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依赖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和泰国)与中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论如下:中国与东亚、东南亚、中东各国的贸易依赖程度较强,与中东欧各国的依赖程度较弱;与土库曼斯坦的贸易依赖度增速最快,与克罗地亚、罗马尼亚的贸易依赖程度减弱速度较快。中国向五国出口的商品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从俄罗斯进口矿产品居多,从新、马、泰进口机电产品居多,从印度进口的最主要商品由矿产品转变为纺织品。定量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经济规模是影响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依赖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的经济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严重依赖进口替代转向了今天的出口导向、技术密集.马来西亚首相在2010年9月推出的经济转型计划(ETP)中也更高效促进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ETP也被认为是马来西亚国家改革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鉴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遭受金融危机打击之后已日渐恢复 ,欧洲信息局 (EIU)对它们在今年及以后的经济增长又做出谨慎而积极的预测。报告特别指出 ,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发展速度并不平衡 :印尼的经济前景仍被政治阴云所笼罩 ;菲律宾亦由于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多种原因 ,经济发展仍将滞后 ;而相形之下 ,经济结构改革步伐较快的国家将显示出更有活力的增长。伴随着私人消费的增长和出口的加速发展 ,马来西亚的经济将继续明显回升 ,继去年增长5 .4%之后 ,EIU预计马来西亚经济今年将增长6.5%。与马来西亚一样 ,将出口作…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收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数理统计和实证角度研究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与东盟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选取东盟中六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菲律宾)为代表进行分析,运用面板资料模型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会缩小我国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的贸易收支产生国别效应。对中国而言,在努力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兼顾国家发展战略,可采取的措施有完善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对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相似文献   

5.
《时代经贸》2005,(8):15-15
8月12日.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表示,东盟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13年签订,而双方的关税减让将于2006年完成。2004年,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25%,达85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巴达维认为.未来马来西亚-中国的贸易联系将会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对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新、马、泰)双边机械运输设备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三个国家双边贸易存在显著的专业化分工.与新加坡形成对其实质性的竞争强势;与马来西亚专业化垂直分工明显,二分位中,中国对马来西亚有产业竞争优势;与泰国呈水平和垂直分工,产品竞争激烈.在贸易互补性方面,中国7类产品对新、马市场的重要性大于新、马产品对中国的重要性;与泰国在7类产品上具有全面的互补性,但中国对泰国进口互补程度高于中国对泰国出口.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特区与东南亚各国出口加工区有共同点,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共同点出口加工区在东南亚国家已有十几年甚至更长的历史,尽管各国名称各异(印尼称为保税区,马来西亚称为自由贸易区,泰国则称为出口加工区),但其基本特征是相同的:1.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扩张:威胁还是机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2)中印之间的贸易增长具有一定潜力;(3)中国在中等技术行业对东亚各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构成挑战,而印度主要对周边的南亚国家构成威胁;(4)在贸易的互补性方面,中国和印度大幅上升的进口为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提供了扩张的机会。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增加,这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本文探讨了中印之间以及中印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1)印度在第三方市场,尤其在服装、纺织品和皮革制品等方面,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竞争;(2)中印之间的贸易增长具有一定潜力;(3)中国在中等技术行业对东亚各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构成挑战,而印度主要对周边的南亚国家构成威胁;(4)在贸易的互补性方面,中国和印度大幅上升的进口为美国、欧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出口提供了扩张的机会。同时我们发现中国的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密集型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份额在增加,这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的挑战将会削弱。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1—2017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现状,采用UN Comtrade的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实证分析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发现:水产品和蔬菜在中国对日本出口农产品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畜产品和谷物贸易额较少,水果贸易额最少。2008年之前,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竞争力效应,其次为结构效应,交叉效应作用较小;2008年之后,促进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主要是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其次,交叉效应最弱。  相似文献   

10.
杨建基 《当代经济》2017,(35):12-13
1991年中国与越南实现关系正常化,在1999年以后,中越两国签订《联合声明》双边经贸关系从此确定,截止到2017年,中国一直是越南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第一大商品进口国,中国排名越南的出口贸易额第四位.由此可见,中国对越南经贸有很大的影响力.本文将检视中越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现况,除发现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经贸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且向着纵深等方向发展、结构不断优化、逆差显著增加、投资增长快速、跨境区域合作逐渐落实等特色,但与此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如双方出口商品品项过于集中、商务贸易严重失衡、边境经贸秩序混乱,导致许多经贸摩擦不断,等等,在梳理相关文献后,本文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与越南贸易的现状 中越经贸合作顺利发展。第一,双边贸易快速增长。1999年中越双边贸易额仅有13亿美元,2004年就上升到67亿美元,2006年中越贸易额达到99.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0%。其中,中国对越南出口74.65亿美元,自越南进口24.86亿美元,基本实现两国总理商定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如表所示)。第二,经济合作领域日益扩大。2006年中国与越南签订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总额达到2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9亿美元。其中,承包工程合同额为26.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一、东亚金融危机对我省贸易和非贸易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及其他东盟国家和韩国是我省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1996年,我省与东盟国家、日本和韩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占我省对外贸易总额的6.78%、28.8%和6.96%,无疑,发生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通过外贸对我省产生影响。1.货币贬值相应加大这些国家出口的价格竞争力,使我省出口产品中与东亚国家相类同的部分面临更大的价格竞争压力。东盟国家和韩国是我省主要贸易伙伴国,1996年双边贸易额分别为13‘89亿美元和4.08亿美元,上述国家货币的大幅贬值必然在出口…  相似文献   

