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在世界上有多种小额信贷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加拉的“乡村银行(Grameen Bank)”模式(简称“GB”模式)。“GB”模式是1978年孟加拉国的经济学博士穆罕默德·尤诺斯创立的,是组建乡村银行,向贫困农户提供贷款,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一系列经验设计的简称。“GB”模式1993年在孟加拉乡村银行,福特基金会,联合国发展署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被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引入我国,引入我国短短的几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宁夏是1998年采用“GB”模式,并…  相似文献   

2.
孟加拉国“格莱珉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小额信贷手段进行扶贫并成功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民间小额信贷模式,在世界上有着极其广泛而重要的影响。1993年成立的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小额信贷团体,是中国NGO小额信贷机构的典型代表,它所创立的“易县模式”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格莱珉模式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小额信贷模式仍将对中国“易县模式”的发展继续起着引导作用。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找出“易县模式”的不足以探索中国民间小额金融团体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一、易县扶贫社及小额信贷简介1993年10月,经国务院办公厅、人民银行和国务院扶贫办批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美国福特基金会、孟加拉乡村银行和易县人民政府的资助和支持下组建成立易县扶贫社,1994年4月正式开始运行。扶贫社旨在借鉴国际先进扶贫经验并结合易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向农村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使农户能够直接并持续获得稳定的生产经营性资金,最终实现脱贫致  相似文献   

4.
扶持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政策应尽快出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述了普惠金融体系的理念,认为实施小额信贷的普惠金融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完全一致;介绍了孟加拉“乡村银行”扶贫金融模式创新的主要特点,指出它是扶贫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的杰出典范;分析了我国非政府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小额信贷组织的基本状况,建议中央有关部门,或者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授权下,各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利于推动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政策;强调说明对于可持续的扶贫小额信贷组织,应赋予适宜的合法身份和从制度上保证其有合法融资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1.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基本情况。目前,保定市有农村小额信贷组织三家,即易县扶贫社、涞水县扶贫社、雄县泰斗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三家小额信贷组织分别成立于1993年10月、2003年10月、2007年10月,注册资金总额3005万元(易县扶贫社5万、雄县泰斗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3000万、涞水县扶贫社为社会团体,无注册资金)。截止到2007年底,三家小额信贷组织共有职工45人,  相似文献   

6.
小额信贷是一种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又是一种扶贫的重要方式。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正式引进小额信贷,并在央行和政府的推动下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中国社科院农发所首先引进孟加拉模式在河北易县开始试验小额信贷。2005年,我国在山西、陕西、四川、贵州、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光伏扶贫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国家不断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太阳能光伏扶贫的发展方兴未艾.本文基于我国太阳能产业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创新实践,分析比较了当前光伏扶贫的两种主要模式,探讨了光伏扶贫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促进光伏扶贫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在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是非政府组织向穷人发放小额贷款以帮助其脱贫的金融模式.1993年,这一模式被引入到中国并试点运行,经过约10多年的试验,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信贷模式,结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和条件,提出了使孟加拉模式顺利"中国行"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丽  张丽明 《经济论坛》2013,(10):13-14
文章分析了河北省金融扶贫的现状和问题,深层次剖析政府、金融机构和贫困农民在扶贫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而探索河北省农村扶贫模式的创新形式,以加强和完善金融扶贫工作,大力促进河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7,(3)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一是要做好新时期扶贫。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环境恶劣、资源枯竭、产业布局失误等原因,带来我国目前贫困形态多种多样。而我国目前主要采取输血型、关怀型、造血型、开发型等扶贫模式,虽然这些扶贫模式对我国消除贫困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弊端也日益凸显。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常态,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只有完善扶贫工作模式,创新扶贫思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科技驱动及创业导向基础之上的科技创业扶贫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缓解和消除贫困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系统梳理科技创业扶贫研究相关文献,从科技创业与扶贫、科技与创业扶贫、科技扶贫与创业三者关系视角界定科技创业扶贫内涵,阐述“三农”语境下科技创业扶贫的重要意义,总结科技创业扶贫工具,归纳科技创业扶贫的多种模式,揭示科技创业扶贫内生和外生影响因素,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9,(1)
以扶贫攻坚角度来看,贵州省是全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其脱贫成效不仅关系本省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更关乎着全面小康之大局。因此说,扶贫工作是贵州省重中之重。文章以贵州省产业扶贫为主线,针对当前贵州农村贫困现状、产业扶贫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扶贫模式等问题,结合贵州实际情况,提出贵州产业扶贫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于菲菲 《当代经济》2018,(6):102-103
工业领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产业扶贫则是重头戏.特色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本文从山东省特色产业扶贫的模式入手,在分析总结特色产业扶贫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大部分的偏远地区农村仍旧处于一种贫困状态.在我国进入脱贫攻坚决战收官之年时,针对这些地区经济形态单一等诸多问题,政府逐渐在这些地区中推广产业扶贫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贫困农户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产业扶贫模式必然在脱贫攻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如何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改革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合理布局特色产业科学,建立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监督考核与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桂滇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发展特色产业的中小企业对于扶贫攻坚的帮扶方式,以及归纳分析政府如何发挥在企业与贫困户之间的桥梁作用,并就现有的一些扶贫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现今精准扶贫下,分析政府以何种模式借助企业的力量有效地完成脱贫任务,提出在企业扶贫中政府如何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等相关建议,实现2020年我国的全面脱贫摘帽工作.  相似文献   

16.
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王鸣  金登杨 《经济地理》2008,28(2):205-208
扶贫移民安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际操作难度大,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权衡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文章结合浙江省瑞安市扶贫移民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的扶贫移民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从扶贫移民的实践中总结移民安置模式及其特点,通过对现状不同移民安置模式基本形式和特点的比较,为浙江省进一步开展扶贫移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值得借鉴的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小额信贷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贫困农户欢迎,针对小额信贷扶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应加强监管,促进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政策性、安全性与效益性的高度统一;小额信贷扶贫要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原则、坚持持续代款原则,扶持农村真正的贫困房,使他们早日走上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云南旅游扶贫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发展旅游经济是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云南的旅游扶贫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基本模式 :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边境旅游扶贫模式。这将为加大旅游扶贫力度 ,提高旅游扶贫水平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的根本目标在于确保扶贫对象实现精准脱贫、永久脱贫.精准扶贫与产业化扶贫之间相辅相成.而产业化进程则需要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科技特派员是农业推广的绝对动力,其推广模式决定着推广效率.在新的视域与要求之下,科技特派员农业推广模式应该作出一定的调整与革新.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扶贫是我国多数贫困地区主要扶贫手段之一。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系统梳理我国农业产业扶贫相关研究,总结关于农业产业扶贫的组织模式、实现路径、存在问题以及长效机制等研究成果,剖析已有研究成果,理解相关经验启示,探讨今后我国农业产业扶贫研究趋势和重点领域。结果显示,今后我国农业产业扶贫研究应重点关注农业产业扶贫多元参与主体的互动复杂性问题,识别农业产业扶贫潜在风险,以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绩效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