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髓,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对其“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存在状态及其运动特点的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谐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巨大飞跃;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内外热议的话题。“全球化”(globalization)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且这种影响仍正在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那么,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有何关系?如何认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意义是什么?朱宗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研究:全球化视野下的意义与战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回答。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新的历史阶段被解读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也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笔者认为 ,这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生存、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形态和社会组织形式 ,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状况的特定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形态 ,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 ,整个社会结构、社会价值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社会运行机制有了全新的特点 ,故称之为“现代社会主义”。它在中国萌芽、产生、演化、发展 ,同时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思潮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是现代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有序有效有情:解读和谐社会的三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一科学命题,进一步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为社会有序、社会有效、社会有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试论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代世界社会生活的两大主题之一。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目的所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与时共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大庆油田的4000万吨原油稳产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大局,而维护企业稳定是确保原油稳产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及时洞察各群体的不稳定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开拓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学理依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围绕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发展这一根本的、核心的问题,开创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形成史”为对象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样态,对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理论以及“系统化”结构问题作出系列的创新性探索;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对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和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问题作出创新性探索;在集中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也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作出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七届年会于2007年12月1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创新、发展、和谐。会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会上讨论提出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研究员认为,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探索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  相似文献   

9.
民主社会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对民主社会主义应抛弃极“左”和极“右”的看法,同时了解两个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经济》2006,(11):6-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果把这一理论喻为“大厦”的话,那么,要理解它的精神实质,就必须把握构建这一大厦的“基石”。我们认为,这基石可简称为“三论”——“真理标准论”、“初级阶段论”和“市场经济论”。 一、“三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础 1、“真理标准论”为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前进的指南。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一直探索革命的发展道路,建立全国政权后又开始了探索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十四大报告的《决议》指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里揭示了两个内在联系:第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全党指导思想上的确立,两个“确立”完全一致,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为“中国特色”注入了更新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公平博弈、利益协调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我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并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从“全面小康”、“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现了党中央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和深谋远虑,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任务之一(以下简称“三大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构建“三大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体现。经济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自然包括构建中国经济学的“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实际上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因此,宣传“中国梦”有助于解决农民的现实需要,有必要探索对农民宣传的路径,增强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列宁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第17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一次强调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意义,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相比,总有人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颇多微词,似乎政治体制改革过缓,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了社会和谐.其实,中国经济的成就与政治的发展和保证是绝然不可分的.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功本身已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取得了成功并将取得新的成就.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是针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 ,强调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三个代表”的思想 ,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体现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要求 ,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深入总结我党近 80年的历史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和教训 ,紧密联系我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状况 ,对党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纲和党章 ,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深刻认识“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使“三个代表”真正成为三个文明建设的助推器。一、准确把握“三个代表”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三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功经验,科学借鉴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司法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当前中国的司法制度还存在司法地方化、司法腐败、司法程序不规范、司法监督机制不完善、“执行难”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我们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完善结合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充实,是对中国历代“法治”、“德治”治国思想精华的继承与创新,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深刻总结、认真思考后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崭新时代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