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福厚 《现代财经》2006,26(7):23-2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做出贡献的能力,这一能力因投资国与东道国或经济区域生产函数的不同而贡献的程度不同。通过对我国及三大经济区域FDI部门和内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的实证比较分析表明,生产函数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同;我国及三大经济区域引进的是先进的生产函数,这种先进性表现在FDI部门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于内资部门要素边际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理论揭示,在充分市场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流动,是由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的边际生产率差异所导致,生产要素总是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部门流向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部门,并通过不息的流动反过来缩小这种差异,最终使部门间的要素边际生产率趋于均等,达到经济增长最大值,但是,在存在着制度性障碍的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受阻,部门之间的边际生产率差异就会长期保持下来,从而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借鉴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利用"菲德模型"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中将我国的经济部门按照"菲德模型"的要求划分为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非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并提出两个假设:①高新技术产业和非高新技术产业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②高新技术产业的边际要素生产率要高于非高新技术产业。然后利用我国两类经济部门1995-2005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主要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来实现的,因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实现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程  鲍健波 《技术经济》2014,(12):59-64
从理论上探讨了标准化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构建了两部门模型,分析了可标准化服务部门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利用2003—2012年中国服务业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对可标准化服务部门的溢出效应进行了估算,利用DEA方法对服务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可标准化服务部门要素的边际产出高于不可标准化服务部门,发展可标准化服务部门有利于服务业增长;可标准化服务行业对不可标准化服务行业的溢出效应为负,原因在于可标准化服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因此在当前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对可标准化服务行业内部进行优化整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测算、分析中国经济及各产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年均增长率、产业结构高度及其合理化程度,再结合其他37个国家的相应数据进行国际比较。本文依据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推导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程并构建了测算产业结构高度及其合理化程度的两个指标。本文发现,由三大产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之间的差异和部门间规模巨大的人力资本转移而形成的“结构效益”,能够合理解释中国经济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较高但三大产业部门却处在较低水平甚至负增长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经济事实。本文从数理逻辑和经验研究两个角度验证了“产出增长率效应”和“结构效益”的存在。本文通过国际比较发现,中国经济产业结构高度及其合理化程度大幅落后于多数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0-2012年中国省际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联系以及中间渠道。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2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出现正增长且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发展角度还是从金融效率发展角度去分析,都证实了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金融效率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地高于金融发展规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且金融发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中间渠道是技术进步效应而非技术效率增长效应;通过引入衡量金融发展缺陷程度指标(民间金融发展规模),证实了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效率低下。民间金融发展具有TFP增长效应,且民间金融发展TFP增长效应要显著地大于正规金融发展的TFP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7.
加快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关键环节和先导领域,事关国家安全与发展。未来,我国军民科技深度融合发展在目标定位、规划引领、机制设计、重点领域等方面已逐步清晰。在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从军民用技术特性、产业组织形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等方面出发,深入总结比较分析军工优势技术溢出、民用先进技术转移、军民技术双向循环3种军民科技融合模式,有助于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和协同创新,促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8.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取决于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研发决策影响。利用2010—2019年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估计数据要素与研发决策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据要素赋能资本、劳动要素后的要素深度融合,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相比,数据要素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将研发决策纳入后发现,探索型研发决策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囿于高风险的利用型研发决策则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探索型研发决策能够促进数据要素赋能传统要素,二者有效融合能够显著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9.
