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师》2018,(1)
三江流域佳木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东北的革命老区,以"东北小延安精神"、"抗联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赋予了它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度挖掘佳木斯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区域文化产业,促进佳木斯区域文化经济大发展,其有效途径就在于强化"四个力",即:增进产业协调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吸引力、提升产品的创新力。  相似文献   

2.
南丽军  王玉华 《经济师》2014,(12):22-24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哈大齐工业走廊精神文化,是结合全球化背景下哈大齐工业走廊整体实际情况,对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大城市的精神文化进行总结与提炼,是对原有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精神文化的研究,是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增强黑龙江精神文化凝聚力,打造哈大齐工业走廊精神文化品牌,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以饱满的精神与国际和谐接轨,以最终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7,(10)
地方文献反映了一个地区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地方文献向人们展示了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如何将地方文献的应用价值最大化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宣传与推广东北小延安时期的地方文献。  相似文献   

4.
王艳军  周丽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3,(10):290-290,298
尽管目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是不匹配的,高职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精神文化、社会竞争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分析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就如何有效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有对自然、社会、自身、生活、爱等多姿多彩的梦,人作为逐梦者而存在。"中国梦"是个人梦想的中国表现,是中国人对历史与祖先的承诺。大学生是人对梦追求中的杰出者。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按照大学生对梦想的追求本性,以梦想统领。然后,以中央"中国梦"教育精神为指导,以大学生自我梦想实现为号召,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邦山 《经济师》2005,(4):96-9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营造校园文化 ,坚持以人为本 ,使大学生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7.
米鸽  丁锐 《经济师》2011,(12):99-100
"孝"的观念贯穿中国历史,孝道观念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培育人们思想道德方面起到了起始和基础作用。但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孝道观念淡化,孝道教育弱化,人们特别是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群体的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现象越来越明显。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了滑坡,他们虽然掌握了高深的专业知识,却不知"孝悌"是什么。因此,加强孝道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对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尤为重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闯关东精神产生于闯关东的历史过程,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来看,闯关东精神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腾飞的精神文化基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绝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行为,更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文化转型的整体行为。只有弘扬闯关东精神,才能克服保守、落后的传统性格和计划经济体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阻碍。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与建构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途径的重要措施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语境下,准确揭示新媒体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关联.新媒体衍生出的虚拟功能超越了网络信息技术的规定,而新媒体的优势特质正是由网络信息技术决定的.这正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内涵,表现出了崭新的创新价值与机遇.从新媒体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视角,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明确新媒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造成的困境与带来的机遇,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媒体路径建构的规范与原则作为逻辑基点,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长征精神是我国所特有的文化形态,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所体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魅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着榜样及引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弘扬民族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并自觉运用长征精神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高校的法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寻找出有效塑造大学生法治人格的方式和方法,使得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法治的社会,从而推动我国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有效的全面贯彻落实精神文化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对于当代社会治安的要求,提高人们的人身安全,让人们可以懂法知法不犯法,做一些高素质高内涵的事情,减少低俗以及伤风败俗的行为,从大学生抓起,培养好大学生的法治人格,使得大学生们的精神文化可以朝向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荣  赵奕凌 《时代经贸》2010,(6):255-256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公共精神及民主与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4.
黄新锐  郭锦亮 《经济师》2023,(9):215-216
陕西红色文化旅游是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助力作用。陕西红色文化旅游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学习和传播革命历史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陕西红色文化旅游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优势,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大力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旅游活动和实践项目、创新教学方式,以红色文化旅游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旅游活动等,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他们的全面发展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在追求.而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要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要努力开拓网络这个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需要理性的民族精神,既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心,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大国情绪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是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以及不理性的民族主义等.建构理性的民族精神是学校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和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手段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切实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资源,自我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中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塑、爱国主义情怀及高尚道德的修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中原文化为引领,在把握中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加以重视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倪菲 《大陆桥视野》2016,(6):198-199
当代大学的礼仪教育普遍以老师、学校、社会的观点编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礼仪教育,较片面地引用"传道者"的观点,往往会造成与"受教者"间观点的冲突,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实质作用、教学内容并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学生难以灵活地将礼仪知识学以致用等问题.从而衍生出大学生对礼仪教育学习兴趣的缺乏,自身缺乏礼仪文化素养,造成交际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产生一系列问题.笔者通过对各大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礼仪文化教育现状,总结当代大学生有兴趣学习的礼仪知识以及当代大学生想要的教育学习方式,希望能够帮助提升大学生礼仪文化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持续激励着大学人向着继承文化传统、吸纳时代风气的更高层次迈进。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它是在我国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经济严峻挑战,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国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兴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实施创新教育,是要克服我国高等教育过去注重创新不够的弱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钊在点评2003年大学生"挑战杯"赛时指出:"本科教育应注重创新."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包含传授一般科学创新所需的思维与实践方法、结合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等许多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