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的规模和增速得到显著提升。通过使用DPSIR模型,构建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维度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客观赋权,采用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评价和分析2006—2016年我国11个沿海省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障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11个沿海省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出稳定上升趋势;从各个子系统情况来看,驱动力和压力子系统的评价值较大,而状态、影响和响应子系统的评价情况有待改善;从障碍因素分析来看,主要单项指标障碍因素包括人均海洋矿业资源量、自然保护区个数等,响应子系统是影响我国沿海省份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分类指标障碍因素。基于评价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根本目标是要加快我国海洋经济的调整优化,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可持续发展。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省份之一,陆地资源匮乏的同时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3.
以海洋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对象,从抵抗性、恢复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四个维度构建韧性评价体系,并综合采用模糊物元法、核密度估计和障碍度模型探究了11个沿海省份2007—2016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韧性发展的时空演化与障碍因素。结果显示: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韧性水平早期提升较快,后期发展渐趋平稳,且呈现更加明显的集中化趋势。空间格局上,逐渐形成从山东至广东的高韧性区域,南北两侧省份的韧性水平偏低。具体到不同维度,上海、山东和广东的抵抗性水平较强,环渤海地区的恢复性水平较弱,珠三角地区的脆弱性水平普遍较强,但适应性能力较差。障碍因素方面,海洋生态响应和海洋经济活力是影响系统韧性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
自21世纪以来,世界进入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海洋经济对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贡献作用凸显,非洲沿海各国纷纷把海洋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新引擎。2015年在中非合作全面升级的背景下,根据《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中非双方将积极拓展蓝色海洋经济互利合作。因此,了解非洲海洋资源禀赋状况,分析当前非洲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研判未来非洲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对顺利开展中非海洋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有助于加快中非全面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响应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2001—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响应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001—2013年综合响应强度整体处于中、高响应水平,响应强度高值地区提升减缓,低值地区提升较快,差距逐渐减小,表明我国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发展关系日趋紧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2001—2007年我国沿海11个省份50%的地区属于低响应状态,2008年以来仅海南处于低响应状态,研究期内天津、广东的综合响应水平位次无明显变化,山东、江苏、河北、广西、海南位次均有所提升,而上海、浙江、辽宁、福建位次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位次提升地区更加注重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提升迅速。  相似文献   

6.
江苏海洋经济快速增长,但是海洋资源环境也受到一定破坏,那么,江苏海洋经济生态发展是否协调,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借助2010—2019年江苏省海洋经济与生态相关数据,选取39个三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江苏省海洋经济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测算了江苏省海洋经济生态所处的发展水平以及海洋经济生态协调度。  相似文献   

7.
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和海洋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构建海洋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相对隶属度模型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VAR模型探究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呈整体明显上升趋势。广东、山东两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最高;浙江、福建、辽宁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高;天津、海南、江苏、河北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较低;上海、广西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指数水平低。(2)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相关性,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响应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天津、辽宁、浙江、山东、广西和海南属于波动型响应,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属于平滑型响应。(3)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总体空间分布,以山东、广东响应低值中心为两极,响应程度向南北方向递增,两者关系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4)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的不同类型在空间上呈部分连片集中,各类型交替不连续分布的特征,广东、山东、福建和天津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01~0.041之间,属于弱响应;河北、辽宁、浙江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42~0.075之间,属于较弱响应;上海、江苏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076~0.150之间,属于较强响应;广西、海南脉冲响应程度介于0.151~0.340之间,属于强响应。  相似文献   

8.
房辉  原峰  熊涛  刘芳 《海洋经济》2019,9(3):48-54
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现已成为区域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通过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模型来研究中国 2006-2015年 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建立协调度模型评价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从协调度等级来看,沿海省市的协调性有较大差异,可分为 4个等级;从协调发展类型来看,多数沿海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滞后。  相似文献   

9.
发展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途径。基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发展和海洋科技创新四个维度17个评价指标构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确权法,实证测度中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揭示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征:广东、山东和天津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位居前三,广西、海南和福建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海洋资源开发和政府政策等相关,提出通过积极打造海洋产业集聚区,加快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群、逐步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等举措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徐丛春  胡洁 《海洋经济》2020,10(5):57-64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海洋经济发展应从科学利用与优化配置海洋资源、谋划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高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高标准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打造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了我国沿海省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2008—2017年10年间中国沿海省份数据,通过莫兰指数探究了各省份间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解释在地理区域上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正向溢出效应,旅游业发展对各省域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方法中的C2R模型对我国沿海11个省份2009—2014年的海洋科技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可能影响沿海省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因素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研机构规模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而政府支持力度、海洋科技人员结构这两个因素对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推动作用不显著,据此提出了提高沿海省份海洋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经济重心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动态度和不平衡指数对1996—2013年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引入经济重心定量描述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数由1996年的0.487下降到2013年的0.384,海洋经济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平衡性有所收敛。(2)海洋产业及海洋经济重心呈现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但重心移动范围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说明1996—2013年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海洋产业主要集聚区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海洋产业结构、海洋资源利用能力、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海洋经济就业潜力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海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对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具有负向影响。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增强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和海洋经济就业潜力、提高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将是推动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向平衡方向演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深度开发利用海洋、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大力稚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明确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标志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本文从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入手,对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开发保护管理能力,构建生态保护屏障以及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助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沿海各国都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关注海洋经济的发展。文章依据具有海洋GDP、海洋产业构成和海洋产品产量3个条件,选取了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印尼、越南等12个国家为样本,分析研究国家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增加值),海洋资源禀赋和海洋产品产量在世界国家中的水平和地位。应用变差系数反映各国海洋经济的差异状况,应用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分析各国海洋产业集聚程度,应用丰裕度指数反映各国海洋资源(广义)禀赋,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各国海洋经济与产业综合实力水平。经过分析,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海洋经济大国,并且中国的海洋GDP已成为世界多国之首位。对比国家的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的优势与持点,可为海上丝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是振兴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海洋开发已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省市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异。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对中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研究,综合评价各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为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从世界经济结构变化趋势看,随着世界人口、环境、资源三大危机的日益尖锐,海洋已被公认为人类生存的最后空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一场以开发海洋资源为主的“蓝色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已超过陆地经济。国内沿海省份发展海洋经济的态势也十分明显。盐城市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不仅在江苏省而且在全国都有一定的位置,全市海岸线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滩涂面积680万亩,占江苏省的75%,而且每年还以5万亩左右的成陆速度向大海延伸,这就决定了盐城的特色在沿海,优势和潜力也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蓝色引擎"加快启动,海洋经济在破解广东陆域发展瓶颈、拓展海洋空间、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广东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迫切需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雄厚的经济基础、特殊的海洋区位和良好的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海洋产业的快速推进,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平衡性遭到了严重冲击,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等日益受到重视。"2015中国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宁波论坛"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及制度保障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海洋生态经济科技与组织创新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生态安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研讨,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以及与政府决策者交流互动等方式,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向纵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作为沿海省份,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既有客观因素的制约,更有主观努力程度不够的原因.因此,要发展河北省海洋经济必须要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港口功能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以陆地产业带动海洋经济;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大海洋经济;转变海洋观念,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