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我国2004-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研究了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对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与公司财务风险负相关.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加重了其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获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加重了公司财务风险,两权分离程度与公司财务风险正相关.较高的地区法治水平能够有效遏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上市公司所处的法律环境越好,其财务风险就越小.法律环境的改善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公司财务风险,还有助于减轻由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所导致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高度分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样本.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趋于下降;伴随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水平的增加而上升.这种结果和自由现金流假说一致,即控股股东拥有过多的自由现金流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并且这种过度投资问题在资产收益率低的公司里更加严重.我们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以往关于现金流和投资之间的敏感是由于控股股东偏好过度投资还是投资不足的争论,而且为控股股东存在“激励效应”和“堑壕效应”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在能够有效控制公司的情况下,常常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转移公司资源,损害公司价值,从而对小股东的利益构成侵害。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主要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实现控制权的增长,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计算了家族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和投票权的分离程度,并分析这种分离程度是否对公司价值具有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投票权、现金流权与投票权的分离系数均与公司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和2005年的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对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和并购绩效之间均呈现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控制权还是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均具有两面性特征。中国民营股东在安排所有权结构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控股股东充分的控制权,又必须避免控制权与现金流权过分偏离,以防止公司价值落入非线性曲线的底部。  相似文献   

5.
金字塔股权结构是造成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主要原因,这种分离导致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企业的控制者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将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转移到自己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的利益就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中国,这样的掏空行为屡禁不止。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掏空下级公司的案例,对掏空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6.
过度投资作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一种,直接降低企业价值,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控制性股权结构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论文主要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现金流量权两方面展开,高比例的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两权分离度对投资过度的影响效应取决于控股股东是否为绝对控股.  相似文献   

7.
控股股东道德风险与公司现金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借鉴Myers & Majluf(1984)的模型框架,从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视角构建了公司发行股票为投资项目融资的决策模型。本文模型分析表明,公司控股股东会选择在其自身利益增加的情况下发行股票,但这有可能损害公司原有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的这种道德风险将被市场所预期,从而会对公司融资行为形成约束。在这种因控股股东道德风险所引起的融资约束下,公司现金持有策略会发生变化。控股股东出于利益侵占动机增强对现金资产的偏好,导致公司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上升,而公司增持现金的价值效应较低。在实证检验中,本文以2003—200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分析样本,用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程度代表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动机的强弱。检验结果表明,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较大的情况下,公司现金—现金流敏感度较高而现金变动的价值较低,这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金字塔型的股权结构,使得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权发生分离,这很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本文以我国金字塔类家族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有效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家族上市公司的上市方式、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程度、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绩效整体上优于间接上市的家族公司,家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程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现金流权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胡科  张宗益 《技术经济》2010,29(4):86-90
本文利用2005—2007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并探讨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价值与终极股东控制权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独立董事比例的相关性不显著;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与公司价值呈U型关系,且U型关系顶点左侧的样本数占整个样本的84.384%,即大部分的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度控制在使其易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普遍呈金字塔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常常出现分离状态,因而极有可能诱发委托代理等问题。鉴于此,文章以我国上市家族公司中小板企业2010—2012年的样本数据为对象进行研究,对家族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流权、两权分离度、家族成员的权力偏离与企业绩效间均呈负相关,Z指数和管理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则呈正相关,而所有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李元旭  吉祥熙 《技术经济》2017,36(7):128-133
基于第二类代理问题的视角,对公司治理中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产生代理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发现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绩效、创新、捐赠和信息披露质量方面,但是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对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解释。  相似文献   

12.
对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结论并没有达成统一.本文通过对经典理论模型的扩展和推导,建立了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然后以沪深两市中2004-2007年的147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从最终控制人的角度考察了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现金流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偏离程度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这一结论说明,现阶段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所有权结构尚不合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尚不健全,最终控制人可能采用"掠夺式分红"、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而损害企业价值,造成公司绩效偏低.  相似文献   

13.
制度背景、股权性质与公司持有现金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借鉴Fama和French(1998)经典企业价值回归模型的思想,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现金的市场价值。结果表明,就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而言,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小于账面价值。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受公司股权性质的影响,公司的国有股权性质降低了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本文从公司持有现金价值的视角进一步说明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偏低,上市公司中代理问题严重,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假说与掏空行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
We build a model in which corporate governance allows for the adoption of an institution acting as a mechanism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Our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incentive to adopt such an institution is decreasing in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ing in free cash flow. Testing our theoretical model by means of a sample of 157 Italian listed companies over the period 2004–2007, we find that board composition favours independent members in firms with a large free cash flow, and executive members in firms with high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supporting the view of governance as a way to limit agency costs.  相似文献   

15.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必然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自2005年证监会提出股权分置改革至今,上市公司的改革已基本完成。实证分析说明,日前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利政策尚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持股结构、决议机制与上市公司控制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控制权的界定和度量一直是困扰公司治理领域的重大难题,完全控制、绝对控制、通过金字塔等手段控制、相对控制、管理层控制的传统分类方法,单纯以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为标准,忽略了其余股份的持股差异,即持股结构的影响。考虑持股结构的概率投票模型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但由于该方法刚刚兴起,其理论基础尚不完备。本文在三种决议机制下,考虑到股东出席会议的状况,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扩展。结果显示,所有权并不是控制权的惟一途径,还受持股结构、决议机制、股东出席会议和投票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状况的不同,本质上可以归因于各国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差异。终极控制股东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可以获取控制权的私有收益,而这是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我国的股权分置状态放大了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终极控制股东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