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企业拥有专利数量来测度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对我国通信、化学等主要行业中企业拥有专利的数量进行统计分布研究,从中发现了企业拥有专利数量幂律分布的基本事实。它表明,行业内企业创新产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通过对拥有大量专利企业的规模比较,从实证角度支持了大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存在优势的假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却日益加剧,本文从知识生产函数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出发,构建了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的计量模型,利用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5-2007年创新活动的面板数据,以三项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系统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创新效用的角度,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效用的角度,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3个维度构建了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年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验证其信度和效度。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北京市高技术服务业的服务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1997~2006年的省际创新产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R&D投入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以专利为测度的创新产出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30个省(市)创新能力的显著差异,不仅是源于各地区R&D投入差异,而且创新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改善区域创新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区市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及决定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7年区域创新能力呈现了一个逐步分化和持续上升的趋势。创新资源正在从单一地区的绝对优势发展为多个地区的强势,资源分布趋于合理;创新产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无论在专利还是在人才培养和价值创造上,基本都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在创新辐射能力方面越来越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持续创新能力在略有波动中保持了提升的趋势;创新网络尽管还不完善,但网络能力正在蓬勃发展和积极构建之中。概括来讲,21世纪头7年的创新要素发展过程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较快全面提升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沪、深证券市场2008-2017年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从研发效率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综合分析企业创新效率与杠杆率调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调整效应上,高研发效率与高专利产出有利于企业向下调整杠杆率,企业所有权异质性不会改变这种杠杆调整效应,但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即国有企业调整效应更为显著;在加速效应上,随着研发效率提高、专利产出增加,杠杆率下降速度加快,国有企业对研发效率加速效应更敏感,而非国有企业对专利产出加速效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首先回顾了企业规模和企业产出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指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继而从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标准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受到人们重视的原因。此后,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深入揭示了我国企业规模同其创新产出总量间的正向关系,并用科学的测度方法证实了中小企业在创新效率及部分行业创新产出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数据,用空间滞后面板模型检验地理邻近、技术邻近以及综合邻近对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邻近效应后,一省的研发投入对其研发产出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同时省份间的知识溢出情况非常明显.当用专利数衡量区域知识产出的时候,技术邻近对于知识溢出的作用较强;当用新产品产值来衡量时,地理邻近的作用较强.不管用何指标衡量知识产出,综合邻近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显著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知识溢出水平.  相似文献   

11.
国家集成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动力来源.本文首先界定了国家集成创新能力概念,进而以概念内涵为依据,在国家创新系统框架内,尝试构建国家集成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设四十八个指标,按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中,这三个维度体现了国家集成创新投入、产出及两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该指标体系旨在突出国家在引导和有效配置知识资源,以及促进创新主体间学习和知识扩散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而设置的各个指标是评价国家集成创新绩效的主要测度因素.该指标体系是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2.
从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入手,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综合解析长春市的创新能力.纵向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和宏观发展水平5个创新因子23个指标,以2001-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长春市创新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长春市创新能力及创新环境整体有所改善,但知识创新能力发展较为缓慢;横向选取了5大类27个指标对长春市与其他14个副省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运用SPSS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出长春市创新能力较弱,综合创新能力排在后面,其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环境竞争力比较弱.进而提出提升长春市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承担着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的核心动力作用。但政府间竞争、投入结构趋同等因素导致区域科技创新联系与协作程度、辐射和扩散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据此,从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知识获取和技术吸纳能力、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八个方面对京津冀进行比较分析。结论表明: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上以北京为优,但差异性较大且在不同的领域各有所长。建议以规范政府竞争、扩大合作和制定区域规划等政策来提高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研究》2016,(11):125-139
知识产权制度及在其保护下的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研究我国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及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表现为企业专利产出和研发投资的增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可以通过减少研发溢出损失和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两条途径来促进企业创新。当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时,企业专利产出对未来财务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综合本文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财务绩效,以科技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整合程度、创新驱动力量、资源整合条件3方面分析开放式创新下的新兴产业创新特点,提出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扩散能力,进而构建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水平、明晰开放式创新能力培育要点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晓飞 《财经科学》2015,(4):107-119
本文主要从地方领导人更替的角度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波动变化.采用1998-2013年度的相关省际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表明:省委书记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多数情况下不显著;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作用.在将更替形式区分为实质性更替和连任两种情形后,研究发现,省委书记的不同更替形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无明显变化.而省长更替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则主要是由其实质性更替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区域专利产出水平评价更具客观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从专利指标的自身特点和指标设计原则出发,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反映专利产出水平评价的主要因素,从专利产出数量和专利产出质量两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出了专利产出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部分城市专利产出水平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大城市跨域合作专利数据,从知识流动角度分析发现:在知识流入网络中,深圳市是主要流入区;在知识流出网络中,北京市是主要流出区;在知识交流网络中,北京跨域合作创新最多,并且这3种知识交流模式都体现出非“地理邻近性”特征。进一步采用“稀有事件”模型实证回归发现,北京、上海、深圳跨域合作创新的形成机制存在差异。①三大城市跨域合作创新形成都依赖“制度邻近性”,但是,上海市创新网络较为综合,既体现“地理邻近性”也体现“制度邻近性”;②三大城市合作创新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其与城市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密切相关。上海参与合作创新的主体是民营企业,跨域合作创新的市场特征更为明显,合作创新的形成主要依赖非正式“制度邻近性”。深圳市参与合作创新的主体是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倾向于通过正式“制度邻近性”的方式将核心技术锁定在企业内部。北京市跨域合作创新的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主要依赖“隶属关系”和“过往合作经验”,创新网络较为封闭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专利制度理论认为,强的专利保护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和增长,但不利于以模仿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但最新的文献却认为,过强的专利保护会妨碍后续研发,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和增长,而一定程度的专利保护却有利于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并有益于发展中国家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尝试性地从创新投入、创新技术支持、生产能力支持、创新环境、创新产出5大方面提出20项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反映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根据这一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了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提高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