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论述空间及空间资源的基础上提出空间生产力概念,并对空间生产力及其与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作者预见,空间生产力经济学等一批空间经济科学学科一定会成为经济科学百花园中的奇葩。  相似文献   

2.
空间句法在古镇空间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句法以物质城市作为首要关注的对象,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是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一种工具.本文旨在解析空间句法理论的基础上,探寻该理论在古镇空间形态分析中的研究价值,为古镇空间形态分析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若干不同层次的抽象经济空间,如企业经济空间、国家经济空间、货币经济空间.这些经济空间都可以从计划、力场和匀质性等三个方面来界定和认识,从而解读企业经济活动、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陈睿  吕斌 《经济地理》2007,27(2):240-244,260
城市空间分散化增长蔓延的趋势要求对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研究。文章在对城市空间模型的研究案例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模型总结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基于因果关系的城市空间增长影响因素静态模型、基于空间发展理论和GIS空间分析的准动态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的城市空间增长动态模型、以及基于微观主体作用演变机制的城市空间增长模拟模型,并认为城市空间增长模型将向微观离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筑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组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园林景观环境的心理感受,是以人的认知图形为前提的,并综合各种心理因素、个人修养共同形成的。一方面,空间的利用与人的文化有关;另一方面,又受着交流和活动的影响。好的设计要以提供好的服务为前提,要做到人与环境的互动与交流,满足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健身休息的需要,达到一动一静总相宜的功能设计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31日,美国总统批准了一项新的国家空间政策,从而确定了管理美国空间活动实施过程的全部国家政策。本文将着重介绍这项新国家空间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关联规则知识的发现是空间数据挖掘一个重要的方面,而把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应用于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可用技术.该方法首先建立空间对象之间的空间权重矩阵,然后采用Moran's I统计量等来发现全局空间相关关系,利用G统计量等来发现局部空间相关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产品设计的构成空间是决定产品设计能够达到标准或真正实效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从产品设计的构成空间的基本理论和实例实证分析入手,引进了虚和实两大核心主题的方法论,从产品设计的实际开发入手,从深层次上打开构成空间的奥妙,将产品设计的理论引向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福建地处东部地区,位于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代建设新福建,打造新福建2.0版,推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是和平大计、国家大事,国土空间开发必须服从服务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新要求,突出生态、海峡、海洋比较优势,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开发台湾海峡为重点,科学设计面向东海、反映国家意志的空间战略,创新空间竞争力的育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吴志军  田逢军 《经济地理》2012,32(6):156-161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转型时期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成为目前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探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是学界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空间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约束包括竞争环境空间和产业链空间。从这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在产业链空间约束下,我国制造业进行自主创新最紧迫的任务是力求使附加值内部更大化和实现产业竞争力的终极提升。  相似文献   

13.
14.
15.
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决定了旅游地本质上是为旅游者提供一个文化空间。从旅游地文化的空间研究转向空间的文化研究,并厘清旅游地文化空间的内涵及其演化机理,寻求旅游地的文化发展规律,有助于解决旅游规划与开发中"造文化、造景观"的困境。基于空间生产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及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活态性,旅游地文化空间的时间和功能演化是由原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空间演变为服务于旅游发展的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过程。旅游地文化空间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等基本空间形态的形成与演化。文化场作为最为重要的空间形态,它是旅游地进行生产、生活与服务的真实场景,体现了人与旅游景观的社会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霞  蔡建明 《经济地理》2008,28(2):191-196
都市区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但其地域空间范围划分标准尚不明晰,从而影响到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空间管治的可操作性。在对国内外都市区定义及划分方法的简要评述基础上,考虑到我国都市区发展所处的阶段,提出产业经济空间和人口经济空间两种划分方法。研究认为由于城市产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及其产业活动影响范围的差异性会导致产业经济空间的划分方法难以具体实施,推荐以核心城市人口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来划分都市区。在此讨论基础上,对全国尺度上的大都市区空间范围进行了大致匡算和划分,目前全国共有30个大都市区;并以北京市作为案例点,利用GIS技术,考虑道路交通系统,更为具体详细地对北京市都市区范围进行了界定,都市区地域空间形态表现为明显的锯齿状。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997~2011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样本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省际创新能力的空间依赖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整体上呈现上升的态势;从空间集聚的特征来看,高高型集聚和低低型集聚占主导地位;上海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周边省区的辐射拉动作用在逐渐增强,从2007年开始成为全国第一大创新能力极;而北京和广东的增长极效应一直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8.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兰州-西宁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不平衡指数、全局空间关联指数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采用Arcgis9.2技术,对兰州-西宁区域31个城市进行城市化空间格局定量测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①兰州-西宁区域城市体系为倒"丁"字形规模等级结构,而不是金字塔型;②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呈现"Y"字形,以西宁-兰州-陇西段陇海铁路和景泰-白银-兰州铁路为中心轴线,城市化水平从轴线向外围按照距离规则逐渐降低,其中西宁、兰州、白银是轴线上的极点;③近几年核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极化性增强,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城市化不平衡指数在增大.同时,区域城市化的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指数较小,区域城市化空间关联弱,城市化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北高南低和西高东低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领域计划(I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的LUCC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建立模型是LUCC研究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据是否考虑空间、经济以及人类行为等因素将LUCC模型分为空间非经济模型、经济非空间模型、空间经济模型,空间经济结构模型,并对此进行了论述,指出建立空间经济结构模型是LUCC模型研究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数据的综合、方法的综合和理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的分析方法,根据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长三角132个县市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特征,因而若采用标准的β收敛方程会使得估计结果出现有偏与不一致;而若采用考虑了空间依赖性或空间自相关因素的模型进行估计,则其结果显示,虽然长三角县市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方向并没有改变,但是其经济收敛的速度却明显下降,且在统计上显著.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所反映的增长机制仍然决定着长三角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新经济增长因素只是减弱了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收敛的方向;而且从更小空间单元测度的层面刻画了长三角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