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今校园贷盛行,引发了多起恶性事件,并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但是"校园贷"不该是高利贷.造成悲剧的不是校园贷,而是人们内心的贪婪与无知.校园贷行业暴露的种种问题,折射出资本与公益的彼此抵触,校园与社会的相互入侵.但这些并非天生矛盾,是可以通过后期不断去规划完善的.相信通过学校与政府等第三方的监管,校园贷可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相似文献   

2.
自银监会对银行类金融机构向大学生发放信用卡进行管控后,信用卡消费逐步退出校园金融市场,校园借贷市场重新走向空白。信用卡的停办加上互联网消费的成长,网络借贷的金融消费方式得到飞速发展,其进入校园后,高校"校园贷"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高校要增强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政府要规范校园贷平台监管,对"校园贷"进行有序引导,促进校园贷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大学生借贷和分期消费市场也被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发出来,与此同时,"校园贷"引发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互联网校园金融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关于"校园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控制、法律法规。文章通过文案调查和实地调查,从温州地区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出发,透析可能引发的社会危害,最后从家庭教育、学校引导和社会监管三个角度探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20,(2)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迅速发展。而大学生由于自身消费需求旺盛、法律意识薄弱、偿还能力不足等原因,更容易遭受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法侵害,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机制予以保护。文章分别从三个角度发掘"校园贷"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在"校园贷"中保护大学生权益提供法律建议,更好地保护大学生权益。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12)
"校园贷"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成果。"校园贷"近几年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校园贷"已经成为臭名昭著的一个"校园害"。但是大学生的信贷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校园贷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文章将介绍怎样利用EXCEL软件计算网络贷款的IRR,最终计算出网络贷款的实际年化利率,从而帮助大学生识别并远离高利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校园贷问题日益突出,对学生的校园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是高校大学生管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并且通过媒体报道出来的各类校园贷实际案例,我们认识到了校园贷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危害深远.因此,本文以高校大学生校园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贷危害的表现以及危害原因的深入分析,从学校和政府的角度就校园贷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3)
"大学生"与"网络贷"看似是两个不相干的名词,但是,通过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大、购买力强,且社会经验相对缺少。而"网络贷"我们可以先简单地理解为通过网络进行的贷款。那么,"校园贷"是什么呢?一般来讲,"校园贷"就是指某人或某机构以大学生为目标,并依托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以寻求短周期、低风险、高回报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网上借贷模式。前面我们提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有独立和稳定的经济来源,且诚信观念并不牢固,当对某种商品产生兴趣时,容易发生非理性消费,从而出现借贷及欠债的行为。而当这种不当行为发生且不能如期还款时,一些非法放贷者就可能会在黑恶势力的帮助下采用非法手段,侵犯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为其各方面带来极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卫国  冉晖  张琳 《经济导刊》2007,(12):74-75
中小企业款难贷与银行难贷款的矛盾造成了我国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一种名为"团体贷款"的联保融资方式出现了,近一年中在国内不少地区得到应用,这种融资方式赢得了企业、银行以及政府的满堂喝彩.为什么"团体融资"有如此大的魔力,它给中小企业、银行以及政府带来了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9.
P2P校园网贷中,借款人首先享有作为自然人应享有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隐私得到保护的权利,同时在借款活动中还享有作为借款方应享有的对借款相关信息的知情权.但是在目前实践中,"裸贷"一类的事件表明,借款人的前述两项权益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鉴于借款人在借贷关系中所处的弱势地位,本文主张应当对其予以倾斜性保护,保护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引导不能符合规范的P2P网络借贷逐步退出校园市场,包括加强法律监管、完善社会征信体系等.本文将从P2P校园网贷的概念、对P2P校园网贷中借款人进行保护的必要性、目前国内P2P校园网贷出现问题的原因、保护借款人利益的方式四个板块对在P2P校园网贷中保护借款人利益的必要性和保护方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8)
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形成完备的法制监管体系,大学生在校园贷中的相关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校园贷市场存在着管理混乱、资料造假、超额授信等多种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校园贷的背景及威胁、分类及法律性质以及现行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校园网贷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涌现,但同时女生裸贷、学生跳楼等新闻事件的频发,引起各方关注.本文以三峡大学为调研区域,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法等对宜昌市三峡大学大学生进行调查,揭开校园网贷的黑幕,对校园网贷进行风险分析,并对大学生网贷提出一系列建议,增加对校园网贷的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P2P模式在大学市场逐渐升温,校园消费贷款(下文简称校园贷)作为新兴的信贷模式在运行中不免产生诸多问题,对校园贷的研究可以客观综合定义其真实意义与影响,并揭露隐藏在其背后的风险与陷阱,以此有助于该模式问题的解决和风险的规避,保护作为该模式中消费者一方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有关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永佳 《经济师》2007,(8):111-112
当前社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相应的,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命题下的分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每个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因此,节约型社会要从节约型校园做起。笔者通过对校园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互联网金融掀起的以校园贷为代表的小额贷款迅速席卷各大高校,抓住大学生消费意愿强、消费能力低的特点,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由此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如某大学生因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跳楼自杀、裸贷等现象频上社会榜热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话是不能直截了当说出来的,否则会使人尴尬,让人生气,讨厌或令人害怕.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轻浮、无礼的印象.因此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创造了委婉语.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的历史相当悠久.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领域,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委婉语.所以本文从委婉语产生的原因,特点,使用领域,构成类型等方面进行阐述,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价值观解析:合理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鸣 《经济问题》2007,(7):3-5,26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消费社会的出现相伴而生的,它的存在真切地反映了消费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价值观,消费主义在使用时也是风险四伏的.从本质上说,它是对一种新的异化现象的某种认同,是工具理性极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从属于"资本的逻辑"的.它鼓励人们从消费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因而不仅使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趋于无限,而且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精神危机以及价值观念的迷失.  相似文献   

17.
银行危机通常都处于金融危机的核心位置,保持银行业稳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关键。征信是社会信用关系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伴生的一种信用信息服务,它是金融体系分工的自然结果,它把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贷前调查、贷前审查的相当一部分任务专业化,它是服务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中的一项最普遍、最基本的业务,是防范银行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音乐作用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我们要充分利用音乐的"和谐"和"净化"作用,使它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伟大事业中为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发挥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9.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庭教育是责无傍贷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在校园,他们更需要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氛围.所以本人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就以"拥有健康的家庭生活是孩子顺利成长的保障"来探讨这一看法.  相似文献   

20.
柏克珍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财产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他否认个人在社会中具有自然权利,强调人只有在社会中才可以享有自由;同时反对天赋人权学说,坚持国家"是一种永世的契约"的观点。国家之所以是一种道德实体,而不是个人的集合,是因为它为个人所享有的社会自由提供保障,人们对其负有道德上的义务。国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它不是个人实现自由的工具,这是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对待国家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