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睿 《经济问题》2003,(9):60-61
劳务经济是指以提供劳动力服务而获取报酬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经济。农村劳务经济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看,山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缓慢,发展层次低,发展环境差。发展山西农村劳务经济,要从发展思路、方向选择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问题中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锋  赵玉民 《经济论坛》2007,(13):139-14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关于农民增收问题,学术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有人认为,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应"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白书祥,2005).也有人认为,应完善市场机制来促进农民增收(许经勇,2005).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13,(9)
文章简述了山西农民增收的特点,分析了农民增收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促进山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华 《经济问题》2005,(10):77-80
近两年来,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两方面都对促进农民增收产生了积极影响,山西农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但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较为脆弱,制约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得到根本消除,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不懈地积极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坚持不懈地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农民增收的难度在不断加大,阻碍农民增收的一个突出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作为第一农业和人口大省的河南省,劳动力转移问题更加突出,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制约河南省农民增收的内在原因,提出了转移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增收缓慢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去年福建省农民增收幅度为近7年来最大,但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仍不稳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民增收仍然任重道远。因此,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县认真落实各项志农强农政策,努力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通过对400多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摸清了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收基本特点,掌握了农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找准了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幼华 《当代经济》2007,(21):38-4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农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农民收入问题.增收难、速度慢、增幅小,长期困扰农村发展,影响农民生活.要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办法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关键.三农问题关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民增收问题,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通江县为例,结合通江县地方实际情况,通过对影响通江县经济与农民增收问题的各种因素等的分析,对如何促进通江县经济与农民增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民富,则农村富;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经济基础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更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因此,农民增收位于"三农"问题之首.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破解难题的核心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对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树民 《经济论坛》2005,(12):106-107
带着农民增收的问题,我们对石家庄市部分农村和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发现:我市农民增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走到了全省的前列。但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已有涉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中都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几乎普遍忽略了在我国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非正规金融.本文基于非正规金融视角,利用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短期内将促进农民增收,长期会带来负效应;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不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正视农民收入现状,探索农民增收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连续四年超过6%,但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很低.不仅如此.地区之间和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也逐年扩大,中西部地区低收入户和贫困农户增收困难,农村人口仍然是全社会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本文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提出了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5.
论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持续增收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国家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惟一出路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决定其转移方式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转移之路.但是,由于城市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逐渐减弱;农民进城的推力不足,拉力弱化;以及国家财政和农村劳动力难以承受的高转移成本,增大了城市的斥力.而小城镇作为"乡首城尾",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具有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优势,并且,向小城镇转移付出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较低.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要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苏州市各级领导对农民增收问题十分关注,在努力开拓农民增收渠道的同时,非常重视群众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为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诸如村级集体收益共享机制、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合作机制、城乡统一的农民就业机制、农民自主创业机制、城市支持农村的反哺机制、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该文围绕着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这个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探索这种长效机制的内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革命老区农民增收问题十分突出,面临收入水平偏低、收入结构不平衡等压力.县城城镇化则为革命老区农民增收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有助于增加革命老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总体收入水平.合理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向纵深发展、科学规划和有序流转农村土地、制订鼓励农民从事副业的优惠政策、构建惠农增长机制是促进革命老区农民增收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农民的增收历程分析1.第一次增收:农村土地承包制实行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农村与全国一样,突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民和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  相似文献   

20.
王际鑫 《经济师》2014,(8):94-9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文章以农民收入来源为视角,分析农民收入来源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将农民收入来源结构在各省市间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