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爱芹 《当代经济》2016,(14):48-49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高风险的家庭构建模式,需要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承担着唯一的孩子遭受意外等不可控的风险.失去孩子的家庭不仅需要承担着孩子去世的精神危机,还需要考虑老人的晚年由谁来赡养等社会性的现实问题.面对失独家庭的特殊情况,虽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物价上涨等客观原因导致失独父母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依据失独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政策、传统文化、经济等因素使得失独老人面临着社会保障、经济困顿、养老、医疗、社会心理恢复等问题,表现为与他人、社区之间社会关系的"断裂"现象。对安徽省合肥市失独老人生活现状及社会支持网络作了实证研究。失独老人对现状不满意,社会关系"家庭化",存在社会支持方面的缺失。影响失独老人社会关系重建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教育程度、收入、失去独生子女的时间和社会政策。从多元的视角,提出建立失独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重建失独老人社会关系、融入社区的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年轻生命的逝去,使美满的家庭破碎。失独者成为继空巢老人、务工子女之后又一大需要我们关注的群体。以湖南省为例,围绕失独者从其现状和形成失独之痛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对解决失独问题,特别是政府和社会在失独家庭的重构提出了合理建议。通过对失独者的调查了解和对各类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心理援助、物质援助和健全养老体制等可行性较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官方公布数据和现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厘清全国"失独"家庭数量估计的相关问题,对独生子女家庭、"失独"家庭的概念进行分析,推算全国独生子女数量,从而估计全国的"失独"家庭规模,并指出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独生子女数量超过1.5亿,每年由于独生子女死亡新增7.6万失独家庭。独生子女的去世使得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断裂而成为特殊的空巢家庭,失独父母的生活福利受到了严重影响。利用2013年陕西省专项调查数据,分析了失独家庭在生理福利、心理福利、经济福利、社会支持和养老状况等方面的弱势性和差异性。失独家庭生活福利的各个方面都显著脆弱于一般家庭;失独家庭虽然由于丧子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其群体内部由于失独父母特征和去世子女特征差异而显示出部分生活福利的差异性。应改进和细化现有的失独家庭扶助政策,充分考虑政策目标群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扶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失独家庭规模庞大且每年以76万个的趋势逐年上涨,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增加.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在家庭文化中根深蒂固,一旦独生子女意外死亡这些家庭就面临着物质和精神上的严重打击.构建失独家庭的关社会关爱服务体系问题重重,一方面是保障政策不完善,没有针对失独家庭的专项立法,经济帮扶杯水车薪,情感关怀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社会养老工作滞后,专业心理辅导和社区(自然村)帮扶精力有限.失独者作为政策的奉献者急需关怀体系的完善来帮助以重拾生活信心,重新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7.
陈澍 《江南论坛》2015,(2):55-56
理论界并没有给"失独家庭"一个确切的定义,比较全面的说法是:独生子女由于意外事故或疾病死亡或重度伤残,父母受制于较大的年龄无法再生育子女的家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体规模庞大;二是养老问题突出;三是家庭内部关系破坏。一、"失独"家庭形成因素1.制度性风险。"失独"家庭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多年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结构日新月异,老龄人口数不断攀升.其中失独家庭的规模不断扩大.与其他正常的老年群体相比失独老年群体丧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其养老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本文,将就失独老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为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肖祥敏  李玲 《经济研究导刊》2015,(3):306-307,317
据专家估算,中国的失独家庭已经超过了百万,并且在高速增加。人口学专家易富贤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会有1 009万人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这意味着不久后中国将有1 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如何让失独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依、老有所终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关爱失独家庭,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伦理关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宓 《当代经济》2016,(19):90-91
“失独”群体在近几年逐渐发展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失独”老人面临着严重的养老保障问题.本文调查了江苏“失独”家庭的生活现状和养老保障状况,认为可以通过社区养老的方式让“失独”家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物质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效应也在持续发酵。"失独"问题即是其中之一。从作为"他者"的公众认知视角(基于CNKI重要报纸数据库检索出的107篇文本)与作为"自我"的主体感知视角(基于CLDS实地调查的9个村、居委会资料)出发,分别运用语义网络分析和深度访谈方法,探讨了公众与"失独"者各自眼中的"失独"问题范围,并就其中6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综述。"失独"问题本质上是"生育制度"中家庭"基本三角"的解体,突显的是国家对个体"生命历程"政策机制的失效。提出当前公共政策的三个决策支点:结构性纠偏,特别是"失独+失偶"的纠偏;功能性补偿,特别是"失独+失能"补偿;风险管理,特别是预防独生子女死亡的"现代性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缓解我国的土地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等,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国策来控制我国的人口数量.经过三十余年的计划生育的国策,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扼制,为全面实现我国的小康社会提供了保障.但是计划生育这项政策在带来诸多好处的时候,也带来了失独问题.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弱,一旦遇到意外伤则对于家庭是致命的打击.尤其是中年失独,在生育一个孩子的能力下降,造成了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现象.虽然我国政府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展开研究.制定相应的帮扶政策,但是在短暂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失独问题在近几年来才凸显出来,对于政府的帮扶政策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本文从社会组织角度探究如何弥补政府对失独家庭帮扶的漏洞.  相似文献   

