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独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   总被引:98,自引:3,他引:98  
本文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独立董事的引入能否有效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与以往研究类似,在OLS回归中,我们未能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大股东资金占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变量具有内生性,在控制独立董事内生性情况下,我们发现独立董事变量与大股东资金占用显著负相关。这表明以往研究未能发现独立董事能够抑制大股东掏空,很可能源于模型设定偏误。在稳健性分析部分,我们采用了多种指标来反映大股东的资金占用行为,本文结论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从独立董事存在自愿持有受聘上市公司股份的基本事实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以下假设:持股独立董事的行为逻辑更符合中国独立董事制度设计的初衷,即持股独立董事能更多地独立于管理层和大股东,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实证结果显示,在有独立董事持股的公司,独立董事更多地发表反对意见,从而证明持股独立董事确实更积极地履行了监督职责.进一步检验显示:独立董事持股不仅降低了管理费用率,而且在股权制衡水平较低时更倾向于发表反对意见,并且能更好地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即独立董事持股对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问题均起到了更好的治理效果.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论依然成立.以上经验证据既是对独立董事持股现象的经济后果的探究和检验,又是关于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如何提升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剖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大股东掏空为代表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始终是新兴市场公司治理中的关键议题,受到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在新的技术和经济背景下,能否从技术治理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具有理论上的创新价值和实践上的现实价值。本文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数字经济水平越高,大股东掏空程度越低,这一结果通过多种检验后依然稳健,信息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数字经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核心机制。市场化程度和法治环境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作用越显著。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治理与制度治理之间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管理层持股和内部控制具有替代效应,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具有补充效应。本研究为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缓解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对数字经济时代探索新型监管模式、推动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收入主要为固定薪酬,有效薪酬激励欠缺必将影响独立董事监督效果.能否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令其发挥监督职能,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文章构建了不同薪酬激励下独立董事监督和大股东掏空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方法分析了不同薪酬激励下独立董事和大股东的策略选择过程,论证了薪酬激励对独立董事监督职能发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将独立董事薪酬分为固定薪酬和可变薪酬的基础上,当给予独立董事固定薪酬,固定薪酬的大小对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上提出异议履行监督职能不会产生影响,而如果能够给予独立董事随中小股东等外部投资者的收益升降而增减的变动薪酬,则会激励其有效履行监督职能等行为带来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有利于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 ,使董事会决策和运作真正符合全体股东利益 ,避免内部人控制或大股东操纵。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设计应包含四方面内容 :1、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2、独立董事的义务与权利 ;3、独立董事的薪酬 ;4、独立董事产生方式。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得到了代理理论和友好董事会理论的广泛且富有成效的论证,而最近的灰色董事理论则致力于分析独立董事与CEO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对董事会功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股东、董事会和CEO之间的三阶段博弈,考察了灰色董事的监督和建议功能。结果发现,CEO和董事之间的关系可以削弱对企业的监督行为,但会增强建议行为,且该建议功能随着CEO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大股东和董事之间的关系不仅不能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反而有可能加剧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7.
郑斐然 《当代经济》2010,(17):104-105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事例时有发生,而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是最为常见的,本文试图从大股东的动机、公司的股权结构等方面对这种过度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危害性,并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减少政府直接行政干预、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抑制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缺陷,防止和矫正公司经理人员或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公司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引言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传统法人治理结构缺陷,防止和矫正公司经理人员或大股东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的一种公司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经理人异质性与大股东掏空抑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少波  马超 《经济研究》2016,(4):129-145
对经理人能否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现有文献鲜有研究。本文基于经理人异质性的分析视角,按照独立性将经理分为一体型、依附型和独立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经理对大股东掏空行为以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以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独立型经理能够对大股东掏空产生有效的抑制,依附型经理对掏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一体型经理则会激励大股东掏空。同时,通过将掏空和非正常在职消费置于同一框架下进行分析发现,经理人的非正常在职消费程度随着其独立性的提高而降低,经理人追逐非正常在职消费的动机越强越有可能与大股东形成合谋进而加剧掏空。本文还发现,公司价值与经理人独立性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经理人的独立性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在抑制大股东掏空及提升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在分析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定位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应以解决上市公司大股东“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为目标,进而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改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股东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既可以发挥监督和决策职能的优势,又存在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以及责任弱化、监督不力的弊端,上市公司应提高大股东董事的独立性和多元化,优化大股东董事的构成比例,强化其责任并加大业绩评估,从而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作为西方的一项重要公司治理制度,引入我国以来,发挥了一定的规范市场,制衡大股东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健全影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发挥,要从法规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以使该制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大股东的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企业的运营状况、客观限制条件强弱及其道德素养有关.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家族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企业的运营状况及其掏空的难易程度显著相关,但是大股东掏空行为与其情感因素关系并不显著,这表明我国家族企业的监管仍然要注重制度的建设,而不是单纯的口号式教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借鉴LLSV掏空模型来构建数理模型,考察大股东持股比例、投资者保护与掏空行为的内在逻辑关系,并以沪市民营上市公司2007年~2009年的关联交易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掏空行为呈现出典型的倒U型曲线关系,且当企业存在占优控制型大股东时掏空行为更严重;法律环境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掏空行为,而信用水平对掏空行为的约束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制度:理论、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孔翔 《经济导刊》2001,(4):11-19
新世纪伊始,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话题逐渐热了起来,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逐渐在我国企业界,尤其是上市公司中受到重视,是有深刻的背景的,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很快,截至2000年底,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1104家,但是,发展速度过快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尤其以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上市公司:内部人”侵害全体股东利益,控股股东或控股集团公司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地挫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声誉。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董事会中内部董事与控股股东代表的比例太大,缺乏对大股东及“内部人”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为了对上市公司“内部人”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控制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在董事会中引入某种平衡力量或制衡机制就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通过在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引入一定数量和比例的独立董事,运用他们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对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高级经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促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7.
裴红卫 《经济经纬》2012,(4):105-109
国内外现有关于大股东掏空的研究,或孤立研究掏空问题,或虽结合支持研究但其背景依据不适合中国。为此,笔者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融资限制,借鉴性引入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分析思路,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提供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大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的经验证据,同时也验证了Friedman等(2003)关于掏空和支持是对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由现代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的演变以及我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决定的。独立董事既要独立于大股东,也要独立于经营;要合理界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不同职能;建立独立董事生成和迟出的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模型分析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的博弈,指出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基本问题是独立董事在行使监督职能的时候,有可能被上市公司解雇。根据这种情况,文章提出通过法律、大股东、外部接管市场和独立董事激励等手段约束经营者的行为和激发独立董事监督的动力,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股东或总经理主导下的独立董事的选择与提名机制是影响董事会监督作用充分发挥的障碍。我国现行独立董事选任机制对董事会实质独立性及董事会控制职能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效果及公司价值。提高董事会监督有效性,需进一步落实大股东对独立董事提名权的限制,降低提名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股东持股比例,并通过累积投票或委托投票提高小股东的提名权。此外,加快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建设要以先行改革现有独立董事选任机制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