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德阳市1983—2012年的GDP和三大产业产值的数据,对德阳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湖北省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协整方法得出湖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就业人口比重增加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度,并针对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从三次产业和高能耗产业两方面实证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与其能源消耗之间显示出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表现出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能耗与经济之间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GDP增长会引起部分高耗能产业能耗的增长,但各产业能耗的增长幅度有很大的不同,能耗需求增长最多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划分来看,上游的金属冶炼加工产业、石油炼焦加工等产业耗能大,但对GDP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下游的纺织业、机械制造业等耗能较小,但是对GDP的拉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协整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改革开放30年的广东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发展,本文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值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5.1计量软件,对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低.因此,调整兵团产业结构时,首先,充分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其次,通过加快信息化步伐推动工业化,加快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最后,在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防止产业结构空心化.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变迁、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冯江茹  范新英 《技术经济》2012,31(4):120-125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7,(1)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吗?文章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对我国1984—2014年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显著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三大产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结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选取1978-2012年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数据,构建VAR模型,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变动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是正向的;第二产业的变动对第一、第三产业的影响都是正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第二产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逐渐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经济增长的产业构成角度,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三大产业构成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虽然三大产业的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它们对能源消费增长率的影响却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产业的增长导致了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上升。能源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的六大产业部门构成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增长是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率上升的主要力量。对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各产业产出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给予了解释。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长仍是工业占有主导地位,城市化进程仍需要一段时期。但在我国经济增长短期却发生了增长动力的变化,第三产业已经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也同时表明,第三产业将逐渐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力量。  相似文献   

12.
河西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经济增长是怎样的相互关系?基于河西地区五市1999—2014年的数据,计算产业结构层次系数并构建其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量回归方程研究甘肃河西地区的产业结构之高级化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通过计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甘肃河西地区,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不稳定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经济增长关联较强,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促使产业结构持续高级化,然而经济增长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助推没有产业结构高级化推进经济增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河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模型对河南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践检验表明,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配第一克拉克趋势,并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总的来说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但有波动。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三产业的影响逐年上升,超过第一产业;与发达省份相比,河南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急需进一步优化,为此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并引入虚拟变量比较了1992-2000和2000-2012年两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和波动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已经不适宜作为社会主导产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和对经济风险的缓释作用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宋薇  李娟  陆文豪 《经济论坛》2011,(4):132-135
通过对河北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对GDP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助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不明显。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ADF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河北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蒲艳萍  蒲勇健 《生产力研究》2005,3(6):184-186,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演变关系是众多学者所关心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就业弹性、产业偏离度、不同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199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2)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3)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偏差;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蒲艳萍 《现代财经》2005,25(2):64-6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之间呈现出什么样的演变关系是众多学者所关心的。通过对不同指标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19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迭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2)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不相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3)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偏差;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结合云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情况,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表明:云南省目前的经济发展对第一产业的依赖性比较强,第二产业对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影响,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处于薄弱的状态。因此,云南省产业对策应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推进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较同步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文章基于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合理化之间的互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从长期影响方向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在长期对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正向效应;从因果关系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引致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从互动影响程度来看,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影响相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影响要更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巩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扩大城市化发展的规模、提升城市化发展的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内蒙古1983—2008年数据,对内蒙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