为激发军民融合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效应,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在分析军民融合影响创新要素配置效率理论机制和约束环境的基础上,将创新要素分为创新资本和人才两个维度,使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对2007—2018年中国209个军工上市企业的省域整合面板数据进行GMM估计,得出以下结论:①推进军民融合能够通过改善区域内创新资本与人才配置状况,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②推进军民融合能改变创新要素的空间竞争格局,在邻近与技术相当区域间分别通过相邻互补和互动交流提升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效率;③主体协同环境对军民融合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效应存在约束作用:硬环境和软环境优势分别增强了军民融合优化创新人才与资本配置的直接效应,且硬环境和软环境优势区都能通过地理上邻近交流或技术上强强联合显著增强军民融合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效应。但协同环境劣势区推进军民融合对创新要素空间配置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抑制区域内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力再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率较高的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文章利用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估计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与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提高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是提升其他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动员作为贯彻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在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军民融合的自然属性和先天优势.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中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就是要求军队的经济动员组织和部门与地方政府加强协调、沟通与协作,在国民经济动员的全领域、全流程、全要素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地双方共同的职责和目标,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动员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测算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1998年~2002年和2004年~2009年2个报告期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数据,研究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SFDI)对总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按照历年服务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状况,划分了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上升的部门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下降的部门,分别研究了SFDI对这两类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FDI带来了我国总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SFDI对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上升行业的效应要大于全要素生产率相对下降行业。  相似文献   

13.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一个源自经济增长数理模型的概念,其内涵本就随基于模型对经济增长本质探索阶段的演变而变迁。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土地、资本、劳动力三大竞争性要素,以及技术、制度两大非竞争性要素。而随着数据正式被列入第三个非竞争性要素,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内涵进一步发生了新的变迁。本文在此两条线索的基础上,沿经济增长数理模型发展脉络:首先,试梳理并阐述了不同模型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之内涵及其所联结的时代意义;其次,在将数据新生产要素纳入研究体系后,还可继续探索含技术、制度和数据三项非竞争性要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新内涵,并进一步探索提出数据要素内生模型的可能路径。全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新解相关认知,观察新要素特性,揭示经济增长均衡动态变化并最终达成宏观经济新平衡的路径,试对我国当下经济实践建议一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企业规模和经济周期的视角出发,利用1992-2013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资本错配和资本边际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规模和经济周期对企业资本错配程度进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基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我们的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相比于大型企业,小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资金使用成本,但却拥有更高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同时,企业整体上在经济下行时比经济上行时面临更严重的资本错配,大企业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其资本错配程度的变化在经济下行时反而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全要素生产率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华 《生产力研究》2007,(15):143-145
经济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理解经济的增长,经济学家已经就经济增长给出了很多模型和理论。其中核算全要素生产率TFP是衡量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主要手段。然而今天常用的全要素生产率起源于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并由此形成了单位投入产出指数形式的计算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处理数据的需要指数法不断地得到完善。而通常用于经济增长核算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模型法,它只能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却不能直接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法作为一种方便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伴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构成和生产率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和低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高技术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两种层次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依赖于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最高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距离,高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生产率差距较小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较大,当生产率差距较大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依赖于低技术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预计2017年经济增长仍较为平稳,增长为6.5%。中国经济增长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区间,正逐步迈向中高端发展。中国经济迈入中高端发展的关键就是两个效率提升。第一个效率提升的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直接决定了工资水平提升速度,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就难以进行人力资本的深化。第二个伴随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对企业技术进步与配置效率的综合反映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视为内生增长比重的测量。中国当前两个效率提升都难以达到预期,甚至出现了下滑趋势,挑战依然严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在保持经济平稳的基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效率提升模式的重塑,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中高端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二勇 《资本市场》2013,(9):114-117
从最近的数据来看,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一改次贷危机以前美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持续下滑的颓势。这与科技类部门的进展密切相关。这些部门也正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4—2020年中国11大军工集团财务报表数据,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运用LP方法计算国防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国防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增长率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但低于高技术产业增速,说明国防工业技术进步比较明显,但进步速率还不够高;各细分军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电子工业和船舶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比其它军工行业高。收敛性分析表明,国防工业中,全要素生产率较低企业对较高企业具有追赶效应。建议军工行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扶持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的行业,促进军工行业协调发展;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先进民用技术转军用。  相似文献   

20.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线性、非线性视角考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外开放背景下,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出显著非线性特征,对外开放能有效规避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边际效率递减困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科学处理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的关系,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