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强调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突出问题是生态危机。其中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造成这一危机的根源。以经济理性为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显然无力解决生态问题。要想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只有从社会制度上废除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论包括资本的逻辑起点、资本的逻辑展开和资本的逻辑终点三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表现在,第一,资本逻辑的起点阶段: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第二,资本逻辑的展开阶段:资本循环的中断;第三,资本逻辑的终点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经济矛盾。总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表现,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逻辑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研究,对我们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前途命运,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资本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原始逻辑起点,以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逻辑起点,从三个层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阐述:一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和根本原因;二是揭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如破坏自然生产力、破坏劳动力的可持续性、破坏生产的可持续性、割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三是生态环境问题化解,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科技异化是威胁到人类长远利益的一种现象,它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安全感的削弱,而资本逻辑则是科技异化的根本原因,要克服科技异化,一方面要用公共权力加强对资本的约束,另一方面要重塑人类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是资本逻辑的深刻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按照资本逻辑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生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人自身的人类生态危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三重维度的全面审视,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生态危机,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卢江  黄旭 《经济纵横》2023,(10):24-3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了系统性危机,表现为由内在关联的、超越一定范围的多领域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影响的整体危机。《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具有显著的逻辑批判张力。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系统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逐利本性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终结。资本积累理论阐明了从国内扩张转向国际扩张下系统性危机从可能转向必然的具体机制。资本循环理论刻画了系统性危机在经济领域内部、非经济领域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生成演化路径。在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社会因素不断生成。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改良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缓了系统性危机的消极冲击,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本身逐渐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得不受到资本逻辑的操纵与控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生产是缓解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合法化并谋求其永恒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旧城市空间的升级改造与新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必然出现资本逻辑与自然逻辑,以及资本逻辑与劳动逻辑的双重对抗。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城市空间生产,在资本主义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城市空间生产无法从根本上清除资本主义的痼疾,无法成为摆脱资本主义灭亡宿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不无关联,资本逻辑是异化生产、过度消费、理性计算和全球扩张的逻辑。资本的异化生产将自然界仅仅作为"有用物"加以掠夺;过度消费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理性计算过滤掉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全球扩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殖民提供了契机。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成为现代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危机的总根源。受该流派影响,学界产生了关于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研究企业资本形成制度时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即资本作为信用——资本作为股份资本——资本作为货币市场——资本作为财富的源泉。该逻辑思路是马克思从其生产方式理论出发,以企业组织形式及其资本形成制度的演进规律为线索,旨在探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进程中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主导机制及其一般规律。因此,对该题目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论述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做过极为深刻的论述。资本的贪婪使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在生息资本的形式上,产生了脱离实体经济追求货币自行增殖的资本拜物教妄想。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创造出拿他人的、社会的财产进行冒险赚钱的赌博欺诈制度。虚拟化的信贷、金融证券过度膨胀,必然会造成货币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银行资本服务,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重温马克思的论述可以认识到,美欧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危机。《资本论》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济学工作者应当在全面、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克沃尔通过对资本的生态批判,揭示了资本是自然的最大敌人,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性,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生态病态的社会.为了消除资本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必须解构资本的扩张逻辑,建立一个超越资本的生态健全的社会.克沃尔从生态视角对资本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萧条终于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骚乱和总统走马灯式的更迭。从表面上看,阿根廷危机的原由是长达4年的经济萧条。但其根本原因与亚洲金融危机一样,都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必然结果。不同的只是:亚洲各国是钉住汇率制度并开放资本市场,其逻辑的必然结果是货币冲击危机;阿根廷是货币局制度并开放资本市场,其逻辑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动荡。本文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导致的米德难题出发,分析阿根廷危机和亚洲危机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为抵挡利润率下降趋势,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 收入因而由劳动向资本转移, 其内部积累矛盾激化推动了以国际垄断资本利益为核心的全球化, 最终引起美国制造业 “空心化” 及中美贸易失衡; 当代资本主义的技术垄断和金融垄断特征与全球化形成合力, 加深国际剥削, 使收入分配空前悬殊, 构成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根源; 危机后的衰退周期更使积累条件趋于恶化, 美国国内中小资本及中低端劳动者利益进一步受损, 国际阶级矛盾凸显。 美国对华 “贸易争端” 是国际垄断资本积累矛盾激化的集中体现, 更是美国维护其垄断地位遏制中国发展的行动; 中国应立足于破解技术垄断和金融垄断,防止过度金融化, 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 探索打破资本主义垄断发展格局的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存在着形式上结论与逻辑上结论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从资本本质及其内在矛盾的逻辑发展看,资本积累的结果不仅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一定是劳动供给的不足和工人阶级的富裕化;而对资本家阶级来说,资本积累只是使他们得到权力与荣誉,但积累的主要成果却并不被他们所享有。因此,资本积累是对资本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异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次贷危机原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金融危机向实体危机转变的逻辑相反,美国次贷危机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经济危机,它是世界经济危机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形式。其中,金融性因素是直接原因,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和贫富分化是深层根源,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全球扩张则是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此次全球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金融全球化和产业高端化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背景下发生的,其对世界经济和利益格局的影响必然和上世纪初的大危机一样深远。因此,从制度机理和资本利益冲突的层面分析此次危机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Obstfeld(1 996)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考虑经济结构、供给冲击以及金融风险的多因素汇率制度选择模型 ,以成本分析为工具解释了资本控制、各类成本和政府偏好对均衡的影响以及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 :(1 )资本控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均衡产生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资本控制措施使经济避免多重均衡 ;(2 )放弃成本对汇率制度选择发挥关键作用 ;(3 )较大的政府偏好促使政府选择固定汇率制度 ,在放弃成本不足够大的条件下 ,决策者也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偏好或者实施资本控制措施来保护本国固定汇率制度 ;(4)对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的放弃成本的估计表明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放弃成本正处于中间水平 ,因此有必要增大政府对固定汇率制度的偏好并且对资本帐户实施适度管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防范金融风险。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何时回归真正的“管理浮动” ,应主要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放弃成本的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8.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必然性。从深层上看,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是源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从中间层次上看,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源于现代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根本缺陷;从表面上看,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是因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误导。从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而又加深为世界性经济危机,其内在逻辑在于大资产阶级掌控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孕育了危机全球化的所有基因。  相似文献   

19.
刘顺 《当代经济研究》2024,(3):18-27+129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批判,是其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关键“病理”入口。这一批判具有鲜明靶向,使他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二重性,即把资本矛盾传导至全球和在驱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加速社会革命。批判的价值和意义,始于经济问题但不止于经济领域、始于批判但决非停留在批判,而是站在人类解放和制度进阶视野上,“由此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源矛盾及演进趋势。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受资本逻辑操弄的虚假自由贸易大行其道。这不仅侵蚀全球产供链的稳定韧性,而且隐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样态、折射资本主义制度新困境、透射资本主义演进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以来,关于生态危机与人类续存的反思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长期的、最大的敌人"。回顾整个生态崩溃的历史可以发现,生态问题成为危机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同步性。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而迈向顶峰的现代工业文明把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