13.
<正>失独者,即"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很多人来说,这个名词还很陌生,因为它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并没有多长时间。不过,失独者群体的出现,却已经有很多年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最早的一批响应者。然而,当人过中年,渐渐老去,精神和身体都越来越需要依靠的时候,他们的孩子却因为车祸、疾病等各种原因不幸天亡。全国究竟有多少失独家庭?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统计。全国老龄办在今年"两会"前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刻政策背景,探讨了世人关注的中国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分析了目前针对计划生育家庭风险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措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解独生子女家庭风险的现实路径,包括充分利用农村的相关政策,实现这些政策在计划生育家庭方面的延伸和扩展,实现普惠+优惠政策等,以及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救助工程,建立中央和省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基金,建立亲情关怀机制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银发浪潮”下,失独家庭数量、规模快速提高,解决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失独养老囧境日趋凸显,集中表现为生活囧境、精神囧境、社会养老囧境.帮助失独家庭养老脱囧,实现从“拔根”到“再扎根”,在实地调研方法基础上,应完善失独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失独养老专项基金、构建系统化失独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失独养老驿站,形成以政府为支撑,社会、市场联动,提升失独养老保障水平,实现失独家庭从“老无所依”到“老有所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作为计划生育的产物,"失独家庭"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而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问题。了解中国失独家庭养老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确定政府与社会对失独家庭养老所应负的责任,对于构建失独家庭养老服务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失独老人是社会养老机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精神方面的帮扶。对失独老人进行精神帮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弘扬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是失独老人恢复身心健康的需要。帮扶失独老人既有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文章旨在精神方面提出几条措施,即,建议呼吁全社会共同帮扶、建立健全帮扶的各项制度、逐步推进社区关怀、帮助其端正自身生活理念等。  相似文献   

18.
独生子女政策无疑是过去三十余年间对中国家庭以及人口结构影响最为深远的政策之一,独生子女的“独”这一特性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家庭的商业保险购买决策。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发现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购买商业保险的概率反而更低。为了解释这一结果,本文从金融知识、风险态度、社会互动和信任度四个渠道分别进行考察。其中,前两个因素主要与保险能分散风险这一功能属性相关,而后两个因素则体现出保险因信息不对称而与生俱来的信用属性。结果显示,给定其经济水平,独生子女更少购买家庭商业保险的原因,并非是他们在金融知识和风险态度上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明显差异,而是由于他们在社会互动和信任度方面明显弱于非独生子女,正是这种“社会性”的缺乏导致独生子女更少购买家庭商业保险。  相似文献   

19.
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日趋急迫的社会问题,也是老龄工作中的新问题。用优势视角基本理念分析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他们年老时存在的精神、经济、生活等一系列养老困境及原因。个人、团体、社会应共同帮助他们抚平精神创伤,改变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使其融入社会,实现个人优势与其生活环境的整合,以逐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20.
增能理论是社会工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同时也是服务于弱势群体的一个新视角。失独家庭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个人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缺失致使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极低,处于一种消权状态。结合当前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从社会工作的增能视角出发,从个体主动和外部推动两个模式对失独家庭进行赠能。利用增能理论介入失独家庭,可以帮助失独家庭恢复基本权能,提高其生存质量,保证其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