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改革中投资扩张和通货膨胀的行为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中国改革中的货币现象 1.1 80年代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中国改革十多年来的货币现象可以用持续的膨胀性货币供给增长来概括。从1981年到1991年,货币供给年增长率超过20%。与此同时,实际GNP年增长率略低于10%,货币供给平均说来是经济实际增长率的两倍。毫无疑问这种货币政策是通货膨胀性的。在此期间,政府几次试图抑制货币增长,但都只是短期内奏效。每次减缓的货币供给都不可避免地而且迅速地  相似文献   

2.
<正> 15年改革开放引导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剧烈波动的发展轨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轨迹。但是,这种新的增长格局正在明显地受到日渐突出的通货膨胀的干扰,每2—3年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就被迫进行经济紧缩。在经济紧缩政策实施后,通货膨胀仍会保持相当高的水平。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未出现明显的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特征的经济过热情况下,又出现了出人预料的高通货膨胀问题,这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试论解决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问题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磬 《当代经济》2010,(13):74-75
中国的CPI指数增长过快,通货膨胀现象一直持续存在,这直接影响了民生问题.本文列举了中国现在通货膨胀中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分析中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原因,强调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联系政府调控政策中的不足,提出解决中国现今民生困难、通货膨胀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稳态通货膨胀下经济增长率的估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产品市场价格变动出发,解释了经济增长影响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讨论了稳定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率的概念。同时,利用季度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过去1 4年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变动情况,估计出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稳定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率”(SIRG ,SteadyInflationRateofEconomicGrowth)大致维持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5.
<正> 一、价格总水平与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分析角度人们通常把价格总水平上升与通贷膨胀视为同义语。数年来我国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通货膨胀和经济常规性偏热好象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人们对其成因往往是从制度角度分析的。1984—1985年中国的需求膨胀时期恰好与短缺经济理论引入时间相重合,运用短缺理论解释这次需求膨胀,很自然地就得出了传统体制短缺必然表现为需求过大、经济过热这样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5—2012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门限效应明显存在;在门限值以上,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在门限值以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模型的实证结果都支持通货膨胀门限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7.
王胜  曾智 《技术经济》2014,(2):89-95
利用1985—2012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采用门限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门限效应明显存在;在门限值以上,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阻碍作用;在门限值以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平滑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模型的实证结果都支持通货膨胀门限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8.
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持续利用扩张性政策或透资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最终将会把经济带入高通货膨胀和低经济增长的状态 ,即滞胀状态。这是被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所证实的结论。然而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发现 ,在中国经济中消费物价指数和货币指数 (狭义货币指数和广义货币指数 )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 ,这说明从长时段的角度看 ,货币是消费物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短期看 ,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增基础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一阶段为期一年 ,影响程度是基础货币增长率的 3 2 % ;第二阶段是由新增基础货币所导致的新增广义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一阶段为期两年四个月 ,影响程度是新增广义货币增长率的 2 5 3 %。只要能够持续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 ,那么在中国经济中还存在利用持续的货币扩张政策或透资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 ,原因是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会大大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实践表明,投资规模过大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八五”期间,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当前,加快经济增长的意识正在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大大超过计划的症兆已很明显,工资、投资、生产成本等增长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可能有别于前几年。因此,在经济增长加快时要密切注意这些因素对通货膨胀的推动。而要预测通货膨胀,又必须把公开的通货膨胀与潜在的通货膨胀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判断各种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和通货膨胀公开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使用1985—2011年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均会导致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会促进经济增长,二者呈双向因果关系。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都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货币供应要大。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当通货膨胀处于较高水平时,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国以食品为代表的各种物品价格全面大幅上涨,消费价格指教(CPI)也持续走高,经济出现了通胀.而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为了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以拉动内需.时至今日,该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同时经济又出现了通胀的苗头.因此对2007年通货膨胀原因及治理的分析对于防范经济再次出现通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将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来探究中国该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为当前经济提供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2.
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攀升。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成了政府重点关注和调控的对象。在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文中尝试着对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多管齐下的治理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引入通胀预期这一因素后,根据2002—2011年样本利用VAR方法对通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农产品价格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三个变量具有很强的趋同性,通胀预期和通货膨胀均有明显的惯性,并且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要大于通胀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农产品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农产品价格受到通货膨胀56%的决定性影响,而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仅为14%。  相似文献   

14.
真是过剩流动性引发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以来,中国的CPI屡创新高,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胀压力。社会普遍认为,此次通胀的形成归结于2009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流动性的过度投放,故而为控制通胀需紧缩流动性的呼声很高。本文基于1998年1月到2011年4月的月度同比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增长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过剩流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对中国通货膨胀增长的冲击非常小,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通胀增长有更大、更持续的正向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中国通胀增长率的影响,远远大于过剩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货膨胀已经使中国的经济决策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价格体制改革带来了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过高的通货膨胀率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要消除价格在任何意义上的上涨,则无异于否定价格体制的改革,重新硬化配给制。如何走出这种两难境地,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对通货胀胀加以适当的控制。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重的,各个经济主体在其中都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献综述 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形成三大主流学派: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劳动力市场是通货膨胀的根源;结构学派另辟蹊径,从各部分经济生产率的结构性差异来解释通胀问题。实际上,通货膨胀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它是由各种经济因素综合引致。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获知近期有关分析通货膨胀动因的观点。李会敏、国涓(2005)研究发现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长短期均有影响。敬艳辉、王晓辉(2006)实证分析发现,粮价长期高位运行会导致通货膨胀,但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7.
<正> “八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阶段,价格改革要在有利于实现物价总水平控制目标的前提下,继续进行价格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八五”期间价格改革面临的艰巨任务经过10年努力,我国价格改革闯过重重难关,在曲折中不断向前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价格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许多旧的价格矛盾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近年来在通货膨胀的严重冲击下,价格关系又出现了新的紊乱。当前物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物价上涨幅度过大。1979—1989年,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累计上升103.35%,年  相似文献   

18.
我国通货膨胀的短期动态特征与驱动因素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货币供应量、人民币名义汇率、居民收入水平、国际资源品价格、股市市值和经济增长率等因素引入具有微观基础的混合式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在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各变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系数的变动状况。结果表明:通胀率理性预期因素和通货膨胀惯性因素对通货膨胀具有显著且稳定的影响;国际资源价格和经济增长率对通货膨胀具有持续的影响力。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前期较强,后期不显著;居民收入水平、股市市值在样本区间的后期对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苏振天  李蔚 《经济问题》2012,(4):23-27,73
通货膨胀是一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频发的经济现象,它的形成有结构性原因。基于B-S(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构建了新的理论框架分析结构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内在机理,然后利用中国30多年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对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部门生产率增长差异是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原因,货币供给量、汇率也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通货膨胀特征及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剖析,认为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其他诸如原油、粮食、矿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过是这一根本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既要实现物价稳定又要避免经济衰退的根本途径在于调整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使国内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