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晓利 《财经研究》2000,(7):18-23,35
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学分析框架,指出制度变迁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制度变迁的主体包括组织,个人和国家或政府。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培育市场和促进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是指制度的变迁过程,是制度创新主体为获得潜在收益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制度创新主体包括个人、团体和政府.其中,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创新主体.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它依法管理一个较小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可以发挥中央政府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们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政府职能定位与行为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具有政府和市场两大动力。政府适度干预下的诱致型创新能较好地实现市场功能和政府功能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创新的主导模式。政府职能定位在于培育创新主体,规范产权关系,提供资金支持和完善农村市场制度等。政府干预的边界要以不侵犯创新主体要素资源的产权、不介入微观经济组织的经营决策和不打破交易市场化机制为限。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摆在中西部地方政府面前的首要经济任务就是要重构区域增长极。而重构的关键就是制度创新,因为制度创新是现代增长极形成的前提和关键,改革后,中西部增长极未能形成的关键症结,并不是政府没有去调整经济结构,而恰恰是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结构,限制了经济主体的产业选择方向与布局及要素的聚集,即关键是政府制度创新滞后,因此,中西部地区增长极的重构必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5.
怎样构建西部生态建设的微观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绩效不佳,其原因在于政府主要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公共产品供给,没有着力构建坚实、广泛的生态环境微观基础。要走出目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困境,政府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将市场机制引入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在宏观上提供一个产权清晰的制度环境,在微观上提供一个含有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制度,塑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微观主体。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自主创新活动进展如何,不仅取决于创新主体的能力和水平,而且取决于创新活动中政府制度供给是否到位.鉴于目前存在的一些体制障碍,要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和科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将应用型的科研机构转化为企业这一改革基础上,根据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特点,分类重组科研机构并且健全科技资源社会共享机制;建立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的投资制度,实行科技投入资本化运营;强化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建立政府和各创新主体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由于政府行为的"诺斯悖论",有必要界定政府的参与维度.  相似文献   

8.
焦建国 《现代财经》2001,21(4):8-12
旧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因诸多原因没有推行开来,新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变迁经济体制决定的,1994年个人所税税制再次面临迫切的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所得税成为主体税种已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政府应按着未来主体税种的方面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9.
陕西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主要有政府、家庭、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尽管政府和家庭尽了最大努力,但因经济落后,投入严重不足。各个主体投资目的不尽相同,政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家庭为子女获得未来的高收益高回报,企业为竞争所需,其他组织和个人为短期获利。政府重点投资正规学校、认知教育忽视非认知教育是一大失误,家庭重高学历轻实用技能,企业重强者、年轻人,排除低能者年长者,民办高校盲目追求学历教育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0.
政府是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主体动力。实践中地方政府支持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来源于现行体制下政治锦标赛的压力。因此,要提高地方政府加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必须提高支持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在地方政府政治锦标赛中的权重,从而为深化改革,加快农村金融组织创新提供更夯实的制度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后发优势”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政府推动,强化欠发达地区制度供给。政府应当在吸取东部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战略,并采取动态地建立地区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和设计的思路。另外,制度改革方案的核心制度的推行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制度跟进。与此同时,在制度供给先行的思路下,应当建设综合全面的制度供给环境,而不宜过多地采用多年沿用的试点方式,以创造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尽快促进产生与新的制度供给相适应的制度需求。二、企业制度创新。我国改革实践证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产权主体社会化,加快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创新系统是指某区域内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政府中介组织和金融市场组成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也称区域创新网络,它体现区域创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构成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有主体要素、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区域创新系统可以看成是发展企业和区域经济的一种制度性手段,它可以激活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减少不确定性,使企业更好地控制环境,凡是存在经济活动的地区、就会有复杂的网络关系。有了多样化的网络关系,创新才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政府应积极转变和重塑人力资本运营中的统筹规划、组织引领、制度创新、规范市场和提供服务等职能,为人力资本运营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组织保证和开放、公平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三种制度创新主体的比较及西部制度创新主体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创新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宏观主体、中观主体以及微观主体。通过对不同制度创新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在制度创新时各有利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应有所不同。在西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及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下,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启动期,宏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中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最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论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尽管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收益性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其高风险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即投资主体的多元性、投资客体的不确定性、投资行为的长期性和投资收益的间接性。按照投资主体的分类,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可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特点各不相同。划分投资领域、进行制度创新和发展信息服务是减少人力资本风险的三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的重整——基于财政透明度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完备的政府会计体系与财务报告制度是实现财政透明度的重要基础条件,而重整政府财务报告主体则是改进现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核心环节之一。全面反映政府绩效性受托责任和合规性受托责任是重整政府财务报告主体的两条主线,具体思路包括有效整合政府财务报告的组织主体和逐步采用基金报告主体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潘彬 《经济地理》2005,25(2):269-272,288
文章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我国西部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制度保证,指出了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制度短缺现象,并从制度形式的合理配置、制度冲突的克服、制度的本土化政府的干预等四个方面对有效制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最后对有效制度创新从财产权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等几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缺乏利益基础和独立的权力,地方政府也就缺乏制度创新和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地方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从而推动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在当前转轨时期,地方政府扮演了上级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与区域经济的组织者、经济管理主体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双重角色的困惑,造成了经济行为的扭曲。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一些地区存在的政府对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无所作为,晋江市政府探索出一条通过诱导性的举措来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的路子——政府诱导型创新。晋江市的实践表明:对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问题不在于政府是否介入,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政府诱导型创新是政府介入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杨国忠  游达明 《技术经济》2006,25(11):64-67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政府的支持。文章论述了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这些措施包括:强化创新意识;改革用人制度以选拔创新人才;增加创新资金;整合创新资源;制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