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论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城市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森林是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引入的一种生态观,是具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最大生态效益。建设城市森林,改善生态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生态建设在城市中的最高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正确理解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的倡导下,目前许多城市都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研究,明确了建设生态城市是淮安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通过这一进程搞好城市的合理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多种关系."生态城市"给城市发展指明了更高的目标,也对城市生态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齐 《经济师》2006,(6):62-63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文章从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探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问题,指出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制度重建,突出法制建设和战略规划,从内外部改革现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扩大公众参与范围,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性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满希明 《技术经济》2006,25(4):17-18
矿业资源型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等方面明确思路,在此基础上应将矿矸石的综合利用作为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分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问题,要依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区别城市基础设施的种类和特点,研究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因素,把握建立高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和城市规划中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相关理论的回顾,结合国内外关于生态经济城市的概念体系、目标模式、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产业生态化以及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探讨,总结出中国城镇化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生态经济市建设相关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在城镇化和城市规划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个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地系统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琦  赵筱青  陈玉姝 《经济地理》2001,21(3):310-314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因地帛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其建设目前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建设发展得较快,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交通的生态化也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主要交通问题,对生态交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定义和概括,提出了“五位一体”的生态交通规划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一体化交通的生态交通规划原则,构建了生态交通规划的目标体系,并在坚持规划理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生态交通规划提出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京津冀城市群呈"双核心"发展,群内城市发育不均衡,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面临新机遇。本文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地级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做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地级市,衡水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最低,天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石家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其他城市,上海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北京和天津,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上海和天津,上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北京。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以人为价值核心的文明结晶与追求目标,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群体习俗与器物和制度等方面的体现,还包括知识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媒介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的文化含量、文化承载、文化传载与文化容量。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献收藏功能、信息传递功能以及建筑物的文化符号功能等,构成了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结构畸形、资源面临枯竭、城市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以及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克服资源、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制约,通过经济政策、生态化改造、市场需求拉动等手段,加快城市转型步伐,促进经济多元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环境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入口不断增加,人们对城市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不适应性日渐突出。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已成为全国各城市建设普遍追求的目标。本文仅就现代化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八大流系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人们的思考和实践。所谓八大流系,即指城市环境建设中的人流、车流、气流和景系(城市建筑物景观)、水系、光系(光照系统)、绿系(绿化系统)、线系(管线系统)。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介绍了生态城市的特性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阐明了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分析了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由于其本身特性、物流条件和时间限制与常规道路运输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对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可以确保应急物流的时效性。因此,结合中心城市应急道路运输特点及中心任务,从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情报支持系统、先进物流应急技术装备应用、动员社会力量等几个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以促进中心城市应急物流道路运输体系的建设,满足最快、安全、准确应急运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代青年是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人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表明,当代青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对自身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建设美丽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充满信心和期望。为了更好地发挥当代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青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需要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与素养,增强其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合肥市郊区生态林业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建设城郊生态林业,构筑城市生态屏蔽,提高城市大环境绿化水平,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巴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岩 《生产力研究》2006,(12):168-169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文章主要是借鉴巴西生态之都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区域中心城市物流网络体系初探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岚 《经济师》2009,(2):273-27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构建城市物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是积极应对危机、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物流需求集中的区域中心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特征,探索建设现代、高效、集约的物流网络体系的策略,并结合杭州的物流现状,分析杭州物流网络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宜居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元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一化一中心、三城市"的总体构想,其中提出要重点推进国内一流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基本现代化和北翼中心建设的基础,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因此,必须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备、城市功能的完善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现代化都市。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世纪”,本文在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后,对建设生态城市,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持城市这一以人为本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城市生态化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