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战略抉择,明确了福建省发展目标定位,必将推动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同时也为区域经济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更富竞争、更具前景、更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和舞台。按照大泉州发展的要求,石狮应当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大做强泉州湾滨海城市的排头兵。要继续大力实施“四市三海”发展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统揽。以产业建设、城市建设、干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竞争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其中京津唐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区域经济板块中最活跃的地区。在这三大经济区中,广东的发展慢于华东。广东经济增长前高后低,1993年至2002年10年间,经济增长的领先地区是浙江,年均增长18.8%,比广东高1.2个  相似文献   

3.
面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势头,福建究竟要怎么发展?在全国出现已成形的经济区域快速发展、未成形的经济区(如泛珠三角)加快构建、国家重点考虑跨省区区域规划的情况下。形势促使福建必须作出今后发展战略的抉择。只有冲破目前本省在全国发展布局中的滑坡趋势,明确提  相似文献   

4.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发展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中国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内部业已产生启动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背景下,如何确立符合福建发展实际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竞争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其中京津唐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区域经济板块中最活跃的地区.在这三大经济区中,广东的发展慢于华东.广东经济增长前高后低,1993年至2002年10年间,经济增长的领先地区是浙江,年均增长18.8%,比广东高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竞争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其中京津唐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区域经济板块中最活跃的地区。在这三大经济区中,广东的发展慢于华东。广东经济增长前高后低,1993年至2002年10年间,经济增长的领先地区是浙江,年均增长18.8%,比广东高1.2个百分点。10年来,广东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1992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生态型式。通过对中国经济区发展水平比较分析、对中国经济区综合竞争实力比较分析,得出各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及其在全国的地位,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探寻重要的经济区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海峡经济区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构建海峡经济区,是两岸经济区域分工走向不断深化,并取得最优资源配置和相对竞争优势的最佳出路,也是台湾经济避免被“边缘化”和产业“空洞化”的理性选择。本文着重研究了海峡经济区的基本内涵、功能定位,并探讨了海峡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陈添友 《发展研究》2004,(11):42-4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镇、街经济作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应当大有作为。目前,本省许多镇、街基础扎实,实力雄厚。以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为例:该街道辖区面积仅6.2平方公里,2001—2003年梧村街道三年累计招商注册资金达10.5亿元。至  相似文献   

10.
中原经济区要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牌局",就必须强化、改革其经济职能,对于中原经济区而言,其经济职能包括:一是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等;二是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进行合理的市场监管;三是完善城市知识基础设施,培植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四是强化区域治理,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铺好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非均衡增长与区域竞争力衡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非均衡。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进程中,处于领先的区域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追赶区域为“环渤海湾”地区,后开发区域为“东北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在国内区域竞争的博弈中,哪一个区域能够获得领导者地位,最终将取决于区域内工业部门的竞争力,包括工业竞争力指数、专业化程度和区位商数。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作为新兴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途径。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关系到中原地区经济的崛起,发展产业集聚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保障。旨在通过对中原经济区主体省份河南省的产业集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河南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发展产业集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振兴战略给河南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个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金融生态水平进行实证评估,并得出了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央提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福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委提出了加快建设海峡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本省的各级审计机关,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围绕发展大局,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大地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海峡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我国,以区域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已具备相当规模,环渤海经济区蒸蒸日上,西部地区大开发初显成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指日可待。在这些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众多经济区域中,由于福建与台湾在历史渊源、地理区位、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紧密联系,构成了海峡两岸独特的区域经济板块——海峡经济区。  相似文献   

16.
陈婷婷 《时代经贸》2008,6(10):104-105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与依赖关系。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调整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来看,我国经济正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与之相对应,上层建筑方面也将经历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行政,最终到区域治理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山西参与黄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构想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肠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分活跃。尤其是黄渤海经济区的崛起和其诱人的发展前景,更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就严格的地理概念而言,黄渤海地区应包括辽东半岛、京津地区以及河北、山东半岛,山西本不应属于这一区域。然而现代区域经济理论的拓展认为,传统的区域竞争优势是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谓“优势”主要取决于不可改变的条件,如自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而新的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主要取决于可改变的条件,如金融资本、科技、管理、信息等,强调区域合作中的群落关系。因此经济区域应当不仅仅是纯粹的地理…  相似文献   

19.
林其屏 《经济问题》2005,(2):2-4,27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还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难以形成,最终导致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长速度放缓,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格局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跨越行政区障碍,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赵智杰 《发展研究》2009,(11):12-14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五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正逐渐成为各种市场要素融合聚集、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带。改革开放以后,长三角、珠三角创造了区域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最快、投资环境最佳的发展区域。客观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运行特点及其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差距,对于汲取两地经济发展经验、明确发展思路、迅速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