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变更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权的基础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不仅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而且也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影响公司业绩及公司的市场价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中的控制权配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控股股东行为对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   总被引:259,自引:6,他引:259  
本文应用终极产权论 (theprincipleofultimateownership)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重新进行分类 ,结果发现 ,中国 84%的上市公司最终仍由政府控制 ,而非政府控制的比例仅为 1 6% ,因此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仍然是国家主导型的。然而 ,官方统计报告中对股本类型所做的国有股与法人股之分类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中国上市公司终极产权者的模糊界定 ,进而使许多先前从事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误入歧途。本文按照新的控股主体分类标准对不同的控股类型———如国家直接控股模式与国家间接控股模式等 ,进行了绩效筛选比较 ,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确实密切相关。具体来说 ,在国家最终掌控的上市公司中 ,相对来讲代理效率损失最低的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 )国家间接控股 ;(2 )同行同专业的公司控股 ;(3 )整体上市。此结论为今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股权结构的改革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与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秦常娥 《时代经贸》2007,5(12):94-96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作为终极股东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显著低于非国家作为终极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秦常娥 《时代经贸》2007,5(12X):94-96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作为终极股东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显著低于非国家作为终极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成波 《经济师》2006,(3):60-62
股权结构如何将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股东持有的股权份额不同,会影响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的激励和能力,因而对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和公司价值都会有影响。文章介绍了国内外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英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研究了英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特点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最后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邹平  付莹 《财经研究》2007,33(9):135-143
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享有的控制权可能超过其持有的现金流权,造成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两权分离"。两权分离致使股权结构更加复杂,为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淘空上市公司和利润转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文章从理论角度考察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价值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资本结构、契约理论与上市公司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运用契约理论对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补充和发展 ,认为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应该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和破产成本等交易成本 ,有利于企业融资、提高企业效益 ,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利益 ,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然后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呈现负债率偏低、股权比例偏高的特征 ;同时 ,独特的股权结构不仅决定了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性质 ,而且从根本上决定了上市公司治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的市场化导致金融理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资本市场理论成为现代金融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资本市场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中国现有的资本市场架构下,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首先是制度性因素,包括股权结构、股东结构、激励机制等。其次是非制度因素,包括行业的周期性及其市场竞争程度、控制权市场和债券人市场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4年沪深股市除ST、PT外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公司治理是否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首次将上市公司按照控股股东的控制度分为5种股权结构类型,考察不同股权结构类型下的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治理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适度制衡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马寿宝 《经济师》2012,(1):100-101
文章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控制权争夺与股权结构优化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即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决定公司的治理方式及成效;股权结构的集中程度影响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效率,在股权适度集中时,控制权市场对公司治理效率进行识别和修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以国美电器为研究对象,揭示出民营上市公司在进行控制权转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问题。国美案例将成为其他民营企业改革或股权结构优化的标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可能成为控制权争夺目标的公司会具备什么样的财务特征、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进行了分析,以寻找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真正动机和目的.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越差,债务比率越高,当年具有增发或配股资格,产权的可转让性越低,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和终极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时,其控制权被争夺的可能性也越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控制权收益①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普遍重视寻找最佳资本结构,减低资本成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股权结构等因素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企业要在这些微观影响因素中找寻平衡,确定合适的融资方式,来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4.
股权结构是股东竞争的均衡过程,是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结果。控制家族作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主导方,是如何进行股权比例调整,实现股权结构的优化呢?文章基于控制权理论分析,认为公司价值与控制权风险是影响控制家族股权比例调整的关键因素,并选取2008—2013年家族上市公司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1)在控制权稳定的前提下,家族企业的公司价值越高,市场套利空间越大,控制家族越有倾向稀释股权;然而,公司价值并没有引起控制家族增强上市公司的股权。(2)当面临较低的控制权风险时,控制家族倾向于稀释股权;当面临较高的控制权风险时,控制家族会增加股权以巩固控制权地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控制权收益驱动公司资本配置行为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及其导致的控制权分配格局,文章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形成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收益的资本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权收益水平与资本配置规模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收益水平越高,则增加等量控制权收益所需的资本配置规模就越大;(3)较固定资产投资而言,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收益的比例也较低;(4)上市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在形成控制权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资本配置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下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中西方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比较了中外公司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研究重点.西方国家的公司股权比较分散,传统公司治理研究更关注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中国上市公司产生与发展历程决定了它们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与其相关的研究也更关注大股东角色.大股东投入公司的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本,其角色也不只是公司治理的参与者.大股东凭借其资源的投入量与相对重要性获取相应的公司控制权,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与价值创造.资源背景对大股东的权力配置、风险态度、投资决策、治理参与动机等各方面都有直接影响,研究中国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需要关注股东资源.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为例,实证研究控股股东减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还是非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都可以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但是,国家控制公司控股股东减持所带来的公司价值的提高低于非国家控制公司价值的提高。控股股东减持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对其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既有控股股东又有制衡股东的股权结构应该成为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终极控制权变更视角研究上市公司金字塔控股结构的演变效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呈现"黏性"特征,60%以上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在这段时间内并未发生变更,但上市公司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复杂程度有日渐加剧的趋势,并且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变更越频繁,将会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金字塔控股结构的长度、宽度和复杂度。因此,政府应鼓励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长期、稳健地控股,这样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金字塔控股结构的复杂性,提升公司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9.
国家控股、超额雇员与劳动力成本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与以往很多直接检验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之关系的研究不同,本文选择1999—2002年健康运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雇员角度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所有制性质对上市公司社会性负担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国家控股公司比非国家控股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并且国家控股公司的超额雇员主要源自上市初的历史遗留冗员;超额雇员和高工资率共同导致国家控股公司承担了比非国家控股公司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此外,还发现在国家控股公司中,国资部门控股公司的超额雇员最多、劳动力成本最高;并且相对其他公司而言,该类公司上市后可能继续超额雇员。因此,推进上市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和避免国家直接控股,对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依次分析我国政府行为、市场化进程和资本市场发展特征对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私有性质终极控制股东为保护私有产权向政府寻租,为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资源转移等多重动机选择集团化、股权集中的终极控制权安排;国有性质终极控制股东为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变革制度和缓解地方政府公共治理压力也会选择股权集中的金字塔结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所形成的重筹资和上市公司独立性不足特征也使终极控制股东的上述动机通过上市公司更加容易实现.所以,特定终极控制权配置结构与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终极控制股东利益模式相互强化,治理大股东控制和利益侵占则需要多种制度因素的协同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