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情况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存在着地区间税收与税源背离的现象,总体上呈现出税收收入从欠发达地区转移到发达地区的特征。不同税种的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有所差异,所得税收入与税源的背离度最高。税收与税源背离扩大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还容易诱发地方政府间无序的税收竞争,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对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在理论层面无论是将外流劳动力归入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单纯的劳动力流动都未熨平收入差距,反倒拉大了差距。这与国内现有研究以及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了典型的悖论。本文认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后的技术扩张、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外流后的技术存量因子、外流劳动力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回的劳动报酬比等因素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变量。实证研究也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收入差距的理论推导,并发现库兹涅茨效应目前在我国并不显著。因此,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尤其偏向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加大对农村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推进公共福利均等化等多重渠道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程海标 《经济师》2006,(1):54-55,57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入的增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文章通过实证表明,中国国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投资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却没有随之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并运用相关性和计量分析,揭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交通基础设施是助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尤其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选取我国23个省份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9年的社会经济数据,以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为被解释变量,公路网密度和铁路网密度为解释变量,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公路发展会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铁路发展会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地理区位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异质性影响,东部地区的铁路发展对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1978-2008年间,中国区域收入差距基本处于一种拉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所引起的市场经济制度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在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中,影响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制度性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是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权制度所造成的地方财力的差异,二是有限平衡发展战略实施所造成的地方财力的有限平衡,三是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四是地区间开放度的差异.利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证明,在长期里,上述第三和第四个因素显著地拉大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而第一和第二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显著地缩小了地区间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营改增"倒逼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后地方主体税种缺失,消费税由中央税改为地方税的呼声越来越高。模拟分析消费税改为地方税对地方财政收入及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税改为地方税有利于增加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进一步推动消费税改革,还应从税权设置、征收环节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加强地方政府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谢里  谌莹  邝湘敏 《经济地理》2012,32(2):20-26
选取了1999-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为分析样本,构建了产业集聚及其与制度因素交互项共同影响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层面,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制度因素变量的交互项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要远大于制度变量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全国整体层面和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将有利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而中部和西部两大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提高将扩大地区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加强地方政府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形如倒N型的三个时期,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上与我国经济发展与制度改革的进程相一致。在1978-1983年、1983-1988年与2003-2008年这三个时期内我国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得到缓解;然而在1988-2003年间,地区间的长期收入差距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对1978-2008年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分解显示各时期内地区收入序位的排列相对稳定,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各时期地区间收入增长的累进性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造成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提高了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和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迫使其面临更激烈的横向竞争,加剧其对其他弱势部门的财政资金获取。县级政府还会选择偏向于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发展战略,延缓县域内城市化进程。实证研究发现:第一,“省直管县”改革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二,改革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省直管县”改革,在东中部地区,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主要产粮地区和省域边界县,改革效应则不明显。第三,地区间横向竞争加剧和选择偏向于资本密集型部门的发展战略是“省直管县”改革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两条渠道。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305,自引:11,他引:305  
基于 1 987— 2 0 0 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 ,城市化对降低统计上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而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地方政府实施的带有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重庆农民收入差距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高低比、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收入不平等指数对重庆市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指出重庆市地区间农村居民整体的收入差距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种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态势将增强重庆经济的整体活力,但差距在2005年有所扩大.此外,运用泰尔指数对重庆市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发现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一直达70%以上,但这种贡献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组内差距的贡献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剧环境污染;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不仅城乡收入差距显著,而且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具体从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收入差距两个视角来分析我国收入差距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促进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85-2002年辽宁省各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间差距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地区间差距不是很大,根据趋势可以预测地区间绝对差距将以1.5%左右的速度扩大,地区间差距将以4.5%左右的速度扩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地区间差距比较大.根据趋势可以预测地区间绝对差距将以2%左右的速度扩大,地区间差距将以4%左右的速度扩大.本文分析了造成辽宁省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提出了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两类空间面板模型,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市场潜能对地区间整体及地区内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地区间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市场潜能较高的地区将获得更强的经济发展动力,从而该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也就更高;收入水平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不同地区之间市场潜能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且这一差距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潜能与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之间表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其拐点在7.02处,对于尚未超过该拐点的地区而言提高市场潜能仍然是改善地区内城乡结构性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集中体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是否起到了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作用依然存在争论,其作用机制同样值得进一步讨论。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正“U”型关系。(2)数字普惠金融与地区间资本错配存在着显著的倒“U”型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通过降低地区间资本错配来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3)扩展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前沿技术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替换核心变量度量方式以及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以后,主要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8.
王亭喜  苏旦 《经济问题》2012,(3):125-129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是提高经济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一项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说,我国各省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存在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变动趋势,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了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由收入差距引起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根据1990-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结果,以2004年为分界点,2004年之前的收入差距对粮食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粮食安全状况将全国各省分为四类区域,欠发达地区粮食增产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最明显。应重视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在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农户禀赋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我国湖北、河南、江苏、浙江等省的548个农户禀赋对家庭收入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所在地区、户主的文化程度、家庭距离市场距离和附近公路等级等4个因素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性的影响,而户主的年龄、性别、户口类别及是否干部身份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本文提出各级政府应积极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意识的培养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