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州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惠君 《经济地理》2004,24(4):490-493,576
文章全面评价分析了广州市风象、太阳辐射、气温等气象因素对城市工业、居住用地布局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将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及其建筑设计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气候的角度提出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采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建立河北省城区居住人口、城区居住用地对城市(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城区居住人口、城区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正相关,基于此,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003—201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工业生产函数得到工业用地的年租金,进一步利用租金现值法得到工业用地的年均衡价格,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合理比价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2003—2012年我国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实际比价为0.17,而测算得到的合理比价为0.43,整体上我国工业地价以被低估为主。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合理比价和实际比价形成了明显的"剪刀差",且其差值在近年来呈扩大趋势,工业地价被低估的现象不断加剧。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比价的不合理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构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土地生态规划探析——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生态规划是一门新的发展中学科。本文在探讨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内涵、层次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基本依据,并以杭州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生态规划及设计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同时,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选取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山西省各市下一步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城市生态位相关理论特别是城市生态位态势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生态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于SPSS软件,对环渤海经济圈相关城市的生态位状况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城市生态位的构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许昌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标准化处理,利用许昌统计年鉴,对许昌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许昌生态城市建设要不断调整绿地结构,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加强政府协调,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李明月  赖笑娟 《经济地理》2011,31(2):289-293
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2006年及2007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2008年安全等级为Ⅳ。研究结论:BP神经网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能够实现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探索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把握生态城市建设现状、预测发展趋势,需要对生态城市建设展开系统评价。以贵阳市为研究区域,旨在了解贵阳生态城市建设状况,有利于推进贵阳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以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文章从环境、经济、社会角度构建贵阳市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利用物元可拓模型和ARIMA模型对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测度,并预测贵阳市2020年生态城市建设水平,根据评价及预测结果对贵阳市未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马美  于龙  丁伟 《时代经贸》2011,(14):156-157
本文以云南省宣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一状态(State)一响应(Response)”模型,遵循适用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前提下,构建7包括3个层次、24个指标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宣威市2004~2008年城市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宣威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得分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1.
优化城市生态经济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市经济结构问题是我国城市经济的基本问题。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以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我国城市经济结构类型的选择,以及优化我国的城市生产结构、城市流通结构和城市组群结构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这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选址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艾建国 《经济地理》1999,19(5):67-70
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居民住房条件为目的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有关住宅用地选址的经济理论,以武汉市的具体情况为例,论述了土地价格和区位选择是经济适用房用地选址的两难问题,提出了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应与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进程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的合理选址和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熊鹰  王克林  蒋凌燕 《经济地理》2003,23(6):826-830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依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双重背景下,生态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首选,各级政府短期内推出了大量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但多数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等问题。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运作机制和规划方案保障措施3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指标选取构建了生态城市规划三维评价模型,采用距离测度方法对方案进行了综合排序,采用“四方格评价屏幕”方法对方案进行了投影分析。通过对中国深圳、重庆、潍坊三地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有助于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的制度成本和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北京市朝阳区2001~2008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过程,并构建评价体系,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01~2008年朝阳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耕地、水域等高景观生态功能用地都有不同比例的减少,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又引起土地生态安全性的降低,并且表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通过土地利用图与生态安全评价图的空间叠置分析,得到了近年来朝阳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安全调控措施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红梅  王小伟  谭洁 《经济地理》2008,28(3):442-444
从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入手,确定了包括4个准则层、15个要素层、31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在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运用综合评分法评定出长沙市2000—2004年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处于基本集约利用状态。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镇土地定级技术路线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宇哲  吴次芳 《经济地理》2006,26(1):106-110
基于网格单元的多因子评价法和基于均质单元的市场交易价格法是城镇土地定级中的两种常用的方法。文章设计了一种城镇土地定级技术路线,并将两种方法进行了融合,把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作为土地定级的深入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指出和探讨了技术路线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如多因子评价中的权重、区片价格的空间插值、网格综合分值与样点地价关系、因子作用的服务半径和衰减模型等等。通过案例分析,系统地剖析了所设计的技术路线的具体应用。在案例研究中,重点突出了如何借助GIS技术对多因子评价法和市场交易价格法所得到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强调操作中要注意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珂  石小平  曲福田 《经济地理》2008,28(5):821-825
土地的有偿出让极大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集约利用.目前关于我国土地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地制度、地价以及土地市场中政府角色的定位等方面.文章在回顾相关市场化测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测算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在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并不必然带来土地市场的梯度发育;事实上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策导向的特点,而土地市场发育的自发性和政策性相结合宜成为今后土地市场培育的重要方向.最后,文章给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与城市生态效率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4-2016年285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动态面板及面板门槛模型,从整体趋势、时间效应及非线性结构3个方面分析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差异与城市生态效率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的专业化及多样化集聚会在短期抑制生态效率提升,但长期促进作用显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生态效率的改进效果相比单一产业集聚更为显著;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生态效率的作用存在门槛效应,两者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且存在集聚最优值;城市规模对产业集聚与城市生态效率的关系呈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城市生态经济规划建设中,应加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投入力度,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根据城市基础条件制定相应的产业转移战略,且不可集聚过度,注重发挥产业集聚对城市生态建设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时空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定量分析和评价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确定其空间分布,为煤炭城市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煤炭城市为例,以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为要素层,构建黑龙江省煤炭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取多目标综合评价法,对2002—2007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炭城市6年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上升趋势。土地投入效益、土地利用效益、土地产出效益和土地生态效益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地利用协调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地利用协调度的下降将成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一步增长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