13.
《宏观经济研究》2004,(1):61-63
一、商品贸易加速增长,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回稳(一)世界商品贸易走出衰退,呈加速增长趋势2001年世界贸易额增长率从2000年的13%迅速下降为-4%,是多年以来的第一个负增长。除转轨经济国家保持增长外,其他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发达国家需求大幅度下降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减缓的影响,对外需依赖较强的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进出口下降达13%。在经历了连续4个季度的负增长后,世界贸易自2002年2季度开始走出衰退,并呈逐步加速增长趋势。但是目前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这是由于此前世界贸易额处在相对较低水平,基数较低;其次,同期以美元计价…  相似文献   

14.
世界林产品贸易发展格局与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气候变化下,通过对世界林产品贸易规模、进出口贸易格局,以及对其发展趋势分析,可使中国更好地应对碳排放和资源稀缺等问题.结果显示:1992-2011年,世界林产品贸易规模走势为增长——降低——再增长的过程.中国在进出口贸易额格局上:原木进口贸易额排第一,而出口额未进前五;其它原材进口贸易额跻身前五,在2011年更是跻身第二,而出口额未进前五;锯材进口贸易额跻身前五,在2010后第一,而出口额未进前五;其中最主要的人造板:刨花板、纤维板和胶合板进口贸易额都未进前五,而纤维板和胶合板的出口额跻身前五;纸浆进口额第一,出口额不在前五;纸品进口额曾于2005年排第一,之后退出前五,出口额于2011年居世界第三;木制品进口贸易额未进前五,出口额最好名次为第四;木家具在2005-2011年进口额增长约10倍,但总值未能突破5亿美元,也未能跻身前五,而出口额一直排世界第一.最后对世界林产品贸易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贸易合法性要求逐渐提高、低附加值的林产品出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世界木材资源供给紧张.  相似文献   

15.
李绍祝 《经济》2012,(3):80-82
201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十年间中国逐步完成了对外贸易的辉煌转身,以开放和自身努力铸就的实力,由一个世贸组织的新成员,转变为世界贸易的推动者,重塑了世界经济的格局与关系.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一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为510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额的4.4%.入世十年间,中国出口与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世界同期8.9%和9.0%的年均增长速度,成为中国GDP快速增长的最有力推动因素.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6421亿美元,十年递增7倍,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上升了6%,如今中国已跃居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二大国,第一出口大国,第二进口大国.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外贸方针,积极采取减少外贸顺差的政策与措施,2011年进出口顺差虽然比2010年减少264亿美元,但仍为1551亿美元,可见出口势头的强劲.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中国海关数据从企业层面将中国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出口企业数量)与集约边际(单位企业的平均出口额),描述了中国企业出口动态和二元边际结构,并考察不同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2000—2005年间尽管扩展边际的波动幅度远大于集约边际,中国出口的增长仍大部分是由持续出口企业的贸易额扩大实现的;各种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和程度不尽相同,经济规模、距离和贸易成本的变动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以及近邻的东亚各国和地区相比,中国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产业结构也较为落后(张文忠、杨荫凯,2001)。自1992年中国对美贸易首次为顺差以来,顺差数额逐年递增。200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693.8亿美元,出口2327.0亿美元,顺差1633.2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为欧盟)。随着中美贸易额的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初探田威,陈力军(中国土地工程公司)马来西亚是亚洲继"四小龙"后又一经济稳步增长的国家,也是东南亚目前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近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一直在7%以上.通货膨胀则控制在4/以内,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  相似文献   

19.
中韩经贸合作始于70年代末,以去年8月两国正式建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92年,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以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按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中韩两国贸易额为50.6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56%,其中出口24.37亿美元,进口26.2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46%;今年1—6月为31.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4%,其中出口11.01亿美元,进口20.0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128.8%。中韩贸易在各自的对外贸易中已占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七大贸易伙伴。1992年,中韩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3.1%,对韩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9%(按中国海关统计);韩中贸易额占韩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2%,对中国出口与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按韩国海关统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实证分析了1998-2007年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结构特征及趋势,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