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不同地区和领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有所区别,但其主要内容一般都要包括明确生态保护对象与目标、落实生态保护任务、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完善法规制度体系等五个方面。《环境经济》第八期封面系列文章“生态补偿浙江的前行模式调查”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以“中华水塔”不断流、生态移民“移得出、稳得住、富得起来”为主要目标的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也不会例外。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贫困问题及其社会救助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移民在制度设计上是反贫困的重大举措,但三江源生态移民还存在因失业致贫现象,这是催生生态移民社会救助机制的重要力量。为了确保社会救助发挥助人自助、脱贫致富的积极效果,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救助策略必须以提高移民技能水平和就业率为导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湿地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朱 《发展研究》2009,(12):40-42
湿地生态功能区是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限制开发区域中的一种类型。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既与其他限制开发区域有共性,也有独特之处。其基本思路是:保护第一,从严控制开发行为;为确保湿地生态功能供给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支持;妥善安置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为此须建立湿地生态功能区补偿机制,即建立纵向与横向交错的转移支付补偿机制,加快立法进程,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配套与生态补偿机制相适应的生态税收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论宁夏的“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宁夏“吊庄移民”即生存移民的弊端分析基础上,界定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其目标,提出了宁夏实行生存移民向生态移民的战略转变,进一步探索生态移民工程的政策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安置方式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推动生态补偿机制从理念到实践转化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更多的是为其他目标而并非为生态补偿制定.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维护环境公平,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生态补偿机制的局限性.揭示了实践生态补偿机制的难点和障碍,进而提出从赔偿观念、立法、补偿支付机制及地方模式探索等方面推动生态补偿机制从理念到实践的路径转化。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乡安全饮用水问题的日益严峻,建立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本文以钱塘江流域为例,对水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钱塘江流域多数断面不符合浙江省水功能区划要求,跨界水污染现象显著.为改善流域水质,急需建立"污染者付费"的补偿机制.本文依据"治污成本"数据,测算了补偿标准,设计了"功能区目标水质差额法"和"出入境水质差额法"两种补偿方案,并模拟测算了杭州一桐乡断面的年度补偿金额.研究结论对于流域构建水生态补偿机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新体制下要求核心保护区内居民逐步实施移民搬迁。面向这样大规模、成体系的人口迁移需求,如何开展新目标、新背景下的生态移民搬迁亟待理论方法指导。通过梳理中国现行移民政策及规划体系,可以识别出国家公园社区移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适配性差、目标定位不明确、规划实施不科学及政策灵活性不足等。并相应提出重构政策体系、明确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规划定位、在国家层面树立生态效益前置的规划目标,科学量化生态绩效及补偿标准、强调参与式规划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国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通过对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目前实施情况的阐述,从产权结构状况、政策法律背景、公民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现阶段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问题,提出在现有体制下应充分根据环境资源产品的客观特征划分环境资源产权、考虑法律政策设计中的适用性问题以及吸纳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对社会、建设工程等都产生巨大影响。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谐移民的思想,体现在将被占用土地或企业资产的补偿、工程利益分享、自主公平参与发展、提高移民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创业环境、保障移民在移入地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与移民方式结合起来,是一种以人为本,贯穿始终的移民方式。并以目标管理为手段,以和谐为立足点,设计以费用、进度、各方满意度、与上层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目标体系,指导移民工作的实施。最后提出有关目标体系设计的注意点,保障目标体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连接河北、北京和天津。建立和完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生态的共建共享共赢是必由之路。为此,文章提出了流域生态补偿规划引领、水质水量双补偿、多层次沟通协调的永定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思路和科研支撑流域补偿试点、第三方编制生态补偿试点规划方案的建议。探索永定河流域水质水量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北方类似河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借鉴,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恢复生态和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文章以贵州省省级示范点之一的湄潭县永兴镇作为研究案例,将"生态"和"脱贫"作为双重目标,分析该镇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和经验,并从迁出地生态修复、稳定安置移民、安置区可持续发展三方面总结其生态移民模式,以期为贵州及全国其他城镇的生态移民提供借鉴。最后从优势产业发展、民族文化适应性、移民内生动力、移民稳定转型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受制于生态补偿体系不够健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补偿的范围偏小、标准偏低。从各国实践来看,生态补偿机制可分为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两种模式。文章选择水域治理和森林治理两个生态细分领域,对不同国家生态补偿基金的运作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模式下基金的运作机制及生态补偿效率。我国在构建生态补偿基金的运作机制中,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参与各方的激励相容;应着力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为生态补偿基金的构建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应细化生态补偿类型,提高生态补偿效率。  相似文献   

13.
将课题组2009年在青海省三江源地区5个移民村的调查数据和迁出区与迁入区的非移民数据进行对比,运用迁移差别指数对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特征作了分析。由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迁移,三江源生态移民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民族结构等方面的选择性不强,但生态移民的家庭规模却呈现普遍小于非移民家庭的特征,另外,生态移民迁移前草场面积和牛羊头数平均低于非移民家庭。这种选择特征不利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目标的实现。从今后的政策应对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财政为主的生态补偿体系中,社会民众作为生态补偿主体的地位被忽视。确立民众作为生态补偿的基本主体,以民众作为生态补偿的主体,政府为生态补偿提供制度环境,可以将行政特征的生态补偿机制转型为法治特征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对生态补偿相关目标的制定,因此它们并不能形成一个复合的系统,也不能满足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建立有效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完善我国环境利益及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及维护整个生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对于促进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治理、实现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正义、创新与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就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原则性规定,特别是山东、陕西、湖北等地方性法规更是对大气污染生态补偿进行了探索性规范,为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提供了有益经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尚存在缺乏专门法律支撑、生态补偿主体过窄、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不合理、法律责任不完善等问题。为促进生态文明战略与强化大气污染生态补偿的法律保障,我国应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大气污染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促进区域间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明 《环境经济》2007,(12):35-39
相邻的行政区域间存在生态依存关系,是发生区际生态补偿的根本原因所在。当前,区际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要以法律为保障,确立以国家为主导的模式。为促进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建立包括流域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固体废物生态补偿、大气生态补偿、异地开发生态补偿等在内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世丹  杜群 《环境经济》2009,(11):34-39
在国外,“生态补偿”这一概念通常指为“生物多样性补偿”而进行的“生态服务付费”的过程。其生态补偿实践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政府购买模式、市场模式和生态产品认证计划(间接交易模式)。本文分别介绍和分析了这三种不同模式的典型案例,以期为发展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陕南水源区概况分析了建立南水北调中线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论述了建立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在建立南水北调中线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时,受水区应对陕南水源区给予合理补偿;在测算补偿标准时,机会成本法可以作为参考,在有效协商后形成合理的标准;产业补偿这一方式对于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存在着补偿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生态补偿主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等问题。我们要根据长江流域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的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机制:一是针对长江生态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二是建立多元化生态建设融资机制;三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补偿实施、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生态保护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