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壮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1):123-126
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在于人才,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建立和完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社会大环境是“双型”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越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285-286
近年来,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高校应为中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而高校教师的创新素质又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败,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探索出一条能够打造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3.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为了深入学习贯彻、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形成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经济》编辑部于2022年11月27日组织举办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现代化建设科技人才体系研究”座谈会,参会的11位科技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如何协同配合、系统集成,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如何更好地加强国家战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如何深化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如何实现加快世界人才中心建设”等重要论述展开热烈讨论。现将参会专家发言要点刊登如下。同时《技术经济》还将陆续刊登“学习、研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科技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科技人才数量虽在持续增长,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仍然缺乏,需构建由各级政府、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人才协同保障机制,实施灵活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营造适宜科技人才创新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充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5.
适应创新驱动的中美科技人才发展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引领全球,积极开展中美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是加快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和培养国内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适应创新驱动的中美科技人才发展协同机制需要中美两国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引导下,建立中美两国科技人才协同发展资源共享机制和人才协同培养动力机制,通过加强两国沟通与交流,增进中美科技互信,消除制度障碍,拓宽人才协同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留学人员归国政策,实现科技人才培养目的,提高科技人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1988年,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说:“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讲话,深刻揭示了创新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十分关键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要性、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面对“入世”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只有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适用中国加入WTO的需要,使人们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引进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知识二元性特征及其转化机制,科技人才政策应以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为导向,以引进促进培养为策略,以实现积累人力资本和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为战略目标。根据知识二元性特征和产业技术水平两个指标,将创新型科技人才分为4类,并构建基于知识转化的科技人才转型模型,而后提出系统的人才政策导向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间科技事业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了在发展民间科技事业中必须解放思想,制定政策、注重人才、分类指导和全民动员。民间科技事业发展的水平主要通过民间科技研究者、民办科研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3部分的综合素质表现出来,因此要高度重视民间科学院、民办科研机构、民营科技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官民共建“、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科技事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在知识经济主导世界社会经济进步的今天,已经成为牵动“科教兴市”战略的龙头。正如邓小平同时所说:“建设四个现代化,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人才”。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证明,科技人才随着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只有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人才的时效性,哪个地区实用性人才多,哪个地区便生机盎然,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因此,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振兴地区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之一,而保证人才素质必须实现三个创新。  相似文献   

11.
培养科技人才是加速科技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政府科技计划对创新发展起主导作用。以未来科技发展中科技人才的作用为切入点, 探讨科技人才成长与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之间的关系,从政策环境的角度对科技人才的成长与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作用进行研究,总结了我国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的成功经验、成就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关键在于有创新的人才.人才是创业之本,是高科技发展的核心."一代新人才,一代新科技"、"治国之道,唯在用人".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快我院卫生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文章提出了解决途径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治理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基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基层治理创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遵义市余庆县从多年前开始,就围绕基层社会治理探索的“四在农家”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五心教育”、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三不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等一系列举措而形成的“余庆经验”,为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进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常熟要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继续当“两个率先”的先行军,就必须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举措,不断在创新中求突破、求发展,保持并形成新的率先优势,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学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之中,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将面对资源紧缺,如何发展知识经济,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等问题。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科学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因而,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即生存,科技创新即发展,科技创新即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首要的任务是走出一条正确而适合我国国情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如同战争一样激烈,要想在…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从人才素质的内涵出发,探讨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对人才素质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祁虹 《当代经济》2001,(8):51-51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中等职业教育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每个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仅就创新教育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实施的有效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南非作为发展中大国和金砖国家之一,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也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吸引与国际合作,其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对南非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法规、开发利用、人才间的国际合作等进行介绍,并提出对我国人才资源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积极发挥政府科技创新导向的战略功能,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构筑促进科技进步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优惠政策,招揽和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与对策,走出一条有别于欧美国家的独特的创新型发展之路.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政府不断调整国家创新战略,以提升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人才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知识经济以人为本,作为科学技术载体的科技人才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作为高科技载体的高科技人才。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人才的观点,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