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专业化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由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方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郭晓合  陈瑜 《时代经贸》2007,5(2X):73-74,76
本文从泛上海都市圈与泰国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使用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专业化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从而得出双边贸易正由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方新的贸易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长三角地区与马来西亚贸易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双边贸易结合度、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的分析,得出双边贸易正从基于外生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走向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性分工的结论,提出扩大长三角地区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闽台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蔡贤恩  郑思宁  孙骏 《技术经济》2010,29(11):91-97
本文选取2000—2009年闽台农产品贸易数据,借助Gruble-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McDowell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对闽台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闽台农产品存在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两种形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上有明显的互补性;贸易结构的变动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引起的,并呈增强态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闽台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采用GL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分工模式和贸易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发现两国通过产业间贸易的分工模式和各自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贸易合作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呈上升趋势,给中国和东盟各国均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越南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邻国和东盟的重要成员,是中国走向东盟市场的重要桥梁。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交流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文章结合中越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越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与越南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汪菲 《时代经贸》2013,(12):40-41
2008年以来,受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各产业国际贸易量均有不同程度萎缩,但创意产业却能快速从危机中复苏。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艺品、视听、设计、表演艺术、新媒体、出版和视觉艺术共七种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全球经济仍未全面复苏之际,发展中国家应该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展极,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发达国家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普遍增强的现实,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受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各产业国际贸易量均有不同程度萎缩,但创意产业却能快速从危机中复苏。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艺品、视听、设计、表演艺术、新媒体、出版和视觉艺术共七种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在全球经济仍未全面复苏之际,发展中国家应该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展极,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发达国家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普遍增强的现实,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建成,多达7000种的商品实行零关税,贸易壁垒消失后,竞争性商品在贸易中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互补性商品的贸易将显著增长,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将对双方的贸易发展前景产生重要的影响.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云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拥有比较优势,这种互补性的商品贸易关系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产生更好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有序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细分农业和制造业的行业比较优势,发现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东亚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贸易结构正逐渐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发现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总体上呈互补关系,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总体上呈竞争互补关系,而日本与韩国为竞争关系.最后,为深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指数,认为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重工业产品的出口趋同态势日趋明显,双方在争夺世界市场中竞争激烈,但整体上中国与东盟仍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1.
苏青娥  何树全 《经济师》2009,(12):208-209
自1991年中越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以来,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越南水果贸易的品种比较集中,并且结构上具有互补性,表现为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很低。文章运用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标来分析2000~207年两国水果贸易的竞争力。从而指出两国水果贸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颖 《技术经济》2008,27(11):115-119
本文选取2001—2006年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和B指数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对我国海峡两岸间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海峡两岸农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在贸易结构上具有较明显的互补性;2001—2006年我国海峡两岸间的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实证分析了1998-2007年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结构特征及趋势,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边境贸易规模、边境贸易商品结构和边境贸易方式三个维度对云南边境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边境贸易的包容性主要体现为由资源禀赋差异引致的产业间贸易.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多维度分析体系,对中俄贸易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发展中俄贸易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对外贸易依存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从横向分析中俄贸易互补性,得到两国互补性强的结论,不同产业间贸易发达,但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再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验证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得到中国产业内贸易有待加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以老挝经济现状为基础,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分析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贸易特点。结果显示,中国与老挝的双边贸易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均有较强的互补性。在投资方面,老挝是中国对东盟投资的重要国家,但目前中国对老挝投资结构单一且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方面,从长期来看缺乏可持续性。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与老挝经贸关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新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凤娇 《经济经纬》2006,18(3):32-35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直接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首先,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中,基于HS分类的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商品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而且在此类商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类别商品的贸易几乎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别的商品中,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的商品是中间产品.其次,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电子产品行业.由于美国在该行业的公司内贸易比率很高,而且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属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形式,因此,美国直接投资是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描述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特征,发现双方在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部门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大,但是竞争态势也很明显,而在其他服务贸易部门,双方的贸易互补性基本上都较小,竞争性也较低。双方应该立足比较优势,整合区内资源应对国际挑战,协调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抱团发展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20.
电气机械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要部分,但是进出口贸易存在动态失衡现象,对双方贸易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指数进一步表明,中国只具有分工链的组装优势,而日本占据了上游研发、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导致中国在中日产业内分工和利益分配结构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必须着眼于"微笑曲线"的研究开发和关键零部件以及品牌和营销等上游环节,努力实现分工链条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