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内部控制引入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中,考察企业重要的内部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对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过度正相关,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投资效率越不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干扰,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减弱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过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能减弱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具有重大的公司治理价值,能够抑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探索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同时发挥监督治理效应与纾困治理效应,通过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在控制潜在内生性影响以及一系列稳健性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探讨影响路径发现,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同样,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缓解内源融资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考虑外部信息环境的作用,发现良好的信息环境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缓解企业内部融资,降低代理成本,最终优化企业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在非国有企业中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机构投资者治理效力的研究,为更好的探寻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路径与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出发,深入剖析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突破式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此外,从既有任期和预期任期两个方面考察CEO任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促进突破式创新,但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突破式创新无影响;随着CEO既有(预期)任期延长(缩短),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突破式创新的促进作用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0-2014年我国沪、深A股财务数据,发现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机构投资者类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发挥显著调节作用,内部控制放大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非效率投资的负相关关系。在抑制非效率投资上,内部控制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投资者情绪与传统理性视角下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检验管理层薪酬激励和债务融资两种治理机制与投资者情绪交互作用对投资非效率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考虑投资者非理性影响,管理层薪酬激励、债务融资均与投资不足显著负相关;其与投资者情绪的交乘项均与过度投资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理机制对投资不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却依赖于投资者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Tobit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股权集中度与股权性质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创新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更能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股权集中度在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样本中削弱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国有企业提高创新投入的力度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最后提出企业须正视机构投资者和使股东结构多元化,政府应加大证券市场监管力度与深化国企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圣利 《经济经纬》2012,(5):117-121
笔者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机构持股特征,检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从权益融资的视角考察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会计稳健性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且会计稳健性的这种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资产减值视角,研究稳健性对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的影响。以2009—2010年中央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中央企业存在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而且自由现金流是导致过度投资的重要原因;资产减值计提与样本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并没有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关系,即稳健性不能有效的约束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稳健性在不能有效约束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情况下过度投资有损企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投资者保护时期和区域两个维度研究我国投资者保护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我国投资者保护状况的持续改善,投资者保护提高了会计稳健性程度;我国投资者保护的区域差异显著影响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东部地区相对较好的投资者保护状况显著提高了该地区的会计稳健性。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会计稳健性是我国弱投资者保护替代机制的观点。整体而言,投资者保护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降低投资者保护的区域差异,加强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治理和政府监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谢依云 《时代经贸》2012,(8):207-208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制度背景国有控股来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国有公司和非国有公司中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公司趋向于采用更稳健的会计政策;在考虑国有控股这一因素下,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肖立强  郭玲 《当代经济》2023,(7):104-112
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ESG)日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和上市公司的重视。因此,以2009—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ESG评级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探讨机构投资者及股权性质对ESG评级与股价崩盘风险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ESG评级与股价崩盘风险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降低了ESG评级在股价崩盘风险中的抑制作用。ESG评级提升对降低非国有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有显著效果,且程度高于平均水平,而国有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受ESG评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既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整体、时间和机构投资者类型三大维度,本文探讨机构持股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有效约束国企过度投资行为,并且证券投资基金的约束能力相对其它机构更好。同时在不同的外部市场条件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存在区别;在2004~2007这一阶段,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与2008~2016阶段有本质的不同;不同机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的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过度投资治理作用的发挥依赖于外部市场环境,同时证券投资基金相对于其它机构更能起到积极型投资者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区别于国内以股票价格为对象揭示IPO股票特征的研究,文章以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国IPO股票上市初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IPO交易研究是目前IPO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文章利用沪深股市2002年IPO股票的账户交易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中国IPO股票上市首日的高成交量与高换手率由投资者逐利行为造成;在上市后3日的交易中,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限制和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等原因,对股票收益的判断能力明显弱于机构投资者,在交易中被机构投资者所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拓展了RodriguezandSbuelz(2006)模型,引入稳健性偏好来研究中国股市的惯性投资策略和对冲投资策略.稳健性投资者对惯性投资策略反应不足,部分执行反转投资策略,从而印证了实证研究所发现的中国股市在中短期内惯性效应夹杂着反转效应的情况;稳健性投资者对对冲投资策略反应过度,并且随着投资周期的变长,其与一般投资者的对冲投资策略差异拉大;风险规避系数大和存在稳健性偏好的投资者能够把投资策略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  相似文献   

16.
根据自由现金流假说,当公司存在大量自由现金流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将导致过度投资。稳健的会计政策由于对损失的及时确认,能够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倾向。本文选择2004—2006年具有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倾向的样本,通过对样本企业投资一现金流敏感性的分析,以考察会计稳健性对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的影响,我们发现:(1)投资与现金流高度敏感;(2)会计稳健性显著降低了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3)会计稳健性能够促使公司以现金股利形式吐出自由现金流;(4)会计稳健性能够通过抑制过度投资提高公司未来绩效。这些证据表明会计稳健性能够抑制过度投资,具有影响真实投资活动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7.
李彬 《经济科学》2013,(4):103-115
本文旨在剖析非理性投资行为能否带来债务政策的扭曲,及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投资公司的债务稳健性显著低于投资不足公司的水平;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过度投资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高于投资不足公司;经过前两期的资本结构调整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在过度投资公司与投资不足公司之间已不存在显著差异,资本结构调整效果较为明显;相对于投资不足公司而言,过度投资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负债调整方式调整资本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对债务稳健性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不同的投资行为下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调整效果和调整方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8.
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1104家A股上市公司为例,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内生性问题得到控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总体而言有助于促进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绩效;但是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企业财务绩效提升中的作用具有异质性,具体而言,压力不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但并未发现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高新技术企业样本,探究公司治理框架下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差异化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①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于双元创新投资具有差异化影响,其中,专注型机构投资者更有利于双元创新投资;②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决策者注意力资源配置,使其更注重探索性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基于市场迎合动机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且当管理层业绩和外部监管压力较大时,其对开发性创新投资的迎合动机更明显;③专注型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和激励管理层、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作用于企业双元创新投资,临时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丰富投资者情绪作用于开发性创新投资未得到验证;④产业政策有助于增强专注型机构投资者对决策者注意力的影响,使其更专注于探索性创新投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临时型机构投资者的开发性创新迎合投资动机。研究结论为理解机构投资者差异化治理角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龙炳 《经济研究》2005,40(2):72-80
多账户交易行为是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典型特征,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有现象。限于交易数据的可获得性,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从交易数据中将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记录分离出来的方法。据此,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对应关系,证实了多账户交易行为的存在,发现采用多账户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具有集中投资、日内多次交易、利用不同证券账户进行建仓、对敲、拉升股价、出货等基本特征。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实例,本文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多账户交易的动机是隐蔽交易、拉升股价和申购新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