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姚丹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77-180
选取东盟内外共23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基于引力模型,引入CAFTA虚拟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分别分析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显示,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间贸易流量的解释有效,CAFTA的成立促进了中国从东盟各国的进口贸易,反之,对中国想东盟的出口则没有显著地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产生了较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贸易转移效应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CAFTA的建立障碍和中国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建立CAFTA的障碍存在几个误区 1、误区之一:经济结构相似,贸易互补性不强,对CAFTA的建立不利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相近。这种雷同限制了CAFTA贸易创造效应的发挥,是影响CAFTA建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正式建成,多达7000种的商品实行零关税,贸易壁垒消失后,竞争性商品在贸易中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互补性商品的贸易将显著增长,云南与东盟商品贸易互补性将对双方的贸易发展前景产生重要的影响.东盟国家在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云南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拥有比较优势,这种互补性的商品贸易关系既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产生更好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有序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吴沙 《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49-251
2010年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立。分析CAFTA建立后对于贸易、投资、经济水平、规模经济等一系列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产生的作用,由此阐述CAFTA对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CAFTA对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如  胡朝霞  麻昌港 《生产力研究》2011,(10):102-103,126
文章运用引力模型的"多国模式",对1998—2008年中国和东盟六国之间,以及他们与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流量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评估CAFTA的建立对区内贸易的扩大效应。  相似文献   

6.
实施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可以实现贸易与环境双赢,但一些国家出于顾虑使得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深入研究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进口国的效应十分必要。笔者试图通过建立环境产品贸易模型详细分析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进口国的效应,结果表明,削减环境产品关税会使进口国环境政策变宽松;会增加环境产品进口;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确定。中国应积极谨慎地推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于2002年底开始着手建立,至2010年初初步建成。本文重点分析中国——东盟贸易的特点,运用单边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东盟贸易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引入滞后效应(lagged effects)得出扩展的引力模型,并依此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前景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1994-2011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CAI指数和RCA指数,并运用动态空间Durbin面板计量方法,全面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贸易开放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各成员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产生"第三方效应"的传导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国际综合竞争力方面,中国与其他东盟10国相比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优势;(2)货物贸易开放的"第三方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挥,其进一步开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十分有限;(3)服务贸易开放的"第三方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线性的U型关系,进一步的服务贸易开放能够提高各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的实证结论为中国在CAFTA框架下制定贸易开放政策以促进我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实现不同产业均衡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自然禀赋各异.相互投资能实现各国优势要素的优化组合.CAF-TA的建立,区域内梯级产业分布、各成员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政策、经济互补及CAFTA建设预期等使区内对区内各国FDI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而关税壁垒差异、规模经济、政策效应、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效应等也将使区外对区内各国FDI产生投资创造效应.但是由于区域内产业结构雷同、FDI来源国相对集中、中国区位优势相对显著等原因,区域内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转移效应.尽早签订中国-东盟相互投资协议,在各成员国共同的经济空间中,投资自由化可以成为中国与东盟实现趋利弊害的重要手段,各国将可能从整个区域的共同空间来考虑投资问题,实现投资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制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当代财经》2003,(10):103-105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环境规制的差异对贸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环境规制相对变得更严时,“环境规制的成本贸易效应”发生作用,中国会进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当环境规制变得相对较松时,中国会向发达国家出口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产品。然而,由于世界各国都有加强环境管制的趋势,再加上“波特假设”的存在以及“环境规制的创新贸易效应”发挥作用,适当的加强环境管制虽然可能会增加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但是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而带来收益。  相似文献   

11.
CAFTA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引资竞争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蓬勃增长。随着大量外资流向亚洲新兴发展国家,CAFTA的引资效应也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中国与东盟(区内两个最大引资经济体)引资竞争产生影响。文章比较了中国与东盟的对外引资现状和特点,结合全球FDI趋势和CAFTA对外引资效应,探讨中国与东盟的对外引资竞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不断扩大以及双边贸易越来越紧密,中国作为东盟产品的市场提供者越来越明显。实证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东盟对华投资不断增加,都有助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CAFTA的建立为东盟对华出口也具有正面作用。然而,中国要真正成为东盟产品的市场提供者尚有很长一段时期。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转变思想,将进口视为重要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继续加强政治互信,也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实现产品的市场提供者、资本输出者和人民币结算货币国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东盟欠发达国家担心中国高碳产业向其转移,此可能阻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升级版的打造。为此,采用配对计量方法,把CAFTA作为虚拟变量,以总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作为环境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CAFTA的建立导致碳排放差距扩散,表明中国高碳产业并没有向东盟欠发达国家转移。为进一步消除东盟欠发达国家的担忧,建议将低碳化纳入打造CAFTA升级版的优先行动之一及中国的减排应走通过技术创新就地将高碳产业低碳化。  相似文献   

14.
尹今格  孔洁  孙彦龙 《经济师》2008,(2):103-10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成立会带来许多静态与动态的经济效应,其中降低贸易壁垒效应指的是经济一体化成立后由于贸易壁垒的降低所带来的成员国福利的增加。文章通过使用标准的全球贸易分析项目及相关的实证数据,分析探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给成员国带来的降低贸易壁垒效应。  相似文献   

15.
CAFTA的构建对成员国经济影响的计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生产格局及福利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就CAFTA的构建对其成员国产生的经济影响及影响程度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CAFTA各成员国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在既有的贸易安排中地位的不同,各自所获得的损益出现不平衡。并且,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会持续扩大,相关产业将受到严峻冲击。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竞争力所在,知识产权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农业知识产权由此成为CAFTA建设的战略重点.CAFTA初步建立起了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框架、基本原则和初具雏形的争端解决机制,但现有保护体制仅处于起步阶段,具有高度原则化,缺乏实践性、针对性、本土性和统一性.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经贸合作的深化,CAFTA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体制将会得到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共识也会碍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制定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总体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以区域贸易协定(RTA)为代表的双边或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谈判不仅发展迅速,并且超出了原来的内涵,体现出各经济体对贸易自由化的认可和实现贸易自由化的愿望。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情况从双边角度看,自2001年我国倡议与东盟10国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我国已经与20多个经济体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或者正在开展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与东盟10国的FTA,与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CEPA,正在与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海湾合作委员会(GCC)6国、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ACU)5国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冰岛…  相似文献   

18.
黄凌云  张伟 《现代财经》2007,27(4):36-38,56
研究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兀A)后的经济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球贸易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日韩三国间存在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改进中日韩三国的福利;其中中国的农业和工业将受益。农业部门所得利益大于工业部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鉴于此,我国应加大对优势行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劳动力转化。大力吸引外资,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降低对区域外产品的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GTAP数据库为基础构建MRIO模型,实证分析了碳排放视角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模式,并进一步测算贸易模式效应对中国碳排放净转移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4~2011年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始终是"污染避难所"效应主导的污染密集型出口的贸易模式,并且导致中国贸易内涵碳排放净转入;而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模式不具有稳定性,并且不会显著地增加中国贸易内涵碳排放净转入;研究期间,贸易模式效应对中国贸易碳排放净转入的影响逐渐削弱,但基本呈现促进其增加的作用,其中,中间品贸易的贸易模式效应对其碳排放净转移效应的影响程度最大,整体贸易次之,最终品贸易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20.
CAFTA正式建成和持续推进之下,通过分析广西对东盟的贸易和服务贸易具体情况,提出重点发展具体产业,统筹兼顾,促进广西服务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