对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得出了非利息收入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监管部门逐步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利差逐步收窄,发展非利息业务成为银行业的新趋势.本文在分析城商行资产规模、客户关系以及传统业务盈利水平对非利息收入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并利用上市城商行2014~2016年数据予以验证.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9,(8)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利息收入挣取利润,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而国外国际型大银行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在55%左右,从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国内商业银行不断适应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基层银行角度出发,分析基层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经营现状,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基层银行定价、经营利润的影响,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开启时期正是银行经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银行经营结构对存款利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中国105家银行数据,本文验证了银行经营结构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两类非利息收入影响存款利率的方向不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低了存款利率,而其他经营收入提高了存款利率。(2)存款负债占比越高,存款利率越高,且这一作用在城商行和农商行中更明显。(3)非利息收入和存款负债存在交互作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存款负债减弱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其他经营收入、存款负债增强了彼此调节存款利率的作用。(4)影子银行规模越大、存款利率越高,但这一作用随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扩大而减弱。随着利率“双轨制”的逐步取消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银行需尽快完善存款定价机制,防范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银监会把债权激励作为银行业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理论上讲,债权激励存在防范风险、稳定金融的作用;而现实中,债权激励是否降低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其影响机制如何?文章利用CoVaR方法,测度了中国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构建非观测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债权激励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直接与间接效应.研究发现:(1)债权激励能够显著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存在直接影响效应.(2)债权激励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间接影响效应有两种渠道:其一,通过缓解期限错配,弱化银行间借贷关联,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其二,提高非利息收入(尤其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强化银行的收入稳定性,达到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目的.而衍生金融工具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原因在于监管部门和银行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过于谨慎.文章的结论对于中国银行业薪酬激励方案改革、优化审慎监管方向、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