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搜集创意大赛公告文本,运用语义聚类方法提炼创意评价指标,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创意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分别从新颖性、表观性、功能性、环保性、可行性5大方面测算创意综合价值。该创意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在经过算式化后,特别适用于创意爆炸时代对海量创意价值的快速评估,进而有助于从中快速发现和筛选高价值创意。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科技评估实际操作中,往往将科技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相混淆,甚至等同。对科技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的概念、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和功能作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区别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科技评估机制以来,瑞士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评估体系,并逐步形成了以定性评估为主、具有瑞士本国特色的科技评估文化.科技评估对瑞士的创新体系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介绍了瑞士科技评估体系、评估标准、评估程序及瑞士在评估方面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借鉴国外科技评估经验完善我国科技评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国外发达国家科技评估的方法和措施,分析了我国科技评估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从科技评估范围界定、科技评估机构建设以及不同科技成果的评估方式等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科技评估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评估是当今世界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欧洲从美国引入评估以来,评估活动在欧洲各个政策领域均得到了发展。在推动评估活动发展的过程中,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公共政策领域中,评估文化这一旨在推动构建评估能力、有效发挥评估作用的概念也日益得到欧洲各国的关注。在介绍评估文化的相关概念、内容与作用,并对评估文化随欧洲公共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发展而逐步传播的主要历程和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评估文化建设思路的角度探讨了推动我国科技评估工作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6.
假设检验在科技项目评估结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统计学方法与科技项目评估实际工作相结合,利用假设检验的原理,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评估方案的比较选择、调整修改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莉 《时代经贸》2009,(10):45-46,50
从评估主体、评估客体及评估中介等科技评估基本要素入手,全面分析国外科技评估现状特点;针对我国科技评估现存问题,提出建立科技评估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加强评估人员管理,提高评估针对性、重视事前评估以及完善评估法制等五项推进和落实我国科技评估工作的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淑娟 《当代经济》2010,(13):115-117
本文首先梳理和总结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财政科技投入评估体系,然后对中外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改善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科技评估工作的现状和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意大利尚没有正式建立起完备的科技评估体系和专门机构,也没有定期的科技评估做法。科技评估工作仅限于通常的科技统计和分析。30年来意大利统计局和国家研究委员会的科研文献所承担着此项工作,每年出版科技统计资料,有关的分析报告则不定期地出现。应该说,在科技统计工作的基础上评估本国科技发展情况在意大利还是受重视的,近年也多有较权威的全国科技状况评估报告出版供公众和国际社会使用。在调查和建立数据方面,意大利做了不少工作,积累了实践经验,为更高水平的科技评估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更完善的科技评估体系和…  相似文献   

10.
科技监测评估是政府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科技活动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巴西科技监测评估的实践情况,包括面临的挑战、开展原则、核心内容、组织实施、主要产出、宣传和应用,并提炼出了其监测评估实践对完善我国科技监测评估体系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一项旨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在借鉴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的实际情况,按照指标选取的综合性、层次性、逻辑性等原则,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和日常评价4个方面选取18个指标,建立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项目的绩效评定提供了依据。最后,从项目实施与管理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可为提高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资金绩效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政策文件、信用行为、评估需求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探讨性地提出了信用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政策供给成为促进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动因。匹配度检测与评估是科技创新政策管理的保障措施,是基于证据的科技创新政策调整依据。运用供需匹配理论,引入政策供需主体共同作用对象——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架构。以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商务部、财务部、科技部发布的82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以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管理人员的调研结果为依托,实证研究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供需错位问题。结果表明:在供需匹配理论模型中引入调节变量——科技创新政策,可以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供需匹配状况;在供给导向性政策和环境导向性政策方面,科研院所、企业与政策供给主体的匹配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政策—技术—产业”4个维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提出完善基于系统耦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基于区位优势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基于完整价值链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突破期,各行各业都积极倡导“共建创业创造、共谋创新创意”精神,深入剖析社会资本与创新驱动力的影响因素和抑扬效应,是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与提升组织绩效的关键。以中国文化情境下科技孵化器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的新创在孵企业项目团队为研究对象,基于关系承诺与网络惯例视角,构建“社会资本—网络惯例/关系承诺—创新驱动力”结构概念模型,借助多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创新驱动力呈现先扬后抑的倒U型影响;网络惯例和关系承诺在正向显著影响创新驱动力的同时,分别在社会资本对创新驱动力的逻辑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项目后评估对于能源化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尚缺乏在理论上建立后评估指标及设计后评估方法。在实地调查国内大型能源化工科技管理部门的基础上,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借助spss14.0和amos4.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经过筛选与检验构建了能源化工企业后评估指标体系。选用模糊综合评判作为能源化工企业科技项目后评估的方法,并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步骤,研究结果对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发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厚的专业积累与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方法和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4个典型特质。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政府要重点塑造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发挥科技评价的创新导向作用,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各类科研机构也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从薪酬体系、选拔机制、发展渠道和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成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协同创新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产学研用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把培养一大批国防科技创新人才摆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以国防科工教育教学体系、国防特色学科体系和协同创新科研支撑体系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激励机制、评估体系及配套措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益,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吴杨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5):126-131
科研评价是大学科研创新活动的风向标,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不仅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保障,提高大学科研创新能力,而且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科研发展信息。对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其科研评价过程、评价指标及特点、评价结果与拨款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目标导向、评价指标、评价专家、评价方法等4个方面设计完善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政策,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基于全面创新理论,从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属性和特点出发,构建了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