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叉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以至于有人认为青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翻版。通过解读马克思“受费尔巴哈影响最多的”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存在着质的区别,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的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类"思想大多集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他的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费尔巴哈的"类"思想的基础上的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类"的合理因素,但对其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了改善和发展,本文将对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类"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 一异化的说法由来已久。但在我国,理论界讲异化,大体上都是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的。这部《手稿》,本来是1843年马克思移居巴黎以后,主要是为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而写的。当时,他打算写一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书名是《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1845年1月20日,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里说:“目前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你的政治经济学著作,还是尽快把它写完吧,即使你自己还感到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没有什么关系,人们的情绪已经成熟了,就要趁热打铁。”恩格斯催促他一定要在四月以前写完,尽快出版。信中指的可能就是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是马克思超过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起点.《提纲》 通过揭露和批判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弊端,以及陈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初步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观这把钥匙,用以打开认识社会历史的大门.《提纲》 在检验真理的标准和人类认识的基础、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途径、 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作出了科学且经典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批判维度,为无产阶级解放寻求现实基础与道路的重建维度,构成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主题。双重维度的逻辑互动,推动马克思扬弃了人本主义异化史观,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并从表述形式上实现了话语转换。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论》当代阐释中,新辩证法学派援引黑格尔哲学将《资本论》阐释为一种“先验结构”,该路径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批判相左。秉持历史科学诉求,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视差中进行《资本论》的理论建构,《资本论》整体因此呈现出“科学性”与“类先验性”的双重特征,这使得马克思的“科学逻辑”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表现出立场上的差异与形式上的近似。可见,在《资本论》方法论阐释中,脱离历史唯物主义与去黑格尔主义两者皆不可取,我们需要站在马克思的理论立场上来考察“解释世界”的问题,继而从理论“旁观”视角切换至“行动”视角,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旨趣。  相似文献   

7.
本体论以及马克思的“本体论承诺”问题,是研究马克思思想绕不开的难题.研究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孕育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定了劳动本体论思想.然而,在《资本论》的创作中,他开始了对劳动本体论的动摇.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决不是在本体意义上探讨的劳动,而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展开了对劳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资本论》中的本体只能是资本,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透彻理解《资本论》,才能真正探明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  相似文献   

8.
孟杰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209-2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在人的问题上,马克思秉承理性主义的人学观,强调人的自由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立场,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开始从理性主义人学观向感性主义人学观转变。之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出发,来理解人的生成与发展,通过对雇佣劳动制度的批判,最终指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资本观囿于“物化”理论,总体而言是一种“物化资本观”。一方面,青年马克思把资本泛化为具有牟利功能的“物”,因而认为货币等存在物天然就是资本;另一方面,他虽然尝试深入到“资本—劳动”的社会关系之中,并据此写下了资本的三条定义,但这一探索仍未触及资本在生产关系维度的核心内容,最终陷入难以自洽的理论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青年马克思尚未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人本主义哲学方法使马克思秉持“人—物”对立的思维范式,资本作为人的自由本质的对立面势必表现为僵死的物,并且,只有作为死物的资本才是根本上亟待被批判和扬弃的。当然,在物化资本观的主旋律下,马克思也注意到了资本作为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支配关系的内容,这一潜在的视角为其资本观在之后的革命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一、起源欧根·卡尔·杜林在他担任柏林大学讲师时,先后出版三本有关经济学、哲学和社会主义的著作,即《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1871年),《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兼论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1873年),及《哲学教程——严格科学的世界观和生命形成》(1875年)。这三本书也就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杜林学说的基础。早在1867年杜林就以“第一个专家”的资格,评论了刚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而首先引起了马克思的注意。虽然马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样子呢?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从有所制的角度上较为具体地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为了研究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我就这个题目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设想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新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究竟是什么样子?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提出过设想。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 什么是两级分配?两级分配论的观点是蒋一苇同志在1979年7月14日《工人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按劳分配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来的,我认为,两级按劳分配是否应从这方面理解: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理,即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正好领回它给予社会的一切;从企业来说,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既然是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  相似文献   

13.
<正> 什么是所有制?它同生产关系的关系是怎样的?与此相联系,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应该如何对待所有制?这是当前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讨论中的焦点。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结合《资本论》和其它有关著作的学习,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由于论题的性质不得不较多地引用马克思的原话,请同志们谅解。  相似文献   

14.
从现代哲学的视角看,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具有丰富的制度批判思想。马克思企图通过这种制度批判来实现他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即人的解放。而该著中马克思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初始链接起来。这也使马克思从此走上历史唯物主义道路,并成为其全部理论的线索、立场和诉求。  相似文献   

15.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对其具有决定意义或者其核心思想要旨唯物史观作出科学的,但却是以论战形式的概述。这一著作不仅是对蒲鲁东政治经济学、哲学以及法学等领域思想的全面批判,更为重要的,它是马克思走向成熟的思想的第一次全面展现,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一部哲学著作、一部法律社会理论著作,更是一部现代性批判著作。处于当今现代社会变迁转折的关键时期,读《哲学的贫困》,正是重温马克思原创思想世界,回归真实现代时刻的重要捷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撰写,正标志着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通过解读《提纲》中的第十、十一条,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所阐发的新世界观的目标、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程,柏林,共114卷,123本书)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第4卷第三册即将出版。这一册将包含马克思1863~1867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所谓《资本论》第三版)的最后一部分。对于编辑出版史以及以《资本论》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而言,这都将是一件大事。顾名思义,这篇论文是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课题而作,其主题就是马克思如何一步一步地从关注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律转向经济学,一步一步地从经济现象进入经济本质,从而走向《资本论》创作。因此,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对于《资本论》前史或萌芽时期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演变心路历程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4)
《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初步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雏形和框架,把实践作为新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伴随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文章旨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观指导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思想,即“资本主义崩溃理论”,作为科学共产主义的根本原理,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得到充分证明的科学结论。但马克思是怎样根据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呢?资本主义骨溃的客观经济逻辑是什么?为些问题非常有必要再认识。本文根据马克思《资本论》及手稿提供的剩余价值和资本积累理论,对“资本主义崩溃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贵州大学洪名勇教授的学术专著《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由人民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它将散见于马克思《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等经典著作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